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安阳市环境状况公报发布,详情如下:
2017年安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2017年,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环保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水污染防治攻坚为重点,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建设,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全面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17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5天,同比增加7天;PM10年日均浓度值132μg/m3,同比下降14.3%;PM2.5年日均浓度值79μg/m3,同比下降8.1%。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我市PM2.5累计浓度值为85μg/m3,比2016年同期(138μg/m3)下降38.4%,下降率在“2+26城市”排名第七,完成秋冬季PM2.5下降20%的目标;共出现11天重污染天气,比2016年同期的28天相比下降60.7%,完成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减18%的目标。2017年,我市6个地表水省控责任目标断面监测数据均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平均达标率98.6%,比2016年同期相比提高8.3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地表水属中度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全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较好,建成区声环境质量较好。我市伽玛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天然辐射本底范围内,电磁辐射水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公众限值,全市未发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
虽然安阳市环保工作力度空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市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严重超载短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仍然是安阳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快建设美丽安阳。
水环境
地表水 2017年,安阳市地表水水质状况明显好转,9条河流18个监控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44.4%,上升9.4个百分点;Ⅳ类水质比例为5.6%,上升0.6个百分点;Ⅴ类水质比例为16.7%,上升6.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33.3%,下降16.7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石油类。
2017年,安阳市地表水20个市控责任目标断面综合达标率为75%,与2016年相比上升23.3个百分点。
洹河共布设6个断面,总体水质为良好。其中,彰武水库、南士旺、小屯、东柴村、冯宿桥水质级别均为优,水质类别均符合Ⅱ类;丁家沟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水质类别符合Ⅳ类。
万金渠共布设3个断面,大西门水质符合Ⅴ类,属中度污染;南漳涧和东南城角水质劣于Ⅴ类,属重度污染。
洪河水质类别劣于Ⅴ类,属重度污染。
集中式饮用水源 2017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取水水质达标率为96.9%,各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水平。
大气环境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安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8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8.23;降水平均PH值为6.85,酸雨平均发生率为0。
声环境
城市声环境质量 2017年,安阳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与2016年相比,功能区噪声监测点达标率由77.9%下降到68.6%,下降了9.3个百分点。建成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与2016年相比,平均等效声级下降0.4分贝,声环境质量级别变化稳定。
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 2017年,全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1分贝,与2016年相比,平均等效声级下降0.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级别为较好。
辐射环境
2017年,安阳市共有放射源使用单位19家,放射源179枚,Ⅰ类源2枚,Ⅱ类源1枚,Ⅲ类源2枚,Ⅳ类源45枚,Ⅴ类源129枚;射线装置单位161 家,射线装置442台,Ⅱ类射线装置101台,Ⅲ类射线装置341台。
2017年,安阳市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数据表明:电离辐射监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电磁辐射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限值12 V/m。
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 安阳市林地面积261.3万亩,森林覆盖率23.5%,森林蓄积594.54万立方米,现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0.71万亩。建成森林防火墙200公里,森林火灾控制在1‰以内。森林公园18处,面积22398公顷。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6处,面积共14976公顷。
自然保护区 安阳市现有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州万宝山,占地面积8667公顷。
湿地 安阳市现有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即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林州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458.54公顷。
物种 安阳市现有木本植物80余科、700余种。已知野生动物207种,其中,兽类30种,鸟类160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
气候 2017年,安阳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5.3℃,较历年平均值(常年均值14.3℃)偏高1.0度。全市平均降水量585.2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常年均值549.9毫米)偏多6.4%。安阳市年日照总数为1837.9小时,较历年平均值(常年均值2146.1小时)偏少308.2小时。没有大的灾害性天气发生,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措施与行动
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行政负责人责任追究办法》《安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排名暂行办法》《环保网格化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2017年,安阳市共责任追究664人,其中县级干部38人,科级及以下626人。安阳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总投资103亿元。一是坚决依法处置“散乱污”企业。全年共依法处置“散乱污”企业2579家,落实网格监管责任,坚决杜绝死灰复燃。二是严格控制燃煤污染。实施清洁取暖工程,新增供热面积1115万平方米,市区集中供热率由2016年的65.6%提高到82.8%。持续推进散煤替代,累计完成“电代煤”“气代煤”用户25.2万户,其中实施整村推进249个村7.7万户。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647台。着力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较2016年削减664万吨,下降22.5%。三是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提标治理。2017年,全市8个重点行业76家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项目272个,总投资66亿元。其中,11家钢铁烧结机、25家水泥主要排气筒、24台中型燃煤锅炉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7台65蒸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149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业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四是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实行施工工地全天候管控,严格落实场地围挡、道路硬化、渣土覆盖、清扫保洁、喷淋洒水、车辆冲洗、三员管理、监测设备等扬尘防治“八个百分之百”措施。硬化净化市区周边干线公路与县乡公路连接部位1904处。持续开展城乡清洁行动,严格“以克论净”。干线公路和城区干道实施全时段机械化保洁。城区每平方公里降尘量下降8.8吨,降幅42.51%。五是强化机动车减排。淘汰黄标车2934辆。新能源公交车达到799辆,占公交车保有量的74.6%。实行过境大型货车从市区外绕行。在全市设置9处多部门联合尾气路查点,常年抽检重卡货车尾气、油品,对不合格车辆进行溯源追查,累计抽测车辆4164辆次,查处超标车辆67辆次,罚款11400元。全面供应国六标准汽柴油,坚决依法处置黑加油站。六是严控烟尘油气污染。安阳全市安装高空高清探头1143个,成立12个禁烧督查组,对31个涉农乡镇131个行政村进行常态化巡查,严防秸秆垃圾焚烧。严格执行《安阳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市区3440家饭店、宾馆、单位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七是严格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了网格化专责小组管理体系,在市区安装66套空气质量监测监控系统,每天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召开空气质量分析研判会,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时段,下达污染管控指令,科学落实减排措施。
推进“碧水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2017年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678个,完成5个流域水污染重点治理工程、255家加油站双层罐或防渗池改造工程。对75个农村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关闭搬迁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畜禽养殖场146家,关闭搬迁禁养区、限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34家。完成3家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工作。对21家涉水企业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施。搬迁清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场12家,拆除违章建筑 7家。完成20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2017年,安阳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在河南全省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排名中,安阳市综合排名位居第五,被河南省政府通报表杨。
实施“净土工程”。编制了《安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布点工作。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48家和疑似污染地块开展调查和评估。开展持久性有机物企业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全市二噁英排放源、全氟辛基磺酸类化合物(PFOS)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的生产及加工现状。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抓好重金属减排工作,推进污染地块治理。
防治噪声污染。开展高考、中招期间噪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共出动机动车辆493辆次、执法人员1196人次,对城区内建筑工地、产生噪声污染的企业、个体经营户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市共受理、认定和查处环境噪声污染违法案件9起。
严格环境准入。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控制新增高污染项目,提高环评审批效率。2017年,完成36个省重点项目和157个市重点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审批率100%。全市申请核发排污许可证107张,做到应发尽发,排污许可证核发总数占全省总数的1/9。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10个省级生态村、49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林州市、内黄县、汤阴县省级生态县(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对75个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从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等方面抓好污染工作。
确保辐射安全。开展第二次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初测工作、放射源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实行辐射安全责任承包机制。完善全国核技术利用监管系统。全面完成辐射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辐射信访投诉案件全部处理。
强化危险废物和固废监管。积极推进危险废物省内转移电子联单制度。开展跨省危险废物转移和市内危险废物转移的现场核查工作。开展废油(漆)桶等废金属包装桶利用处置和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情况调查的工作。
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5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企业内部管理和设备更新,共投资约5000万元。
提高监测能力。加强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建设工作。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控环境空气自动站14个、乡镇级环境空气自动站15个。投资约790万元在全市布设微型站66套。完成“城市天眼系统”的建设。完善空气质量监测能力。投资895万元建设激光雷达固定站与激光雷达走航车、移动监测车、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预警系统和气溶胶在线分析系统等。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成5个国控点位、4个市控县界点位。健全污染源监测体系。
重点企业自动监控全覆盖。新增环境自动监控设施692套,其中废气663套,废水29套。基本实现重点企业自动监控设施全覆盖。
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为摸清当前不同行业、领域污染源总体分布、排放情况及动态变化信息,建立完善全国统一的污染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我市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严格环境执法。2017年,安阳全市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建设项目、砖瓦窑行业等专项执法检查。联合公安开展“亮剑行动”等多项环境执法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实施行政处罚741起,罚款3022万元。依法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5起。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违法问题,对环境违法企业形成有效震慑。
及时解决热点问题。全市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事项1205件,其中群众来信22件,群众来访4批/4人次,12369投诉热线投诉976件,网络投诉2件,微信投诉31件,省部转184件,市级转办106件。
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开设《铁腕治污˙向人民承诺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前线》等专题栏目。印发《全民参与,共同保护安阳蓝天》宣传册1万多册。
原标题:2017年安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