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智能仪表当中的某一项标准,既是杭州标准,更是国际标准。因为,它是由杭州企业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制订的,这家企业已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3项,主要涉及工业现场总线、工业无线网络、制造系统先进过程控制与优化、智能仪表等领域,形成了EPA、WIA、APC等国际标准。标准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当

首页> 环境监测> 企业> 正文

中控、聚光科技等纷纷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

2017-12-06 13:34 来源: 每日商报

一只智能仪表当中的某一项标准,既是杭州标准,更是国际标准。因为,它是由杭州企业——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制订的,这家企业已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3项,主要涉及工业现场总线、工业无线网络、制造系统先进过程控制与优化、智能仪表等领域,形成了EPA、WIA、APC等国际标准。

标准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当一家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外市场,产品可能是单件,当需要和国外的生产线匹配时,那就需要一个通信标准,能让彼此匹配连接,而标准就意味着合作的钥匙。杭州至少已有9家企业拿到了这样的23个合作钥匙,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主动权。

本月3日至5日,第五次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会议暨第二届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发展与标准化国际报告会在杭州召开,这些就是来自会议上的消息。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和来自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德国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两国相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这次杭州会议发布了《中德智能制造系统架构(IMSA)与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 4.0)互认研究报告》、《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合作进展报告》、《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互认报告》、《智能制造/工业4.0案例报告》等6项报告。

现场发布6项报告杭州企业受益颇丰

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发展与标准化国际会议在杭召开,对杭州企业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利好。此次会议是落实今年“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战略共识的一次实际行动,是以杭州为代表的中国城市与德国制造近距离洽谈交流的新合作。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良好对接,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标准的统一问题。在中国,企业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有的接受德国标准,有的采用美国标准,还有的则是采用自己的标准。要实现战略对接,当务之急就是首先要在标准问题上实现统一。

参加本次会议的企业有德国著名的博世、西门子、费斯托、阿海珐等世界500强,也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莱茵工业4.0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国内有华为、海尔、中控等企业以及国字号研究机构参加。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分会上作了题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化”的主题报告,得到与会中外专家的高度肯定。

这次会议发布了《中德智能制造系统架构(IMSA)与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 4.0)互认研究报告》、《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合作进展报告》、《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互认报告》、《智能制造/工业4.0案例报告》等6项报告。这些报告是中德标准化合作两年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在技术路线上,以标准互认的方式实现初步对接,代表着中德双方实现技术结盟。中方全球最大市场和德方先进技术的优势互补,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俞文光表示,现在,企业对标准有着很高的认识,如果要开展智能制造的工作,首先需要标准,那么就需要了解国家的标准建设,而本次报告会给企业提供这样的途径。

杭州已有9家企业

完成23个国际标准的制定

“对于企业来说,充分了解智能制造的顶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方便形成信息互联互通和集成融合。当在大数据上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运用人工智能等,企业效益递增将会很可观。”俞文光说。

俞文光还表示,一流企业建标准,三流企业做产品。“像一个产品推出后会有一系列标准的支撑,如果企业拿到了产品标准的制定权,就可以结合自身产品特点、技术指标,有意识的以企业自身的指标或是以自我能力来制订标准,而别人就需要通过复杂的过程和很大的投资才能实现,这对于企业抢占市场是非常有利的。”俞文光说。

杭州已有9家企业完成23个国际标准的制定,以中控、聚光科技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已开始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杭州高端制造业逐步由量向质转变,注重创新,以标准这一国际通用的技术语言打破国际垄断,带动杭州制造走出去。本次会议,既是一次国际会议,更是一次交流会、学习会和洽谈会。市质监局与市经信委提前介入、深度合作,组织了杭氧、正泰、大华、德意、杭汽轮、吉利汽车、老板电器、新松机器人等近50家杭州大型企业参加。此次会议为杭州企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企业近距离接触德国工业4.0,在家门口就能与德国工业4.0的领军企业和机构近距离接触交流、深度了解学习德国制造和工业4.0提供了机会,也为杭州企业主动参与高端先进国际标准研制,抢占标准话语权搭建了极好的平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物联网中心应用室主任韦莎说:“制造业的核心还是产品质量,标准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像是‘透明工厂’,而产品也具备一定的可追溯性,甚至满足个性化定制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大规模生产。”

原标题:中控、聚光科技等纷纷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 杭州已有9家企业完成23个国际标准的制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