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掉的水果皮,摘下来的菜梗,还有吃不完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厨余垃圾让人非常头疼。而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郭坑村里一栋别致的小房子,却能“吃了”这些垃圾,“吐出”化肥,轻松变废为宝。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农村阳光垃圾堆肥房。
近日,笔者来到福建省石狮市郭坑村,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到了这栋农村阳光垃圾堆肥房。堆肥房的屋顶由数块透明的太阳能采光板拼接而成,室内安装了透风口、淋水喷头等供氧增湿装置,地面用水泥浇筑并且铺设了收集垃圾渗漏液的下水道。
“这栋房子共有1间不可腐烂垃圾房和3间堆肥发酵仓。”福建省石狮市郭坑村党支部书记郭自力介绍,阳光垃圾堆肥房又称太阳能堆肥房,2017年被住建部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经验向全国推广。为了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福建省石狮市郭坑村在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投入35万元建设了石狮市永宁镇首个农村阳光垃圾堆肥房。
根据规定,阳光垃圾堆肥房根据服务人口,选择适宜的发酵仓数量:500人以下的村庄按“1间不可腐烂垃圾房+2间堆肥发酵仓”模式建设;500~1000人的村庄按“1+3”模式建设;1000人以上的村庄按“1+4”模式建设。郭坑村处于第二档,该项目现已完工并组织验收,即将投入使用。
那么,这么小的一栋房子,又是如何把垃圾变废为宝的呢?郭自力表示,生活垃圾通过环卫工人二次分拣后,将可腐烂垃圾(可堆肥垃圾)由进料口倒入阳光垃圾堆肥房的发酵仓内。当发酵仓内垃圾堆到大约1.8米高的时候,停止投放。
这些垃圾倒入堆肥房后,太阳光透过采光玻璃板使堆肥房升温,在此过程中需要添加高效生物复合菌,用以加速垃圾发酵,同时利用鼓风机进行供氧,从而使得垃圾快速分解成为有机肥料。而堆肥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漏液经收集后重新回喷到新垃圾上,用以调节垃圾温度,循环使用。
每间发酵仓可处理10立方米左右的垃圾,堆肥时间为60天。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则经过特殊处理后再排放,整个过程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近期我们会指导村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后会定期到村民家中回收分类好的厨余垃圾,运到阳光垃圾堆肥房进行处理。”郭自力说,阳光垃圾堆肥房可就地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简单来说就是“吃进垃圾吐出肥料”。与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垃圾处理模式相比,阳光垃圾堆肥房的处理模式不但更节能、更环保,而且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带来的不仅是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为郭坑村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原标题:“吃进”垃圾“吐出”肥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