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2016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论述了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对环境监测行业在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热点进行了展望和预测,并对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12016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概况1.1行业发展政策环境ldquo;十三五rdquo;以来,党中

首页> 环境监测> 其他监测> 市场> 正文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

2018-02-09 09:18 来源: 《中国环保产业》 作者: 迟颖 马忠锟

摘要:对2016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论述了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对环境监测行业在"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热点进行了展望和预测,并对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

12016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概况

1.1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公布,首度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节能环保”列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将生态环保作为服务、支撑、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推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的相关政策出台力度前所未有,我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2016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新版大气法的条文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到了八章129条,不仅提出要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而且强化了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改善大气质量方面的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2016年3月3日,环境保护部官方确认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环境保护部回应称,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

2016年3月16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进一步完善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

2016年3月29日,财政部公布《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11.88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140.00亿元,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90.8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相比,同比增长4.2%、15.2%和145.6%。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

根据“土十条”,我国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将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050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这一计划的发布可以说是这个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事件。

2016年7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推进促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

2016年9月,环境保护部启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并于2017年前如期完成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

2016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调整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措施。还就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落实改革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要求。

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2016年11月4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6年11月7日,环境保护部公布《“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根据该方案,2016年底前,上收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2017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控技术体系;2020年,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作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时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是规范全国各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和运维机构监测行为、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专项指导性文件。

2016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现“一证式”管理。

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定位“节能环保”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6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各大领域的环保战役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规划中对空气、水体和污染排放等各类环境质量提出了约束性和规划性指标。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强化地方责任,突出饮用水安全保障,完善排污许可与总量控制、区域流域水污染联合防治等制度,加严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大对超标、超总量排放等的处罚力度。

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2016年12月25日,习近平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十一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税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2017年2月22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规定了国家地表水网监测任务全过程的操作规程,包括术语定义,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要求,现场监测项目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选择,地表水监测项目操作作业指导书,内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要求以及数据处理及报送要求等内容。

2017年2月23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提出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及标准体系,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环境决策水平,壮大工作队伍,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并支持环境与健康工作。

2017年3月1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自动监测仪器关键技术参数管理规定(试行)》,以适应监测事权上收后环境监测管理的新要求,规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和维护,保障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17年九大工作任务,其中之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2017年3月23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完善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推进国控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

1.2行业发展概况

1.2.1行业调查情况说明

为了了解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通过企业自行录入的方式,统计分析了2016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发展状况。共有61家企业参与了本次的调查工作,这与2015年参与调查的企业数量(2015年为62家)基本一致。其中,国内企业为55家,约占统计总数的90%;外资企业为6家,约占统计总数的10%。企业类型涵盖了环境监测仪器的制造商、集成商以及服务商等,重点对“企业年度基本情况”“企业年度生产情况”以及“企业年度销售情况”共三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监测仪器类别包括环境空气监测仪、烟尘烟气监测仪、水质监测仪、颗粒物采样器以及数采仪共5大类。在环境监测行业内各个领域的主要骨干企业,国内各个省市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均参与了本次调查,具有充分的行业代表性。

1.2.2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1)环境监测产品市场销售情况

2016年,我国共计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40,863台(套),同比2015年增长了6.2%(见图1),这充分体现了随着“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出台,以及在各项新的环保政策的指引下,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市场得到了稳步发展。在参与调查的五大类产品中,除水质监测设备外,其余四大类产品的销售量均比2015年有了显著增长。其中,烟尘烟气类监测设备共销售15,061台(套),同比增长11.0%;环境空气类监测设备共销售4611台(套),同比增长21.1%;采样器设备共销售4614台(套),同比增长45.1%;数据采集设备共销售了6193台(套),同比增长24.3%。在《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指引下,相信在未来几年内,针对烟尘烟气类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依旧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6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也将纳入考核。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间接刺激了对于环境空气类监测设备、颗粒物采样器以及数采仪等设备的需求。

然而水质监测设备在2016年仅销售了10,384台(套),同比下降了19.8%,主要体现在氨氮分析仪、溶解氧(DO)仪以及浊度仪销售量的下滑,其中氨氮分析仪销售量下降的比重最大,主要体现在河北、河南等省份。受到“2+26”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前期的影响,很多相关省市将现有财政的重点转向大气监测,而忽略了对于水质监测的投入。同时,由于绝大部分省市已基本建成了地表水国控网监测,因此同之前的大批量的设备需求相比,更多的需求是对原有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不过,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质监测设备的销量依旧会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2016年,全行业的总销售额突破了64亿元,同比增长了1.59%(见图2)。作为环境监测行业内的3家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额共计达到23.3亿元,同比增长了20.7%。这三家企业的总销售额占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也由原来的30.6%提升至36.4%。随着环境监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成套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多样化,再加上诸如PPP等多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必将占领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产品市场份额。

2010~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产品年销售额以及行业龙头企业销售占比见图2。

(2)环境监测行业结构

调查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在产品结构方面,销售量占比最大的仍然是烟尘烟气监测设备,占总体市场销量的36.9%。水质设备、数采仪、环境空气监测设备以及采样器分别占比25.4%、15.2%、11.3%和11.3%(见图3)。从地区销售情况来看,随着各领域环境测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设,产生了对环境监测设备的巨大需求空间,其中京津冀地区的销售量占到了总销售量的38.1%,销售量由2015年的10,777台(套)增长至2016年的15,575台(套),同比增长了44.5%。2015年12月30日,京津冀就环境问题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尽管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仍然是我国大气污染最重的区域。随着网格化监测等手段的全面引入,相信京津冀地区对于环境监测设备的需求量,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在一段时期内仍能维持一个较高的占比,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我国环境监测行业销售区域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见图4)。

此外,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从业人数从2015年的9526人增长至2016年的10,861人,同比提高了14.0%(见图5),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的总数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5.7%,体现了在“十三五”的环保规划下,环境监测行业得到了更多人才的关注。随着高端人才的不断涌入,将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2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2.1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1.1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环境质量改善监管集中可控

全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从变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入手,解决制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障碍,标本兼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监管对象集中可控。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年,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对各地落实“大气十条”、改善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部署,环保垂改积极稳妥推进,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陕西、青海等12个省市提出了改革试点申请并进入改革阶段。试点省份将于2017年6月底前完成制度改革,非试点省份将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制度改革,实行环保垂直管理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圈”,保证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执行力,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推动监测行业发展。

2.1.2加强污染源监测,推进公众监督与环保监管

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造纸工业》三项环境保护标准。“总则”对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信息记录和报告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将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并逐步建立群众监督与环保监管联动机制,有助于形成排污者如实申报、监管者阳光执法、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环境治理氛围。

2.1.3健全环境监测标准,促进监测仪器更新换代

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方法规范不健全的问题,环境保护部相继印发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自动监测仪器关键技术参数管理规定(试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管理规定(试行)》三项管理制度,以指导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运维和质量控制工作。

另外,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发布约800项环保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约100项,环境监测类标准约400项,环境基础类标准和管理规范类标准约300项,涉及18项环境监测仪器与设备标准。其中,空气、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气态污染物、臭氧、恶臭、二英、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进行制、修订。

2.1.4环境服务业发展模式,正在发展根本性转变

近些年来,“谁污染谁治理”正逐步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将治理委托给第三方,生产者专事生产、治污者专事治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第三方治理模式已在我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领域得到试行,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正在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在环境公共领域,政府由购买环保产品、设备和工程向购买环境服务和环境质量转变。购买服务和质量是环境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点,只有取得了既定的环境效果,用户才会付费给环保企业。例如监测事权上收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国家网委托给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运维。同时政府大力推广特许经营、PPP等模式。全国首个环境质量监测PPP项目——广西区环境物联网(空气质量监测站)PPP项目,打破了行业传统模式。有机遇就会有挑战,新模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磨合调整阶段。

2.2行业热点预测

2.2.1“总理基金”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近几年雾霾成了百姓心中的一个痛点,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承诺,国家将设立大气污染成因研究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据环境保护部透露,为理清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及污染来源,已将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区域“2+26”城市(2指北京市和天津市,26指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等26个城市)按照3km×3km划分网格,共计36,793个。

2.2.2“河长制”促进治水常态化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通过河长制,让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变成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警钟,在中国“水危机”严峻的当下,营造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全面落实“河长制”,促进治水常态化。首先要完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实施水质在线监测与执法同步。此外,2016年环境保护部提出全国31个省(区、市)的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参与水环境质量排名,这将进一步加强各地政府对水质监测的重视。

2.2.3“土十条”实现监测网络全覆盖

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监测数据既是科学评价环境质量、摸清底数、实现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保障环境安全与公众健康的基础,也是考核政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因此,科学实施“土十条”依赖于全面、准确的土壤环境监测。

“土十条”提出: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作用,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根据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与去年相比增加21亿元,总额破百亿达到112亿元,该专项资金增加了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等方面的支出。

2.2.4“VOCs排污收费”拉动市场需求

2016年1月19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有关具体工作的通知》,随后,各地纷纷出台自己的排污收费政策。截至2017年3月,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四川、天津、辽宁、浙江、河北、山东、山西、海南、湖北、福建和云南共16个省(直辖市)陆续公布了排污收费政策。

与排污收费政策相配套,多省份(直辖市)出台了在线监测相关制度,要求在石油化工、包装印刷等行业安装VOCs在线监测设备。高收费率和严要求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减排,拉动VOCs监测市场需求。

2.2.5“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受到各地政府欢迎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入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环保时代。智慧环保就是基于数字环保平台、在线监测监控网络、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多网融合等多种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环境风险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全面实施“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实现环保信息化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探索环保运营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政府高度重视智慧环保的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时期,智慧环保有望获得加速发展。

2.2.6监测事权上收,环境监测运维市场,迎来新的爆发期

2016年环境保护部完成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并启动了全国地表水2767个国控断面监测(其中1940个为考核断面)事权上收的试点工作,均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

监测事权上收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采取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运维的模式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采取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运维)或流域上下游环保系统监测机构联合监测的模式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取地方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采样,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有能力的实验室集中制样、贴标和分析的模式开展。例如2017年3月3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站点的第三方运维开始招标,总预算金额达14,625万元。

3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建议

3.1大环保走向大生态,顶层设计始终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

为大生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政府部门在新时期的新任务,为此有关部门要重视绿色环境建设,充分理解“两山论”,把管理和执法做到实处,实现生态质量稳步提高。

大气监测的发展已经与烟气治理同等重要,水环境的防治从“末端”到“全流域”,土壤修复和固废处理齐头并进,环保生态体系逐步清晰和完善,引导迈向智慧环保方向,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契机,呼吁企业走联盟式发展、开创多种功能应用业务。

3.2“十三五”期间着重体系建设,成为监测技术的好抓手

2016年11月,环境保护部印发环境监测行业纲领性文件《“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为大气、水和土壤监测提出了具体阶段性目标,标志着政府部门已经将环境监测提升到与大气、水务、固废等同等重要的地位,意味着环境监测已成为环保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未来,环境保护部将依据“方案”,推动出台《环境监测条例》,加快修订《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性文件,以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

环境监测愈发受到关注,政策频出带来发展机遇。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的基础,为各项标准提供评判依据,能够辅助政府的监管,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这些政策必将推动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监测远程化、智能化的实现以及生态环境的科学决策和精准监管的加强。

3.3政府财力支持,助力环境监测科技持续健康发展

从国家层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以继续支持“十三五”环境监测科技工作;从地方层面上,可以结合国家需求和本地重点工作推动地方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

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导向已从“监测科研可以帮助监测工作解决什么问题”转变为“国家需要监测科研做什么”。各层次各细分领域的科技力量形成了完整的环境监测科技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业务工作。国家从研发上支持税收和财政,对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3.4培育人才,放眼国际化大背景的发展理念

环保行业人才应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拓展系统内外合作,剖析机理,解决难点,逐步开创国家需求大背景下的环保工作。

3.5企业专注自身建设,全面实现业务能力升级

外资或进口依然占据部分细分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断渗入中低端领域,市场环境依然严峻,部分国内企业产品高端供给不足,质量不过硬,影响用户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繁重。受市场环境偏紧和经营成本较高的双重挤压,企业盈利能力受阻,产能过剩苗头显现。创新能力弱、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环保行业在向平台化、多元化发展,数据服务新模式下的水质监测奠定中期发展动力,土壤监测业务长期发展空间广阔,企业可寻求国内外的气、水、土等监测市场机遇,选择性地拓展运营业务、第三方检测业务,实现差别化布局、全面升级重点业务,作精、作深、作特,构筑工匠精神。

3.6探索商业模式,筑建利益护城河

节约型的行业加重了盈利的难度,企业应对新事物保持敏感,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动力,挖掘属于自己的商机,开拓新商业模式。

PPP已经成为解决我国未来环保产业投资问题的重要渠道,其可以把用户的精力解放出来,让专业的第三方做技术监测服务;减轻用户的经费压力,改买设备为租赁使用。这样仍可以满足上报数据达标,实现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当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将有赖于各地政府与有关企业探索创新,逐步解决。

3.7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加快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呼声不断增强。生态环保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中国企业取得了一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平衡的成功经验,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规划能让企业自身也能得到长足发展,还可让环保业务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资源,组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8企业加强合作、自律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行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依然惨烈,企业应避免恶性竞争,避免一味打价格战而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已成为环保领域的刚性需求,未来环保行业的一大重点是前端监测,做好服务,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迎来发展机遇,完成战略转型,实现以装备制造为主向以环境服务业为主的转变。

原标题: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