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中国的一项新规正式生效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在内的24种固体废物。这一法规的出台,对中国和多年来向中国出口洋垃圾的国家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是全球废料的主要流向国之一,这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原材料缺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评论> 正文

中国“洋垃圾”禁令 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8-01-21 10:05 来源: 中国3分钟

今年1月1日起,中国的一项新规正式生效——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在内的24种固体废物。这一法规的出台,对中国和多年来向中国出口“洋垃圾”的国家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废料的主要流向国之一,这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原材料缺口很大,进口废物能够提供一定的补充。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能力真正做到“变废为宝”,人工而非机器分拣,将无价值的垃圾焚烧,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更不用说还有相当多的违法走私现象。

没有绿水青山,何谈金山银山。近年中国一直在纠正曾经过于宽松的政策和监管不到位带来的问题。2013年,中国海关展开“绿篱”行动,将不合规的“洋垃圾”挡在国门之外。去年7月,中国向WTO递交了关于此次禁令的通报,并依据WTO的透明度原则发布了相应进度。

但是当禁令真正实施时,一些国家还是陷入了“混乱”,有些地方垃圾成山。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甚至将其影响形容为“灾难性的”。诚然,禁令会为中外部分企业、行业带来冲击,但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在进入新时代之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这必然有助于促使各国改进垃圾分类的设施和技术。没有一个国家想做永远的“国际垃圾场”,对于美好环境的追求全世界人人平等。

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加快提高垃圾源头化、本地化处理能力才是出路。看看北欧国家,他们还在愁垃圾不够,因为他们能用最先进的科技将垃圾高效转化为能源。从包装设计到回收处理,从政府政策到个人生活习惯,产业链各环节以及全社会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中国这个最大、最方便的垃圾处理场的“关闭”,也许正孕育着新的机遇,中国将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迎接挑战。

原标题:中国“洋垃圾”禁令 是挑战也是机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