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需求
在环保监管力度增强,各省均推出省级督查方案背景下,危废处置刚需再次提升,尤其是要求进入规范渠道处置的量增加。但市场情况是,实际产生量远大于统计量(披露16年5347万吨,预计实际8000万吨),低综合利用处置率(83%),低有效利用率(25%),导致整体危废的处置供不应求。
危废政策不断出台,尤其是省级细则落地:1)2017年环保部出台“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各省近期均推出省级危废规范化管理督查方案;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取消危险废物省内转移审批手续;3)2016年最高司法机关就环境污染犯罪出台专门司法解释;4)2018年起实施《环境保护税法》,危废税额1000元/吨;5)环保部发布《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
近年来危废相关法规政策
各省市纷纷出台“十三五危废设施建设规划”。山东省17年9月发布“十三五”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四川省17年10月发布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五年规划;广东省17年11月发布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
山东:“十三五”期间,全省规划完成建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共318项,收集储运项目35项,项目总数353项,估算总投资530亿元。新增工业危废利用能力1538万吨,危废焚烧、物化、填埋等处置能力713万吨(含医废处置能力6.8万吨)。
四川:到2020年,7个危废项目全面建成,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40.5万吨/年,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49.86万吨/年。到2022年,6个危废项目全面建成,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23.3万吨/年,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73.16万吨/年。到2020年,全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到14.29万吨/年,其中新增能力8.92万吨/年。
广东:到2020年,广东全省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99%以上;到2020年全省年填埋处置能力增加10万吨;全省年焚烧处置能力增加10万吨;到2020年力争全省形成10万吨/年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
01需求端
危废环境危害极大,是处置刚需。根据2016年新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危险废物(Hazardouswaste)为1)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危废可分为46大类479种。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大类品种优化缩编,但细化子类品种,更加符合工业生产实际情况,增加了可执行性。原名录中49大类400种危险废物调整为46大类479种,新增的79种主要是对HW01医疗废物、HW11精(蒸)馏残渣和HW50废催化剂类废物的细化。
危废主要包括工业废物、市政废物与医疗废物。其中工业废物占比70%以上、医疗废物约14%;工业危废中,废酸废碱占30%,石棉废物占14%,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占10%;来源行业中,化学原料与产品制造占19%,有色金属冶炼占比15%,废金属矿采选占14%,造纸业占13%。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种类构成
危废来源行业
《环境状况公报》和《国家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均为企业自行上报的产量,企业为逃避高额危废处理费用,存在极强瞒报倾向,且种种证据显示该数据严重失真。1)16年官方统计的危废产生量增加1371万吨(+34%)至5347万吨。2016年危废产生量激增1400万吨的原因并不是工业实际产生危废增加,而是由于16年中央环保督察开展,整体监管力度大幅增强,过去大量偷排危废的企业按照规定处置危废,导致统计口径中危废产生量上升,资源化量、无害化量也均大幅上升。2)这种统计量的增长在2011年时也曾发生,2011年危废产量在1kg以上的均纳入统计,所以当年由2010年之前产生量1500万吨左右飞跃到3400多万吨。3)2010年两部一局联合公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显示,2007年全国危废产量为4574万吨,远大于统计年鉴上企业自行申报的1079万吨。4)从危废占固废比重的角度来看,16年固废产量预计保持稳定在33亿吨左右,危废占固废占比仅有1.3%,远低于发达国家5%-10%的水平。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即将开展,我们预计此次普查将更真实地反映危废产生量。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万吨)
02供给端
综合处置率虽达83%,但危废企业实际处理比例仅为25%。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年报》显示,2016年工业危废处理量共4430万吨,其中资源化处置量2824万吨,无害化处置量1606万吨,综合处置率达82.8%。但是由于部分工业企业未严格申报,处置率数据偏高;11月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设计处置能力为6471万吨(十年CAGR25%),但实际经营规模只有1629万吨,实际危废企业处理比例仅为25%。其原因主要是1)供需种类不匹配。危废种类繁多,因而每种危废需要不同的处置技术与处置资格,我国90%以上危废处置企业仅能处置5种以下危废种类,供需种类错配的现象较为严重。2)由于环评及建设期长等因素,有大量拥有牌照却无实际处置能力的危废企业。
16年工业危废综合处置率83%
危废产量与处理量缺口大,各地处理费用不一。由于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支持,危废处理将迎来黄金期,危废处理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从各地的危废处置定价来看,填埋处置的价格一般在2000-4000元/吨,焚烧处置的价格一般在2000-5000元/吨,各地价格差异较大,主要是受危废产量与处理量缺口大小影响,缺口较大的地区如山西、四川,处理费用相对较高。
03市场空间
发达国家危废占比5%-10%,假设危废占固废比重为3%,估计危废实际产量近1亿吨,与官方统计差额超过4000万吨。未来三年随着监管不断加强,实际危废产量与官方统计量的差额将不断缩小。我们认为综合处置率将稳步提升,按无害化3500元/吨,2020年市场空间将达到1000亿元。
危废行业盈利能力强,毛利率35%以上,净利率20%;政府客户占比低,现金流好。行业的高壁垒令很多垂涎危废行业的企业望而却步。1)资质壁垒,危废行业受政府监管,收集、转运、处置都需许可证。2)资金壁垒,无害化处置的万吨投资在6000-8000万元,且回收周期长一般要3-5年。3)管理壁垒,4)技术壁垒,危废种类多、处理难度高,其技术是各种工艺的整体组合,需要多年管理经验、技术积累。
原标题:2018-2022年危废行业预测前景分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