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环保产业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刺激下,各方资本迅速涌入,创新创业项目也大批进入,行业梯队迅速重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5.3万家环保公司,其中技术型中小企业占多数,另一方面的消息是,三聚环保、国电科技环保、北控水务等3家环保公司位列《财富》中国500强,最高营收175亿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市场> 正文

央企涉水渐成大潮 巨头碾压之下何以自处?

2017-08-04 16:19 来源: 中国生态资本网 作者: 冶华 张晓燕

近几年来,环保产业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刺激下,各方资本迅速涌入,创新创业项目也大批进入,行业梯队迅速重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5.3万家环保公司,其中技术型中小企业占多数,另一方面的消息是,三聚环保、国电科技环保、北控水务等3家环保公司位列《财富》中国500强,最高营收175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止6月,环保行业发生的20余起收并购交易,涉及金额超232.59亿元。环保产业正进入资本围猎的核心地带。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对环保产业的前景充满憧憬,另一方面是大型央企进入后对市场分食的焦虑。

央企强势突进,多数涉“水”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央企”是指国资委和财政部直管的企业。根据国资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6月30日,央企共有101家,生态资本论统计发现,超过三成的央企在环保行业有重要业务布局。

央企对环保的布局大致有几种渊源,一种是产业链的延伸,一种是跨界并购。目前在水治理领域最为集中,包括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农村分布式水站处理和城市传统水务等板块。尤其伴随近两年“水十条”、“水污染防治法”等各类政策的利好,央企大举进入水治理领域。

比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6年收购新三板凯天环保,业务范围涵盖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土壤修复、污水治理、农环治理、环境服务等环保业务。

今年7月,同属于央企的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并购德国WKS公司,这家德国复合型水务供应商将正式纳入航天建设集团麾下。

还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旗下的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同样也深耕水务。

2015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核心成员企业葛洲坝以4.2亿元的价格并购凯丹水务75%股份,是其第一笔较大规模的境外资产并购,向污水处理、水净化等环保领域进军。

中国中车早在2015年,就在江北农村,建立起了生活污水真空收集与处理系统,探索分散污水治理模式,在全国二十多个地方开展多个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程,近日又成立中车环境,全面涉足农村污水处理。

另有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中国东 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大型央企涉足海水淡化或者污水处理工程。

进军水处理领域的央企,除了自有产业链的延伸,跨界布局者基本都是近两年政策利好催化的结果。央企依托其品牌优势和比中小型私企更高效的执行力,获得大量的环保工程,从客观上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有些央企本身资金充裕,需要寻找新的多元化投资项目,而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使得他们携资本纷纷进入这个产业。

也有一些央企,由于行业整体处于衰退期,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满足国资委保值增值的要求,如鞍钢集团公司开始发掘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7成立了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2016出资2.2亿与清新环境成立“铝能清新”发力环保产业,挖掘新的盈利点。

可以看出,大型央企对于环保产业的突围大多数集中在市场热点领域,他们更期待挣一拨快钱。

产品混战 品牌为王

除了金正环保以外,目前在膜技术和污水回用领域排名靠前的环保企业还有碧水源、津膜科技、南方汇通、北京万邦达、厦门三达膜、渤海股份、博天环境、巴安水务等多家公司。除了上述央企对中小企业的围猎,一些上市公司凭借自身资本优势,对于新领域的介入也相对容易,比如出海并购、技术购买,一些大型项目被实力较强的大型环保公司收入囊中。

在整合、并购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型企业也并非没有机会,如葛洲坝集团收购的凯丹水务,属于小型水务项目管理企业。被并购的企业虽小,但是有其核心优势,比如凯丹水务业务全在中国境内,拥有10座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和工业供水能力在行业中也较为领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收购的凯天环保也只是新三板挂牌企业,但凯天环保也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与世界各国知名环保企业保持技术合作,技术上在国内处于领先优势,这也是他们被巨头相中的主要原因。

傍大腿如此,凭借自身力量在市场中搏得一席之地更是如此。在产业混战的时候,大型环保企业的特点是是“大而全”,基本上固废、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样样涉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小而美”也是优势,生态资本论分析认为,中小企业在垂直领域的深耕不只是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功在千秋之举。

我国环保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政策活跃,技术匮乏是主要特征,正是由于目前整个环保产业没有形成技术壁垒,才屡屡被资本大鳄用钱砸门,中小型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技术深耕将是发展壮大的不二法宝。

创业板上市企业蒙草生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掏腰包做科研,建设草原大数据平台,为生态修复提供科研样本,实现生态修复的标准化和产品化。这也是蒙草生态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蒙草实现超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200%。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较为粗放,大多数企业忽略了自身品牌的建设,相当多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官网,甚至某两家企业官网一模一样,存在明显的无个性模仿,品牌标识模糊。

环保产业刚刚开始,不久的将来,这批工程型企业必将升级为环境品牌,环保业将从一个做粗活儿的壮汉成长为彬彬有礼的绅士,而产业升级的过程必然伴随品牌的个性化和专业技术的标签化,这样才能在5.3万家环保企业中脱颖而出。

原标题:央企涉水渐成大潮,巨头碾压之下何以自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