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政策趋严,节能环保企业迎来登陆资本市场良机
2015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环保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垂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陆续实施,对责任主体、监管体系、污染物收费、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彰显了政府对环境整治的决心。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催生节能环保企业冲击资本市场。然而,2016年却没有一家主营环保的企业在A股成功IPO。迈入2017年以后,这一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年共有8家环保企业成功登陆A股。
其中,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环境”)、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创环保”)、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峡环保”)三家企业于2017年2月正式发行,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持水务”)、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环境”)于2017年3月正式发行,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泰环保”)于2017年4月正式发行,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洗霸”)于2017年6月正式发行,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环保”)于2017年8月正式发行。
另外,2017年有2家环保企业被否,分别是城市环保综合运营服务商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膜法水处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否原因主要是业绩存疑以及运营不规范。
从本年IPO的环保企业来看主要有两个趋势,第一是水处理板块企业的占比最高,有6家企业为水处理服务商,占比75%,包括博天环境、海峡环保、中持水务、联泰环保、上海洗霸和中环环保,剩下的德创环保属于电厂烟气治理工程商,上海环境为垃圾处理服务商;第二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2017年上半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这主要和企业排队周期有一定关系。根据Wind查询的数据,截止2017年12月31日正在排队的企业(包含已受理、已反馈、已预披露更新、中止审查和暂缓表决)共477家,其中有6家属于环保行业。
环保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一扫2016年的颓势并在2017年大获丰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证监会在2017年明显加快了IPO批文发放速度。自2016年开始,为解决新股发行“堰塞湖”问题,IPO批文发放速度明显加快,从每月一批,到每月两批,直至现在每周一批,新股发行已趋于常态化。因此,2017年成为了A股市场全面爆发的一年,全年IPO企业家数438家,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92.95%,募资金额2,301亿,同比上涨59.82%。IPO全面提速与常态化拓宽了节能环保企业的上市之路。另外,证监会近期表示未来将把审核周期控制在6-7个月之内,进一步缩短企业上市流程,预期未来将有更多节能环保企业走上证券化之路。
其次,证监会明确了将继续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2017年2月8日,证监会发布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02号《关于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证监会答复称,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证监会拟通过多种措施,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私募基金、债券市场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同时支持节能环保型企业上市融资。
二、环保政策趋严,更有利于行业内头部企业IPO
环保政策的趋严对拟上市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7月1日,证监会明确表示近3年内存在环保方面违法违规不能IPO。证监会的强硬态度给拟上市的企业发出了明确信号,各企业必须加大在环保合规性方面的投入,行业内小散乱的企业未来发展将举步维艰,面临的合规成本会逐年升高,这将有利于行业形成马太效应,提高行业集中度。
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对原法进行了大量修订,严格了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扩大了环保主管机构的权力范围,并加大了对企业环保违法的惩治力度。
因此,环保政策趋严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还会增加企业的违规成本,从而导致各行各业重新洗牌,行业内规模较小、环保资质较差且无法负担整改成本的企业率先被淘汰,而已经初具规模且环保资质较好的企业则更容易脱颖而出,形成马太效应,行业内头部企业可以运用已经拥有的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等进一步占领市场,形成更深更宽的护城河,未来IPO之路也有望会更加顺畅。
三.环保政策趋严对现行IPO的影响较小
证监会发审委2017年全年共对498家企业(其中19家为二次上会)进行了IPO审核,其中380家通过审核,86家未通过。2017年9月30日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新发审委对企业IPO审核更加严格。从全年统计数据来看,上一届发审委全年共通过了328家企业IPO申请,否决了53家,否决率13.91%,新发审委全年通过52家,否决33家,否决率高达38.82%。新发审委上任后更加关注企业的规范运行,而不仅仅是业绩规模。从被否的具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运营不规范、过度依赖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等;涉及环保问题的只有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元利”)和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玻纤”)2家企业。
山东元利被否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经营能力遭到了证监会质疑,除此之外,证监会也对公司的内控制度、会计基础工作及环保措施也提出了相关问题。山东元利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所处的精细化工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三废”排放和环境综合治理压力。证监会要求山东元利说明报告期内环保设施的运行及环保投入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环保措施是否有效、近期产能和产量的大幅减少是否涉及环保因素等。
山东玻纤被否的主要原因是财务独立性,除此之外,证监会还对公司的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员工持股平台是否存在代持情况、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及环保措施提出了质疑。山东玻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曾因环保问题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证监会要求山东玻纤说明对曾发生过固废堆放不合规和废气排放超标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情况,对固废和废气的具体环保措施。
从2016年全年来看,共有18家企业IPO被否,其中也只有江苏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润玛”)1家企业被否原因涉及环保违规。事实上,江苏润玛被否的主要原因还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只是因为2016年7月到9月期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环保问题,证监会才单独提出。
江苏润玛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发行人主要产品为危险化学品或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存储和装卸过程中操作不当存在安全、环保风险。江阴市环境监测站分别于2016年7月19日及2016年7月20日对江苏润玛厂界废气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江苏润玛厂界氯化氢无组织排放浓度超标。2016年10月21日,江阴市环境保护局责令江苏润玛立即采取限制生产的措施,同时对江苏润玛作出罚款3万元的处罚。证监会要求江苏润玛说明报告期各期污染物的具体排放情况、环保设备的购置和使用能否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环境污染事故、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能否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环境污染事故等。
综上来看,证监会对企业环保问题虽然非常重视,但企业因为环保违规作为主要原因而导致被否的案例并不多。一般情况下,只要企业对涉及的环保问题进行了准确完整的披露,并且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就不会对IPO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四、环保政策趋严将逐步完善拟IPO企业环保信息的披露
从2010年至2016年历年被否的原因来看,IPO主要的实质性障碍没有重大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一直是企业IPO的最大障碍,2017年仍然保持了这一趋势,绝大多数被否企业都被发审委质疑了其持续经营能力。除此之外,发审委还重点关注了企业的规范运行和信息披露问题。目前看来,环保政策的趋严尚未对拟上市企业造成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拟上市企业近年来已经加强了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对潜在的环保合规性问题进行了整改,带问题上会的企业总体比例较低。
但是,因环保问题IPO被否的个例较少并不代表证监会对此问题监管较松,主要是因为目前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2017年6月12日,证监会与环保部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以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落实环保责任。因此,随着监管的逐步趋严,未来上市公司环保相关信息的强制披露必然会逐步完善,拟IPO企业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原标题:浅析环保政策趋严对IPO的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