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净土就是守住‘金饭碗’。”近日,国内知名环保专家相聚太湖之滨,带来一场关于生态修复的专业讲座,国家环境环保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文辉在讲座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土壤修复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颁布,标志着土壤修复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土十条”明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对照这一要求,国内市场实际需求日益旺盛,可以说土壤修复领域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
治病先要确诊。张文辉表示,土壤污染修复的前提是要调查清楚地块的污染情形。他将参与调查的主体称为“土地医生”,并根据自己亲身参与的修复实践对“土地医生”提出期许:不仅要了解土,还要综合考虑水和气,才能避免修复过程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宋昕对此表示赞同。她说,曾经有一块污染场地修复时未考虑地下水治理,修复一年后,地下水位提高反渗到土壤里,土壤污染的面积比修复前扩大了一倍。
无锡的“土地医生”们已开始积极探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锡市部分企业由于布局调整、结构优化等原因被关闭、停业或搬迁,遗留了一些如工业固体废物、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在退役场地再利用前,无锡市都开展了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估及治理修复,市城发集团下属的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先行者,参与了无锡市多项土壤修复工程。
市区一块约1.4万平方米的退役场地上,有一个绿色的钢结构“工作室”,被称为热脱附设备,专门用于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的污染处理。参与治理的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他们前期对该地块约80万平方米的土壤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地下水水质及周边空气质量情况,最终确定了有机物这一特征污染因子,并结合未来用途制定了修复目标。“就目前来看,修复可以算是对症下药了。”张文辉在现场点评说。
原标题:“土地医生”诊断:避免修复中的“二次污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