2018年7月9日,光大绿色环保发布公告,签署了三项危废处置以及相关项目,总投资超过13亿元。光大绿色环保行政总裁钱晓东表示,危废监管持续趋严,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机遇。
确实,危险废弃物属于固体废弃物板块里较为特殊的一类,其处理方式更为复杂,污染危害性更强,技术门槛更高。因此,我国目前在危废处置上是存在缺口的。这也导致危废处置利润高,动辄过亿的项目比比皆是。
近日,首创环境宣称,全资附属北京首创已经与河南省延津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新乡市延津县危废综合处置项目入园协议》。预计,该项目总投资在3亿左右。
前不久,东江环保也发布声明,签订了珠海市富山工业园危废处置项目,涉及投资近4亿元。而且,东江环保还拟通过发行长期含权中期票据募集不超过15亿资金,有望加快危废主业扩张。
业内人士称,随着“清废行动2018”的展开,危废处置需求得到了极大增幅,尤其是有资质的企业往往都是满负荷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危废处置价格也迎来了增涨期,产废企业成本被抬高,因此自建设施或将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也符合环保倒逼产能升级的目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就预测,我国危废产业有望在2030年左右迎来峰值。产废企业的结构调整,将促进危废减量和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
产能缺口在政策深入和贯彻执行,产废减量以及企业自建危废处置设施等条件下可能会加快得到填补。那么,针对异地倾倒、非法违规处置等现象,实时实地实效监管显然很关键。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多方协作体系,整合环保、交通、公安等各部门的可调动资源,下重手、出重拳,严厉整治,智慧监管。凡此种种,都将成为危废处理管制中的常态,形成源头监控和末端治理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危废处置成本的降低还需要技术应用突破。目前,我国危废处置方向和工艺,基本上以资源化为主,由此平衡好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激励资本创新投入。废金属、废电池、废酸、废碱等,深加工精处理都将被回收。
值得注意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是当下较为热门的资源化处置方式。一方面,前期投入较少,另一方面利用效率高,减“三化”效果好,所以后期水泥窑协同处置模式将继续获得资本关注。
总的来说,危废处置还有不少“拦路虎”,但是居高不下的热度驱动市场转向了这个利润丰厚门槛高的环保领域。技术革新步步深入,产能缺口加速填补,监管执法逐渐趋严,危废处置即将转战下一场。
原标题:项目遍地开花监管趋严 危废处置渐入资本“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