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以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京联合举办国际清洁技术峰会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第三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推动技术创新,服务环境质量改善”,聚焦绿色技术创新与转化,大气、水、土壤以及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创新模式与技术交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先生出席会议,分享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并结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制定与实施,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做“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展与展望”主旨发言
一、实施“大气十条”的启示
京津冀地区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现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检验“大气十条”实施效果。“大气十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明确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总体目标,二是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十条措施,制定了从2013年到2017年明确的目标值和详细的工作方案。
国家和京津冀区域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大气十条”发布以后,京津冀地区及时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且在环保部的领导下,每一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都在持续加强,特别是2017年到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打了一次漂亮的攻坚战役。秋冬季是京津冀大气污染非常重要的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2016年到2017年、2017年到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对于秋冬季2+26城市PM2.5下降和重污染天数下降都提出了明确目标,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了对散乱污企业的整顿和散煤的治理;进行了交通结构调整,特别是对一些重柴油车交通体系进行了优化;出台了一系列治标措施,包括工业企业和运输企业在秋冬季的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以及重污染天气的有效应对,同时建立了量化的问责机制。
2017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关研究。该攻关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要弄清楚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成因;二是针对非电力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三是要建立我国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长期决策支持的科技平台,建议该平台与3iPET平台充分结合,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攻关研究深入2+26个城市,共同面对大气污染的问题,寻找更科学、更精准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重污染应对方法,紧密围绕PM2.5的来源解析、详细的排放清单的建立以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制定“一事一策”方案,并向2+26个城市提出了三年作战计划科技支撑建议。
全国和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秋冬季攻坚清理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94万多户,削减散煤消耗约1000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5.6万多台,京津保廊上万平方公里区域基本实现散煤“清零”;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统一联防联控。提前供应国六车用汽柴油,天津、河北、山东环渤海港口煤炭集疏港全部由公路改为铁路。现在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天更蓝了,雾霾更少了,呼吸的空气更新鲜了。但还有一些地方二氧化氮不降反升,氮氧化物和VOCs防治是当前和未来的工作重点。
二、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应该怎么做?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生态环境改善的新目标:2020-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35-2050年,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生态改善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新要求,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三、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要认识到当前污染状况还是非常严峻的。虽然PM2.5等污染物在持续下降,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是欧盟和美国,发达国家所执行的PM2.5的标准比我们要严格的多,我们要达到欧盟和美国的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经验,走一条协同控制的道路。目前臭氧污染在全国也已引起高度关注,如果说PM2.5在逐步下降,臭氧则是在逐步加剧。这是限制我国下一步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臭氧污染防治更难。我国现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难题,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结构调整,同时面临不利的气象条件等其它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所以未来大气污染控制要走协同控制的道路,包括PM2.5和O3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实现空气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
支持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在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未来必由之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和发力,淘汰落后产能,开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扬尘和秸秆焚烧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全民共治。
原标题:柴发合: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与展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