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填埋不代表填埋场卫生,在实施过程中依旧面临不少问题,臭气污染、渗滤液倒排管堵塞、蚊蝇漫天、堆体滑移……填埋场的技术升级和综合运维势在必行。
中国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伟青在在中国环联第一届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整治及资源开发这一细分领域作了精彩分享。他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对垃圾填埋的要求已从原有的卫生填埋走向综合利用,未来要充分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稀缺性,将填埋时的环境整治与后续填埋场的资源开发相结合,从产业圈的角度去看填埋。
刘伟青 中国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新中水(南京)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水”)为中国水业集团的子公司,是中国水业在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及填埋气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平台。目前新中水已有28个填埋气资源化项目,分布于广东、成都、湖南、重庆、海南、河北、陕西、南京、安徽、江西省等地,总装机规模达120MW,发电量12.8亿度,二氧化碳减排量达850万吨,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交流过程中,刘伟青从填埋场除臭及沼气利用、矿化垃圾分选及综合利用及城市环境配套服务商三部分作了细致而又精彩的分享。
填埋场除臭及沼气利用
在填埋场除臭及沼气利用上,刘伟青介绍,新中水通过提高填埋场库区覆膜率、填埋气收集井的合理分布等综合整治方案,最大程度解决现填埋场暴露面过大、臭气整治填埋场污染及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实践表明,以上措施可有效:
①实现雨污分流,渗滤液合理收集——减少渗滤液处理量,提高处理率;
②高效收集气体,除臭效果明显——提高填埋气收集率,增效同时可除臭;
③改善填埋工作环境,降低蚊虫消杀难度——减少暴露面,体现公司关怀;
④工程建设交织,降低填埋场运营成本。
新中水通过在填埋场红线区域内建设沼气发电厂,整合填埋气覆膜收集—预处理—发电并网系统,在发电之余,利用沼气发电-余热技术,将所收集的填埋气通过发电机组和余热蒸汽锅炉技术,实现发电上网+热水,充分体现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理念。
目前新中水已拥有湖南长沙8000吨/日填埋场、四川成都4000吨/日填埋场、广东清远900吨/日等24个运营项目。
矿化垃圾分选及综合利用
在旧垃圾填埋场整治和矿化垃圾综合利用是新中天另一个拳头产品。
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的稀缺资源,为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使土地循环使用,旧填埋场整治是必须走的路。通过新中水研究发现,封场6-8年后,垃圾中易降解物质完全或接近完全降解,成分基本达到稳定化,可进行开采利用的垃圾,通过对这些旧填埋场的扒库分选,可分出可燃废弃物、腐殖土、金属、玻璃等。可燃废弃物可热解气化用于内燃机发电;腐殖土可用于城市绿化、建材添加及填埋场覆土等;金属、玻璃回收利用。
填埋场
土地利用优势及项目开发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市的郊区,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不断向郊区扩散,垃圾填埋场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近,其地块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垃圾填埋场封场后也可变为城市用地,可重新开发利用。
城市用地紧缺,可建设使用的土地资源非常匮乏,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对城市而言是稀缺的优质地块,对该土地加以利用,使土地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从而增加了城市可利用土地的面积。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资源打造环境生态产业园,整合沼气利用、危废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打造城镇环境生态产业园,形成集环保、自然、艺术、娱乐教育等为一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商业项目,创新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最后,刘伟青总结了新中水“充分利用填埋场资源,定位于城市环境配套服务商,实现让天蓝、地绿、水至清”的企业愿景,并表示,在未来,中国水业集团将一如既往,继续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实现垃圾填埋场循环利用。
原标题:行业 | 中国水业刘伟青:解锁垃圾填埋场商业新模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