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周末:周六晨起之后已经到了快十二点,醒来之后躺在床上打开外卖APP,看看有没有什么对胃口的外卖,然后下单,等待外卖。赶上天气炎热的周日,想到周一还要上班,甚至整天不出门,在家依靠APP就解决了两顿吃饭的问题。这些外卖,它们经过选材,制作,打包,派送之后来到你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评论> 正文

分析 |“自食其果”“无处可逃”?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

2017-08-28 08:59 来源: 深氧环保

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周末:

周六晨起之后已经到了快十二点,

醒来之后躺在床上打开外卖APP,

看看有没有什么对胃口的外卖,

然后下单,等待外卖。

赶上天气炎热的周日,

想到周一还要上班,

甚至整天不出门,

在家依靠APP就解决了两顿吃饭的问题。


这些外卖,它们经过选材,制作,打包,派送之后来到你的手上,吃完等到想起来收拾的时候,几个塑料盒,几个塑料袋,还有一次性筷子,吸管,可能还有饭后烟的烟蒂,连同吃剩下的一起扔在小区楼下的垃圾桶里。

其实你可能并没有觉得这一系列操作有什么问题,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

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发布的《2017中国本地生活O2O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形成了到家、到店两大模式,并且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接近7000亿。

外卖类APP“饿了么”近期也发布了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用户规模达到6亿, 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外卖就餐成为常规方式。


换句话说,按照这个消费方式,

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

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你,

还有垃圾分类处理厂商。

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

以外卖为例,它所承担的使命

大致就是从派送中的十几分钟时间

保证你的外卖不会和别人的混淆。

但是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延伸阅读: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

中国的塑料倾倒量大致占到1/3,

位居全世界第一。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

到2025年,

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

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

而到2050年,

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


然而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

“幸好我不是那些海洋里可怜的鱼”

或者

“哦,然后呢?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我们就说说然后。

然后这些塑料垃圾

都以无形的形式流回你的食物链。

它可能会危害你的健康。

科学家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塑料微粒”。

2015年10月29日,美国权威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食盐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从中国各地所购的15个品牌的普通食盐中,都发现了用于生产塑料瓶的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以及玻璃纸和其他多种塑料。海盐被塑料污染的程度最高。每磅(453g)中所含的塑料颗粒高达1200余粒。盐矿食盐的塑料微粒虽相对略低,但也达800粒。

塑料微粒 (microbeads)的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

肉眼不太容易看见。

在加利福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鱼类市场中,

1/4鱼类的小肠中含有塑料粒子。

这种“塑料微粒”从何而来?

塑料微粒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人们日常所用的个人护理用品,如磨砂洁面乳,沐浴乳、牙膏和化妆品等。另一个来源是涤纶(聚酯)、锦纶(尼龙,或者聚酰胺)、丙纶、氯纶、氨纶(莱卡)、维纶等人造纤维织物。

延伸阅读: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换句话说,你穿的带有弹性,雪纺,化纤面料的衣服,在经过水洗之后,它在水中的塑料微粒经过水循环系统流入江河湖海,这些塑料微粒会吸收海洋内的有毒污染物(例如不易降解的多氯联二苯等),又由于它们的形态和鱼卵极为相似,易被其他鱼类误食。最终海鱼又经过捕捞回到人类的餐桌,顺利实现食物链系统循环。


但是这种统计结果,

我们很难质化它的存在,

因为在目前我们生活的复杂的生活环境中,

医学上还没有办法解释

各类的病变究竟是因为何种原因。

塑料微粒直径较小,可进入组织细胞,蓄积在肝脏中,引起炎症反应、造成慢性沉积中毒。还有可能进入血液,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

用一种有趣的说法是,

每天的你在吃东西的时候,

都处于一个薛定谔的状态。

你可能吃下的含有的塑料,

又可能没有,

但是这可能需要在你生病的那一天才算打开了箱子。

这一切都十分耸人听闻,

但是你就真的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吗?

其实也不是。

能够减少这一切的污染的方式,

就是减少到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从生活中来说,

自带杯子去星巴克,

尽量自己做饭或在餐厅就餐,

减少不必要的网购,

自带购物袋出门,

都是减少污染的很好的选择。


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的滥用将带来的生态危害绝非危言耸听,我国民众对于这方面的环保意识相当欠缺,必须引起重视。

2017年新年,中国人在雾霾中度过。

延伸阅读: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自去年北方供暖季开始,前所未有的雾霾就笼罩着中华大地。雾霾的成因及危害,也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其实,在中国,一场比雾霾影响范围更广、更严重、更深远、更持久的环境污染,早已蔓延开来。

这就是垃圾围城。


01.

跨区域偷倒垃圾,垃圾多到无处可倒

从去年开始,跨区域偷倒垃圾的新闻,就屡见报端。

2016年3月,河北省巨鹿县警方查获来自山东省的垃圾400吨。

2016年5月27日,广东深圳的一辆大挂车跑到江西省赣州市偷倒垃圾。

2016年7月,南通海门市的民众发现有大量垃圾倾倒于当地农场,据已被刑拘的组织者供认,这些垃圾来自上海。

2016年8月25日,来自广东东莞的400吨垃圾被倾倒在中山市珠江口海域。

2016年12月,上海崇明岛江岸,发现的大量来自浙江嘉兴的垃圾。

2016年12月27日,江苏徐州查获2000吨来自浙江的垃圾。


徐州查获来自浙江的垃圾

“以邻为壑”跨区域偷倒垃圾,表面上,是利益熏心。实质上,是垃圾围城:一些城市的垃圾多到已无法自行处理,只能向其他城市转移!

大城市周边的很多地方,以前被誉为“后花园”,现在,却沦为了“垃圾场”!


2016年7月1日,来自上海的4000吨垃圾欲倾倒在苏州太湖,被当场抓获

中国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02.

年产10亿吨垃圾,世界最大垃圾生产国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垃圾总量也连年增加。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2004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

2010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


延伸阅读: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人民日报》曾报道——

北京: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

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

广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多达1.8万吨。

这只是增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经超过80亿吨。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

如此巨量的垃圾,意味着什么?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80万亩。


垃圾堆与旁边的城市高楼

人生活在城市里,城市受困于垃圾中。

千万不要以为“垃圾围城”只是城市病,农村的情况更为严重。

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报告中指出,中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8亿吨,数量已超过城市。


农村垃圾

垃圾的危害不言而喻。

垃圾不仅侵占了稀缺的土地,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超过200亿元。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远丰村,村后有座垃圾山,自1995年起,整个虎门镇的生活垃圾都堆置于此。


远丰村旁边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山下,和谐号列车在轨道上飞速驶过

延伸阅读: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这个仅有400人的村庄,10年间12人因患癌症死亡,被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冠以“癌症村”。


远丰村垃圾山流出的黑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汉平感叹:“这样的肿瘤死亡比例实在太高。”

03.

当我们沉迷飘红的GDP,陶醉高耸的摩天大楼,追逐繁华的都市生活……是时候停下忙碌的脚步,看一看身边:一座座巨大的垃圾山,形同血淋淋的伤疤,触目惊心,犹如无底的黑洞,吞噬一切。


当垃圾围城,发达国家向贫穷国家倾倒,城市向郊区倾倒,乡村向荒野倾倒……

倒来倒去,地球,总有被倒满的时候。

十面霾伏,可以戴口罩;垃圾围城,我们将无处可逃。


“宇宙中星球很多,但是地球只有一个”

保护地球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承担起来

你不能决定工厂不冒烟

你不能决定汽车不上路

你不能决定石油不开采

但是

你可以决定改变生活习惯

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盒

以此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

保护美丽环境

善待地球母亲

延伸阅读: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原标题:分析 |“自食其果”“无处可逃”?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