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未清偿的债务约为18亿元。”
昔日“生物质能第一股”凯迪生态债务违约事件正在持续发酵。
6月11日,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迪生态”)发布公告称,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部分到期债务未能清偿。截至6月8日,到期未清偿的债务约为18亿元。
该公告中还提及,目前公司积极与债权人进行沟通,部分债权人已经与公司达成了初步缓解债务违约问题的协议,同意帮助公司迅速恢复生产经营。后期公司将进一步与债权人沟通,公司也将配合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寻求各种债务和解方案。
此前的5月7日,凯迪生态发布一则关于“11凯迪MTN1”到期无法兑付构成违约的公告。这则公告的出现,拉开了凯迪生态债务违约的大幕。颇为讽刺的是,一个月前,凯迪生态在对深交所的回复函中表示,目前公司不存在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形。
那么,现在部分债权人与凯迪生态达成了初步缓解债务违约问题的协议,是否意味着其已远离悬崖?
事实并非如此。时间财经了解到,凯迪生态目前可谓是内忧外患。凯迪生态部分公告显示,该公司除了到期未偿还的债务,还有不断增加的涉诉案件、被冻结的银行账户。这还不包括其拖欠员工工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大股东所持股份遭司法轮候冻结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凯迪生态与控股股东阳光凯迪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密集交易后,让外界对其“左手倒右手”的质疑。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凯迪生态从阳光凯迪手中直接或间接接盘的资产交易金额达到75.3亿元。此前在2014年至2016年,包括阳光凯迪及其附属公司、凯迪生态子公司在内的上市公司关联方累计资金占用发生额达到411.7亿元。
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细节。根据凯迪生态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其下属43家运营生物质电厂,截至5月22日,凯迪生态正常运营的仅有12家。另据媒体报道,截至5月22日,凯迪生态水电项目处于全部未投产的状态。
内外交困下,股权重组成为凯迪生态的一线生机但进展也不顺利。据相关媒体报道,由于凯迪生态控股股东阳光凯迪要求重组方先行支付数十亿元的资金,帮助自身摆脱债务问题,但苛刻的条件未得到重组方认可,重组无法顺利推进。而且,阳光凯迪多轮质押的股权同样是重组需克服的困难之一。
就债务偿还、重组进展情况等问题,时间财经致电凯迪生态,截至发稿其董秘办公室电话尚无人接听。
外患:债权人不断申请的保全措施
7年前,凯迪生态前董事长陈义龙野心勃勃地表示,2030年凯迪生态规模可能做到1万亿元,但目前其却深陷债务违约漩涡无法自拔,且负面消息仍在持续爆发。
虽然凯迪生态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部分债权人达成了初步缓解债务违约问题的协议,看似能够缓解资金压力,但银行帐户被冻结、涉案诉讼数量仍在上升。
6月11日,凯迪生态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中票违约、债务舆情等引发的信用风险,部分债权人向相关法院申请诉前保全等措施,公司母公司账户共13个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30亿元,被冻结账户余额为2451万元。公司旗下24家子公司的38个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21亿元,被冻结账户余额为4943万元。
时间财经获悉,截至6月7日,凯迪生态及全资子公司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涉及的诉讼合计138件。其中,涉及凯迪生态母公司的42件。公司表示,在上述138起诉讼中,已经调解结案、和解撤诉的案件22件。
受债务违约影响,股东股票司法轮候冻结同样无法避免。据了解,截至2018年6月11日,阳光凯迪持有凯迪生态股票被冻结及轮候冻结共计11次。冻结申请人包括券商、信托、融资租赁公司等,原因涉及金融借款纠纷、融资租赁纠纷、股权质押合同纠纷等。
不过对于控股股东所持股票被冻结,凯迪生态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股份冻结尚未对本公司的控制权产生影响,亦未对本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除了上述情况,凯迪生态因2017年11月因筹划重组停牌,却影响了公司2017年财务报告的披露,并遭到证监会调查。这些都是其重要“污点”。
凯迪生态的信用等级评估下滑幅度也令人啧舌。5月7日,凯迪生态曝出违约风险后,中诚信将凯迪生态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C,将“16凯迪01”、“16凯迪02”等债项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C。
内忧:阳光凯迪的另类“套现”
除了外患让凯迪生态焦头烂额外,其内忧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阳光凯迪前身武汉环泰收购中联动力持有的凯迪生态13.398%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经过多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主业转为煤电汽灰渣产业链。2015年,阳光凯迪旗下生物质资产(除生物质燃油项目外)整体注入凯迪生态,公司又转型为一家集生物质发电、风电、水电业务于一身的清洁能源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凯迪与凯迪生态之间交易颇为密切。2014年7月,凯迪生态作价68.5亿元,收购阳光凯迪、华融资产、百瑞普提金、杨翠萍等15名交易对手持有的154家公司。其中,包括87家生物质电厂、1家生物质电厂运营公司、5家风电厂、2家水电厂、58家林业公司100%股权,以及1家水电厂87.5%股权等。(2015年重组公告数据)此次并购也是凯迪生态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并购。
值得关注的是,据相关媒体报道,154家公司中阳光凯迪持股的达121家。其中,包括61家生物质电厂、44家林地公司是100%持股,15家生物质电厂持股51%,另外一家公司阳光凯迪持股71.16%。而87家生物质电厂中只有21家建成,且其中绝大部分尚处亏损状态,其中还有5家是阳光凯迪2013年从上市公司手中购入,另外49家尚未开建。
显而易见,阳光凯迪4年前给出的业绩承诺就是张“空头支票”。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阳光凯迪借着“左右倒手”的操作,典型的是大股东往自己的口袋里放钱。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凯迪生态自上市以来,从阳光凯迪手中直接或间接接盘的资产交易金额达到75.3亿元。
根据凯迪生态发布的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2014年,阳光凯迪及其附属公司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凯迪电力”)占用累计发生金额分别为3323万元、35.2亿元,期末占用余额分别为2634万、7.64亿元。
2015年,阳光凯迪和凯迪电力占用累计发生金额分别为51.6亿元、55.6亿元,合计107.2亿元,期末占用余额分别为-12.23亿元、2664万元,合计占用余额-11.96亿元。
2016年,阳光凯迪和凯迪电力占用累计发生金额分别为7.92亿元、9.68亿元,合计17.6亿元,期末占用余额为3.05亿元,上述占用性质均为经营性往来。
除此之外,凯迪生态子公司占用资金情况也不容客观。2014年至2016年,凯迪生态子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累计占用发生额分别为51.95亿元、97.59亿元、101.9亿元,各期末占用余额分别为36.65亿元、92.92亿元、129亿元,上述占用性质均为非经营性往来。
据相关媒体粗略统计,2014年至2016年,凯迪生态关联方累计资金占用发生额高达411.7亿元。
大股东将尚未盈利甚至让未建成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关联方占用大量资金,若是主业上不能够实现足够的现金流,那上市公司又将如何正常运转呢?
凯迪生态选择了重组作为自救的法宝。据了解,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包括股权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三个方面。公司将非生物质发电分为风电、水电、林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包,然后各个资产包整体出售。阳光凯迪还将以出让/托管控股权的方式进行股权重组。但这次重组能否救活凯迪生态仍是未知数。
原标题:深度|凯迪生态“生死时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