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水北调沿线承担着为华北数亿居民输送放心水的重任。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受到国家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早在2014年,扬州市即率先提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打造江苏乃至更大区域生态保护的巩固长城。两年多来,扬州市努力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推动大走廊建设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同频共振”,以生态建设倒逼绿色转型,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发展红利、民生红利,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倒逼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以生态大走廊建设倒逼区域绿色发展
扬州地处江淮交汇地带,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水系在此交汇,70%的淮河水经扬州通江入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扬州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和淮河水入江的主通道,扬州地区的水环境事关南水北调工作大局。
治水要从源头治起。2014年,扬州提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让扬州境内的长江岸线、大运河沿线,会同贯穿其间的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重要水体,形成一个大型生态走廊,从而夯实扬州“绿色发展”基础,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环境的长期安全,把淙淙好水送到华北。
“扬州是江苏唯一一个跨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的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体系完整的城市,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既是挺起扬州‘绿色脊梁’的区域工程,也是创新发展、示范全省的样板工程,更是服务长江大保护和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的责任工程。”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
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实现通水。累计向北输水超过13亿立方米。巨量水资源自扬州向北输送,给水道安全畅通带来了新挑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肩负着为天津山东等地数亿华北群众提供用水保障的使命,将来还将为北京提供供水保障,因此,必须确保水质安全达标。按照工程规划,长江水将沿扬州段的京杭大运河和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向北输送。在此过程中,扬州如何发挥好“水源地”作用、保证水质量,至关重要。
扬州也是东亚候鸟迁徙重要节点、“长江三鲜”主产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自然栖息地。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
“江淮生态大走廊不仅要打通水脉、保障生物多样性,更要打通人脉、文脉。我们计划将大走廊规划建设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工程’,服务全国、全省的战略性工程,推动扬州从沿江地区‘一体两翼’向沿江沿河联动发展转变,从瘦西湖时代走向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时代。”谢正义说。
根据初步规划,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段东至京沪高速、南至长江、西接安徽滁州、北接淮安,涉及扬州5个县(市、区)42个乡镇,覆盖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约占扬州市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体布局为“一带一廊、五大板块、八大工程”。
“一带”指沿京杭大运河、高水河、芒稻河、廖家沟、夹江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生态带。
“一廊”指沿潼河、三阳河、新通扬运河、夹江形成的清水走廊。建成后,水面和湿地、绿地和林地面积将达75%左右。
扬州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构想已得到中央领导、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抓手,推进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起始阶段、占江苏面积60%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苏中苏北城市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以生态大走廊建设,引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认为,打造生态大廊道,对于扬州构建绿色安全屏障、进一步倒逼发展转型,意义重大。
扬州市委、市政府分析认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恰为扬州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新坐标,倒逼扬州坚持生态优先、生态自觉,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推动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两个财富”同步积累,促进现行GDP与绿色GDP“两种GDP”同步增加。
“生态文明建设是地方党委政府为群众增添福祉的第一责任,是当代扬州人对子孙后代的第一责任,更是南水北调东线节点城市扬州对华北人民的第一责任,惟有下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厚植扬州发展的绿色根基。”扬州市市长张爱军说。
延伸阅读:
湖南安仁县: “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激活发展新动能
瞄准三大利害关系释放“三个红利”
凭借扬州一市之力,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首先给这座城市内部资源的重组优化带来了挑战。调研发现,扬州瞄准三大突出利害关系,持续释放生态大走廊建设红利,提升发展能级。
其一,理顺大走廊建设与生态欠账的关系,释放生态红利。
扬州自古以绿色生态闻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扬州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持续更新,但也留下了老小区雨污混流、地下管网混搭、河道水体黑臭等历史遗留问题。在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倾泻下,生态大走廊沿线部分水体水质甚至曾一度跌为劣五类。
“扬州依水而兴,扬州的生态欠账集中在‘水’上。要弥补这些欠账,重点是做好一‘疏’一‘清’,即疏通河道,清理污染。这同生态大走廊建设极大重合。近年来,扬州大力加强河道整治和水体保护工作,为生态大走廊建设打下了环保基础。”扬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徐海中说。
在扬州主城区,自2011年起,该市连续5年推进“清水活水”工程,并将打造“不淹不涝”城市写入“政府1号文件”,持续投入巨资,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清水活水”工程进一步细化为防洪除涝、水环境综合治理、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护工程等十大工程。2014年,扬州发布了“城市‘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全面整治城区8条黑臭河道,并清淤疏浚6条河道,确保城区水系完全贯通、水质全面达标。
在江淮大走廊起点,扬州把输水沿线周边地区340平方公里范围划定为核心保护区,实施植树造林和生态湿地恢复。先后取缔或搬迁水源地保护区内沙石码头、造船厂等安全隐患81个。1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每月开展66项常规监测,每年开展一次109项分析。
扬州还推行重点河道“河长制”管理。2013年市、县两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的“河长制”管护制度组织体系,“河长制”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县(市、区)两级水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河道管理相关工作。目前扬州已实现“河长制”全覆盖,2200人当“河长”。
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扬州共投入300多亿元“治水”,投入规模接近该市2015年全年财政收入。持续的投入,让扬州市收获了明显的治理成效。2015年8月10日,扬州主城区降雨量达138毫米,是1965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雨。得益于疏通后的河道和排水设施,暴雨中扬州市主城区一改过去的“看海”模式,出现短时积水的地方,不到一个半小时内即基本排尽。
扬州整体水质平稳提升。2015年,全市62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4.2%,较2014年上升12.9个百分点,2016年1—9月,达标率达到84.4%。
据张爱军介绍,下一步,扬州将进一步启动“五个3工程”,围绕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在其3公里范围内实行“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每年环湖面积不少于3万亩。同时划定“禁养区”,杜绝水产养殖所造成的污染,进一步保护水环境、水资源。
其二,理顺大走廊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释放发展红利。
城市发展需产业带动。大走廊建设不仅将大量水资源外送,其所处的生态红线区域也达1112平方公里,占扬州总面积17%。如何平衡好大走廊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成为扬州亟需破解的难题。
“建设生态大走廊与发展产业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大走廊建设树立起的生态标杆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大走廊建设将成为扬州市的重点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谢正义说。
延伸阅读:
湖南安仁县: “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激活发展新动能
长期以来,扬州产业结构一直偏重。诸多传统产业侵占生态资源,带来生态风险,影响发展后劲。近年来,扬州实施包括污染企业“关停转并”、砂石厂搬迁等环境风险专项整治工程,为生态大走廊建设“清道”。
在1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先导区内,扬州已完成21家船厂、砂石场搬迁、100万平米的拆迁和环境整治,并以人大决议的方式,强力对淮河入江水道上的“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该市还实施300个重点减排工程、5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先后关停小化工小电镀企业102家,退渔还湖1万多亩。
在大运河槐泗段一侧的河岸上,不到9千米的距离曾分布12家小规模民营船厂。这些船厂能耗大,普遍存在“三废”排放问题。扬州以船舶行业陷入困境、面临洗牌为契机,以生态红线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以市场主导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2016年,槐泗段12家民营船厂全部关闭,年节约能耗达1391吨标准煤,500亩土地将得到复垦,沿岸全部实施生态修复。
“我们计划利用部分腾挪出的区域建造国内首座运河船舶文化博物馆,以工业遗存作为展示内容,弘扬运河文化,保护利用好这一物质文化遗产。”槐泗镇党委宣传委员陈洁说。
大走廊建设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为扬州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提供了新动能。
旅游业是扬州永久性基本产业。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将扬州原本点状分布的生态资源连接成片,为扬州探索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提供基础。扬州多地抓住这一机遇,特色旅游产业正日渐兴起。
扬州市邗江区位于大走廊扬州段的核心区域。该区利用河口三角洲优势打造西岸湿地公园,形成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自然风貌于一体的邵伯湖生态中心。邗江区方巷镇利用渔文化特色,发展特色渔家民宿、渔家餐饮等旅游业态,去年10月,该镇一户渔家民宿客栈就接到26万元的湖鲜订单。
根据扬州规划,到2020年,扬州全市旅游收入超1000亿元,在大走廊核心区形成“绿韵˙水乡生态游憩”、“怡养˙河岛养生度假”等组团,养老休闲、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亦将持续壮大。
其三,理顺大走廊建设与民生建设的关系,释放民生红利。
如何让群众共享生态大走廊建设红利,关系着大走廊建设的平稳推进。“大走廊建设应与民生建设有机统一。对于扬州来说,建设生态大走廊,不仅是还城市粗放式发展的旧账,也是为子孙后代增添发展家底。因此扬州将大走廊建设与民生布局相结合,增强发展凝聚力。”谢正义说。
扬州充分利用大走廊沿线的生态资源,围绕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整体框架,重点打造集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吸引百姓入园锻炼。
廖家沟中央公园位于大走廊扬州段的核心区域,是扬州城市中央公园之一,总面积约10.7平方公里,意在打造成为“全家周末休闲绿地”。公园设有社区乐园区、趣味健身区、漫步养生区、假日休闲区等七大功能区,配有步道、篮球架等体育设施。同时突出“亲水”主题,布置了亲水景观平台、荷风园、亲子草坪等游乐元素。目前,该公园已初步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每天吸引近万人次入园。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民生幸福的重要组成。在建设大走廊过程中,扬州将植树造林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计划启动江淮生态大走廊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密大走廊沿线的林木覆盖率。
“未来,我们计划每年植树500万株,重点打造百里沿江风光带和百米宽高宝邵伯湖景观生态防护林,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围上一个绿色的‘翡翠项链’。”扬州市林业局局长王正年说。
便捷的交通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扬州围绕大走廊建设架构,完善城市交通网络。2015年,扬州启动全长35公里的611省道建设工程,把高邮湖、邵伯湖、瘦西湖有机串联起来,初步形成“大江大河大湖一路连”的城市发展架构,促进沿河沿湖地区融合发展。同时,扬州正研究和推动环高邮湖大道、宝应湖大道建设,谋划和推动扬州主城包括江都、高邮、宝应主城直达、直通主干道建设,形成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陆上通道体系。
延伸阅读:
湖南安仁县: “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激活发展新动能
智库建议:三措并举破解生态大走廊建设难题
目前,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已跳出扬州一地,成为关系苏中苏北绿色发展的重要省级战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团代表们在议案中呼吁将江淮生态大走廊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调研发现,目前江苏在推动大走廊建设过程中存在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省域统筹有待加强,亟需加快省级规划进度。去年以来,江苏已召开多次大走廊建设座谈会,相关省级规划也在制定过程中。然而,具体哪个部门牵头、覆盖哪些区域、准入哪些产业等核心问题迟迟未能明确,极大制约了大走廊建设进度。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建议,江苏可先行成立独立机构——江淮大走廊建设办公室,从发改、环保、水利等部门抽调人手合署办公,指导沿线地市规划建设,并尽快出台制定省级规划。在省规划出台之前,可鼓励沿线其他地市借鉴扬州先行探索经验,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大走廊沿线区域生态保护,补齐生态短板,夯实绿色发展基础。针对大走廊涉及的土地空间布局调整、湿地修复、良好湖泊建设、岸线防护以及污染防治等工程项目,给予适度政策倾斜,促进大走廊整体架构尽快成型。
二是建设落实缺乏制度保障,亟需建立跨区联动与长效监管机制。流域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担当。以高邮湖为例,其位于苏皖交界地带,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要构成水域,沿岸有扬州、淮安和安徽天长三市,光靠一地保护,缺乏跨区联动,治理效果势必有限。
建议推动跨区联动,建立以省、市、县区边界所在地政府共同参与的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同抓好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机制、水环境安全预警机制、跨行政区污染事故应急协调处理机制等,并建立覆盖江淮生态大走廊主要河流上下游水质达标断面考核制度,从严保障大走廊的生态质量。
三是建设资金保障压力大,高效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协力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涉及区域空间布局、产业格局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和湿地修复等一系列需大体量投入资金的重点工程项目。扬州正全力推进生态大走廊建设,仅今年就计划投入资金62亿元,约为该市2016年全年财政收入六分之一,但单凭扬州一个市,资金保障压力巨大。
建议江苏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设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基金,科学评估输水沿线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运行成本和受水区收益,给予因保护水质做出牺牲的地区经济补偿;设立江淮生态大走廊财政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沿线地区水源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空间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同时,建议制定价格、财税、金融等鼓励政策,强化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等经济手段的运用,扶持、激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大走廊建设,探索生态产权交易办法,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能源消费量、节能量交易等制度,以市场之手推动资源向大走廊建设集聚。
延伸阅读:
湖南安仁县: “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激活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亟待破障前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