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应用进展始终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在环保行业中,将环保设备制造、环境治理技术与智造技术融合发展,并挖掘整体产业链的数据价值。目前,对于供水设备、水质监测、流域治理数据的提取、利用等能力大为提升,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向“智慧水务”转变。同时,利用超级计算处理能力、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技术,分析空气监测站和气象卫星传送的实时数据流,实现对地区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状况的实时监测。智能科技将给环保产业带来无限想象。
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7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就“产业新风口:人工智能+智慧环保” 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人:
黄晓军环境商会执行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
对话嘉宾:
吴国柱华为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总监
马 刚盈峰环境董事长
邢文祥杭州锦江集团环卫服务公司CEO
张新建启迪桑德副总裁
缪冬塬博慧科技董事长
杜新平先河集团副总裁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主持人:黄晓军 环境商会执行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
这两年来互联网代表的新信息新技术深深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产业形态,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引发了全球数字经济浪潮。华为、亚马逊、苹果、阿里、腾讯、百度等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我们的行业,一些业内公司联手电信公司,以及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共同组建了一些互联合的工作组,针对智慧水务和互联网产业的探讨,为此出台了相关行业的规范,探索互联网+在水务的方案。
吴国柱 华为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总监
华为在环保或者水务行业,都是一个新兵,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是探讨。我们现在拥有技术和应用模型,但是缺少数据。未来模型会变得越来越丰富,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数据从哪里来。互联网不像其他的行业,比如说公安或工商,他们的数据都有风险。在水务、消防等行业,互联网是他们重要的数据来源,其次是政府公布数据。互联网在整合这些数据时,包括环保部门、住建部门、国土部门等等,把这些原本分散的政府数据融合起来、共享起来,是现在互联网需要做的,从政策的层面进行融合。这方面华为和合作伙伴做一些探讨,怎么把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这是互联网需要做的第一方面,即如何从政府的层面能够把数据进行融合,怎么把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
第二方面,是融合将数据共享。我们发觉数据本身已经从一个成本变成了一个市场,这时候它有更多的利用空间,所以这时候要利用互联网数据。华为在市场里的一个定位,华为是一个新兵,华为做不了很多事,但是华为在成长,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华为不可能去做应用、基层,华为就是做经济化的一些平台,就像一位华为领导说的,在互联网最基础的凭据,特别复杂的技术、互联网的技术、通讯行业会有我们的一些探索。通过应用互联网系统大幅降低工程建造成本,通讯成本也大幅度降低。还有就是在我们用了科研计算,用了大数据,通过计算方式揭露了很多数据,让整个方案和之后的可塑性成本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所以我们是在默默无闻的搭平台,希望和业界的各位伙伴一起搭建平台,华为是做生产,做最基础的平台,和业界各位伙伴一起把这个智慧水务做大做好。
马刚 盈峰环境董事长
盈峰环境是做环境监测的环境综合服务商,我们做了包括像数据检测器、空气质量监测等,因为之前对环保局包括对政府的层面,智慧管理信息这块,国内的环保企业做得七七八八,现在盈峰环境在传统智慧环保信息模块不断延伸,不断做新的方面,我们很大程度上想在互联网+方面在做一些事情。作为环保企业,因为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存在,其实我们更多是要“拿来主义”。很多公司从去年开始不断在互联网技术上布局,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做互联网智能网端,这是绕不过去的。第二方面是,我们已经在想互联网怎么在环保领域定义,包括能不能把这些芯片装在环保的的设备上,因为整个互联网通过芯片、智能网端、整个营商环境,智慧环保其实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再去加互联网。这是第一块儿,我们在智库环保这块能够做一些事情。
第二块是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今年6月,我们结合一些日本的思路,联合中美的思路,联合一些大型的环卫企业,比如中联重科,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环卫这个领域。可以看到现在像中联重科这样的大型企业进入到环卫领域,说明我们有大发展。希望能够通过这么一个市场,把城市环卫服务搞好。现在包括国内、国际都有很多在智慧环保技术上的问题值得思考,但是我相信智慧环保一定能实现,所以在人工智能这块,特别是团队服务这块,我们也非常愿意与像华为这样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经验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运用在做环卫的企业单位,我们都愿意合作。
张新建 启迪桑德副总裁
启迪桑德目前发展非常快的就是互联网环卫,当时我们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实际没有想这么多,就是扎进去。从目前全国环卫企业做的分析发现,环卫企业一般在年收入4亿左右基本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而我们做互联网环卫出来以后,这个天花板就越过去了,先是从内部信息化的问题,怎么到4亿的时候把天花板越过去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肯定是越不过去的。只有通过互联网主动拥抱物联网,主动通过大数据的方式,通过这两年做的一些东西,我做了很多摸索和实践,也在摸索和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变化、不断演变。
我们现在基本上实现对所有车辆、人、物的管理,开发了一个手表,因为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有些人的年纪是比较大,手表对他的心理、血压持续监控,如果发现他的血压状态异常,这个信息会反馈到管理层里,提示这个人可能需要去做个检查,通过这个手表对他的定位,他的作业过程,走了多少步,一天的劳动效率是怎样的等,都可以记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做互联网这个行业,要去中心化,如果没有这些数据,没有对问题的解决,今后无论实现什么方式都没有这样的基础。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包括刚才盈峰马总讲的情况,今后的团队一定是往人工智能方面开发的,一定是所有的机械代替人工作业,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跟盈峰环境也在做一样的工作,我们对这个业务理解的思路可能会更加深一点,比如我们做无人驾驶可能到明年可能有一个初步的实现,也做了一些突破,搭建物联网这块可以跟华为做一些合作,总体来说未来的互联网,特别是我们环卫企业,上升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其实搭建这个平台,还有更多的考虑,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想搭建好的生态,这个生态里面不可能我们这些大公司把这个盘子全部吃掉,今后一定不是这个局面。今后一定会有小的环卫公司,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对车辆的需求,对资金的需求,我们是否可以搭建这个平台,让他进入这个平台里面来,给政府、老百姓提供一个很好的用户体验,在这块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安排,整体这块把行业的水准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环境、经济的发展其实不矛盾,我们为当地的环卫做好了以后,房价也提高了,从这个来说,又促进经济的好处,从积极的层面来理解,它就是有利的。
邢文祥 杭州锦江集团环卫服务公司CEO
非常欣喜看到环境服务典型的环卫细分行业环卫也有了它的声音,杭州锦江集团为了完善产业链,选择从事环卫服务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也是新兵。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环卫在建立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首先大家都知道环卫是一个老系统、新行业,从共和国诞生就有环卫,政府系统里面一直有个环卫系统,尽管一直是政府在谋划,近年来随着政府的转变,有新的行业诞生了,就是环卫走向市场化,这个产业自然是充满活力,这个产业诞生过程中,马上面临一个新的形势,环卫一体化具体是哪些一体化,我的理解是三方面。
第一,城乡环卫一体化,不仅城市要有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也要有环卫,所以叫城乡环卫一体化,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横向一体化。与此同时从城乡的道路保洁/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环卫服务内容也一体化,我们叫做纵向一体化,同时除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收运、垃圾的处理形成了完整的环卫产业一体化。这样环卫产业诞生以后有新的特征,自然要跟信息技术拥抱,但是我想说智慧不仅仅包含了智力、知识、技能等等,同时也包含了人的感情、审美,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乘为智慧。所以智慧环卫在诞生的过程中,我们对智慧的全面理解可能会让环卫的智能一体化有更好的方向和把握。特别是刚才主持人说到我们起步比较晚,所以在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伴随“一带一路”走向了巴基斯坦,他有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所以在城市智慧环卫的过程中,有它的特点要照顾,所以这对我们也是一个突破。
第二,智慧环卫跟智慧城市和智慧环保有一个逻辑关系,我们支撑智慧城市,助力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这三者是这样的逻辑关系。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所从事的智慧环卫更涉及到政府的监管层公众监督系统的有机结合和完善,所以智慧环卫应该是人为的,以城乡垃圾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升环卫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为铺地,以清洁环境和循环利用为落脚点,把科技创新和环境发展结合起来,把科技智慧和人类智慧有机结合起来。
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智慧环卫重点在环卫,要从问题出发,坚持实效,力求解决实际问题。谢谢。
缪冬塬 博慧科技董事长
博慧科技依托博天环境20余年环境治理经验,搭建以环境监测、检测为基础的智慧环境平台,通过业务的打造获取环境数据,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平台,以此为环境治理精细化提供依据。我们希望博慧是家有信息技术的公司,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监测公司。传统的监测、检测是在数据获取之后汇集数字并分析,即数字环保,而要从数字环保提升到数据应用,则为智慧环境。
我觉得更多的不是汇集数据或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这方面的数据,而要把数据提升到真正到的数据应用方面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项目当中会做有关前期的数据获取之后的风险预报还有这些预警预报之下,通过人工智能的植入,使治理措施能够主动性应对这些输入数据的变化而进行自动化的应用。当然还有这些数据本身对于污染源监控和污染源参数的智能性质的预警预报,进行分析,提升整个区域环境的治理效益。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有关的环境业务,这就形成了我们新的服务模式。
在业务推进的过程当中,迫切感觉到跨行业的发展,我们在有关环境数据的分析技术方面或者环境技术应用方面是有优势的,但是需要跟这些做信息化的公司尤其是信息行业的公司一块合作,把信息技术的载体应用到环境数据分析当中,因此我也非常希望跟做信息技术的公司来进行深入的合作,很多时候希望能够成立合资公司或者其他方式来做更深入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将信息技术载体应用于数据环境中,推进环境数据资源全面整合,搭建环境信息数据库平台,深入挖掘数据资源优势,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以期达到环境智慧化进程推进效率最大化。
杜新平 先河集团副总裁
先河是1996年成立的,专注做环境检测设备的研发,我们做了一些设备运营,直到现在的数据分析。我们这样理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对传统产业颠覆也好,进步也好,这个过程是避免不了的,并且非常快。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在想互联网的技术和我们环保的管理更好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芯片、包括新时代设备的数据化,我们的开发可以大范围应用,又能够在城市大部分使用,能够高频度、高密度获得平台。
我国在考核空气质量,全国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的点只有5000个,但先河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布置了10000个微型的监测点,我们的布置的数已经远远超过环保部门的数。这个数据主要目的就是考核,但是作为各级政府来说,怎么让考核数点更加好,需要一个更精准的数据,更大范围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让城市的环境产业变化和趋势以及来源,可以说的清楚,或者我们能够给他们一个更精准监管治理的建立。应该说这是我们进入到互联网行业或者互联网行业对我们传统的环境检测行业的一个大的点,也带动我们公司从过去的空气质量的传统设备现在有了新的发展。
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第一,提升整个环境管理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解决现在环保管理的方式,现在在一些城市也得到了比较好的运用。
第二,整个新技术对环保的影响,提升环境治理效果,有两个方面,如水处理上应用工业4.0的技术,降低市场成本。第二个方面是环保是大范围,实施上解决我们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环保的矛盾我们要从源头做起,我们要考虑绿色生活方式,要考虑能源需求的调整和能源生活的调整,所以我们在想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能源消耗是否合理,是否有浪费的情况,我们是不是能够减少水用量,在治理方面我们投入的风险更小。大数据应该是一个整个产业链,从污染的产生、发展到最后整个减排,全面大数据的分析。不仅仅是环境处理的分析,可能需要一些整个智慧城市,比如说用水技术、电、燃气等方方面面的数据,通过高批量的数据和环保数据的应用,能够更清楚说明污染是什么情况,我们可以更精准的治理,或者说更精准的调整,形成绿色循环发展。
我们理解未来的绿色发展或者智慧环境一定是深深融入到智慧城市里面去,这个链条从我们使用能源开始,一直到环境治理的过程。
原标题:高峰对话系列 | 产业新风口:人工智能+智慧环保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