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加拿大特伦特大学(Trent University)理学院院长Holger Hintelmann 教授应我院孙若愚副教授的邀请,做客天大地科院“聚焦关键”学术沙龙,带来了题为“New insights in polar mercury cycles from stable isotope studies”的学术报告。报告于卫津路校区16教学楼221报告厅举行。
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以多种形态广泛存在。其中,甲基汞是毒性极强的汞形态,具有高神经毒性、致癌性等特点,且在生物体中造成累积和放大效应,可对人类及食鱼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自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以来,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Holger Hintelmann教授围绕极地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一主题,从有机汞的转化、汞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稳定同位素测试技术这三个方面,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Holger Hintelmann 教授首先介绍了甲基汞与二甲基汞在极地海洋和大气中的相互转化过程。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哈德逊湾上空大气中甲基汞大于二甲基汞的浓度,而加拿大北极群岛上空大气中二甲基汞大于甲基汞的浓度,并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操纵了有机汞的转化。
接着,Holger Hintelmann教授介绍了他们在加拿大北极群岛海水中的无机汞和甲基汞同位素标记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发现:海水中约47%的无机汞能够转化为甲基汞,是北极乃至全球海洋甲基汞的主要来源。最后,Holger Hintelmann教授就迪塞普申岛上的汞问题提出如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进行更好的研究。他指出汞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有效的区分汞的人为源和自然源,同时研究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可以对源同位素信号分馏的幅度进行有效地矫正。Holger Hintelmann教授研究团队利用冰芯作为过去汞积累,储存和释放的记录体,通过提取同位素信号,从时间尺度上反演了人类活动对冰芯汞含量的贡献率。
报告结束后,地科院师生就高精度甲基汞测试技术以及稳定汞同位素测试技术等问题同Holger Hintelmann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现场学术气氛活跃。Holger Hintelmann教授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汞进行研究的方法与地科院的很多研究组利用的其他同位素技术一脉相承,对同学们以后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原标题:【聚焦关键】极地汞循环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