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ldquo;2018(第13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rdquo;进入第二天,主题为ldquo;如何提升水环境治理质量与效果?如何明晰水-泥一体化治理统筹路径?rdquo;的焦点问答活动如期举行。该环节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赵乐军主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院副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评论> 正文

大咖说 | 如何提升水环境质量、明晰水泥一体化路径?听听行业专家们的声音

2018-05-10 08:31 来源: 水工业市场杂志

3月30日,“2018(第13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进入第二天,主题为“如何提升水环境治理质量与效果?如何明晰水-泥一体化治理统筹路径?”的焦点问答活动如期举行。该环节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赵乐军主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孙永利、桑德国际生态环境集团总经理潘留明、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工艺工程师戴桂蕊、北京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技术主任王增义、中国水环境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庞洪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安伟等嘉宾于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台下听众的问题作出解答。

赵乐军:今天的热点话题主要就水环境质量改善以及污泥处理处置两方面进行讨论。首先请台上各位嘉宾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从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等各方面谈谈自己对两个话题的看法与理解。随后,请台下有问题的听众针对台上某位专家提出自己的问题。


孙永利:首先,我针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讲三点问题:

1.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核心目标是让水体不黑不臭,这不仅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监管部门对城市水体进行督察或检查的首要目标,而许多专家讨论的将水体治理到四类或五类指标,并不是指南的目的。此外,住建部也不同意把城市水体治理成四类或五类标准,因为短期内城市水体是承受不了这种治理所付出的代价的。

2.目前行业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不是污水处理厂继续提标改造,而是提高我国整体污水处理率。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仅有60-70%,如何将大量含有污染物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而不是将已经处理的污水继续提标,甚至要求达到纯净水标准。

3.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和实践,我认为城市水体的作用也需要重新定位。以往政府部门的主要想法是将城市水体作为一个蓄水池,以存水的功能进行利用,但经过这几年的变化,我们对城市水体也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城市水体应是一种低水位、有流速,并且有生态急流的水体,这样才能保证其不黑不臭,如果仅仅将水进行静态的存贮,水体将有很大概率变成黑臭水。

此外,除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未来华北院还准备筹编一个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指导方面的手册,该手册将不再强调整治污染的技术和手段,而是加强对水体功能定位的引导,从顶层设计上对水体进行考虑和治理。

最后是底泥的处置问题,最近我国有三个城市马上要面临环保部考核,本次考核的重点首先就是河道底泥的去向,而底泥是否进行安全处置的问题则有可能放到第二位去考核。所以对于污泥处理领域人士来说,这一点也要十分注意。


王增义:我简单介绍一下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2016年国标委联合25个相关部门建立了市政排水污水处理综合标准化国家级试点中心,旨在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提供服务并建立相关标准。目前比较重要的行业标准主要包括:污水排放标准、源头供水标准、海绵城市雨水控制标准、环保考核排放标准、污泥产品利用标准等等。

北排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发现有许多标准对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但也有许多标准存在缺失。北排曾经运营过一个项目,项目一共建立了95项标准,包括十余项国标、十余项行标、二十余项地标以及四十余项企业标准。该项目没有只从顶层设计建立标准,而是从源头到末端,通过构建一个总体的标准共合体,使得每一道工序和操作流程都有相关技术标准,同时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导标准的实施,最终项目的效果非常好,并在国标评审中得到95分,在70多个试点项目里中排进前十。


安伟:我从水环境监测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2017年,环保部发布了一个关于水环境监测数据上报的新规,要求所有水环境监测数据直接上报环保部,而在此之前,监测数据都是先上报当地环保局。这个新规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层面加大了对水环境监测的力度,同时对于企业也给予了更大的压力。互联网监测实现了连续监控,过去采用人力方法缓冲排污数据的方法对于企业来讲已经行不通了。监测系统从2017年11月已经开始部署和构建,预期2018年完成,2019年正式强制执行。所以对于过去不重视排污数据或者证据的企业来讲,未来应在此方面进行思考,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讲,监测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潘留明:我从技术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目前国内的项目越来越偏向系统化,特别是针对城市水环境领域,更多的工作趋向于整合,包括前端的污水处理、管网、后期排网、底泥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跟水利相关的防洪、景观建造等等,最后形成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但是我认为,每个城市里的河流都有所不同,造成污染的情况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针对区域特点,针对每条河流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河一测、一城一测的定制化服务。从目前桑德落地的项目来看,大多还是偏向于末端处理工程,这也是造成企业污水处理率和政府公布的数据有差距的原因。但在未来,源头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许多项目都在河道以外的红线范围体系之内,使得前端对末端治理以及后期运维造成影响,如果未来可以将前端区域开放,那将对整个水环境的治理效果起到很大的帮助。


庞洪涛:我就中国水环境集团目前的工作谈一点想法。中国水环境从2014年至今已经在15个国家开展水环境项目,从这些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来看,我觉得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非常巨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水环境提升和治理,主要包括三方面重要内容:政府、社会资本以及老百姓,这三方面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完成水环境的整治。

首先,对于政府来说,要两面决策,从以往重投资、重建设、关注家庭项目逐渐向重质量考核、重购买物的方向改变。例如在中国水环境集团的一项重要改革项目里,市政府就专门成立了治理的工作组,由市领导牵头,同时成立由财政局、环保局、水务局等多个委办局联合的项目指挥部,这个指挥部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大大提高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效率。

二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现在不像以往一样只作为一个建设或者设计单位,同时也是投资方,还要承担整个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以及整体责任,因此,社会资本也需要加强自己全系统的运维实力,同时不断研发专利技术产品,加强相关专业能力。

最后是老百姓,老百姓既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监督者,同时也是环境治理后的受益者,因此老百姓在水环境整治过程中也非常关键。2017年12月央视二台曾报道过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主动承担起水环境巡回员的角色,巡回30多年,自己手绘了该地区的污染源地图,同时主动提醒周边居民,不要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对当地水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此外还有某些地区,除了设立国家规定的河长,还设立当地的民间河长,民间河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制定治理计划,并把计划提交给政府,政府也会针对民间河长的建议举行河道治理专题讨论会。

原标题:如何提升水环境质量、明晰水泥一体化路径?听听行业专家们的声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