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是沂、沭、泗河等入海的ldquo;洪水走廊rdquo;,汛期要承接上游7.8万平方公里的汇水入海,同时也是淡水资源的供给末端。长期以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流域内其它地区的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局限的自然地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云港市的经济

首页> 水处理> 综合> 评论> 正文

案例解读|连云港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2017-07-27 15:37 来源: Ewaters 作者: 宜水小编

连云港是沂、沭、泗河等入海的“洪水走廊”,汛期要承接上游 7.8 万平方公里的汇水入海,同时也是淡水资源的供给末端。长期以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流域内其它地区的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局限的自然地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云港市的经济发展。因此,连云港需要更科学的解决方案,合理运用城市建设投资,来解决城市水生态环境方面的民生问题。

为此,该方案编制充分吸取了盲目推进的教训,借鉴了国内外的成熟经验, 从顶层决策规划出发,通过对整个城市本底研究和系统分析,确定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策略,指明了需要把控的方向、管理任务和关键技术指标, 提出了需要规划协调和设计优化的近期建设项目,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根据水系地形和城市排水防涝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划分了24个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分区,选择了问题最为突出、工程最为复杂的老城区龙尾河排水片区为本实施方案的试点区域。

项目目标及技术思路

项目目标

连云港市根据本地的研究分析和评估,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的在于更新理念和技术,优化城市管理决策机制和技术体系,综合前期规划成果,充分评估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需求和影响,通过优化协调,避免传统开发导致的洪涝频发和水环境恶化,实现健康优美的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技术路线

连云港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首先需要调查城市的本底情况,掌握支撑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信息;其次在本底调研、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再次通过规划协调、建设实施,由点到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图 1 连云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思路

图 扁担河日光化改造景观效果图(暴雨期)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 | "看海"的错真不能怪"海绵"

主要成果

海绵城市建设总体实施策略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协调城市各职能部门、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工程建设和制度建设2个方面。


图 2 连云港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

海绵管理分区

根据建城区排水分区和城市建设特征,划分了24个海绵城市管理分区。考虑生态要素、内涝问题和城市发展特征,确定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


图 3 连云港主城区海绵管理分区图

综合分析连云港海绵建设24个管理分区的硬地率、绿地率、水面率、未开发率,从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综合因素筛选出龙尾河(北)片区作为连云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

试点区工程体系

结合试点区域的水文、地质、水资源、建筑密度、绿地率、土地利用布局、汇水区特征和LID 设施的功能、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具体提出”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总体布局,包括四大工程体系(水生态修复、内涝风险防治、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雨水径流源头LID工程)。

图 扁担河日光化改造景观效果图(暴雨期)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 | "看海"的错真不能怪"海绵"


图 4 连云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工程体系

试点区特色工程

河道水生态修复及绿廊整治

对龙尾河两岸的绿化带进行改造,将绿带宽度大于10m的进行驳岸和绿化带改造,处理河岸两侧雨水径流,为超标雨洪提供入河行泄路径,在局部区域打开驳岸生态处理,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景观价值,改造长度约5.94km,面积59400m2;对绿带宽度小于10m的,保留原有河岸,改造绿化带,增加生物滞留带,净化周边道路雨水径流,改善区域生态微环境,建设长度约2.84km,面积14200m2。


图 5试点龙尾河沿岸生态护岸与雨水花园布局

图 扁担河日光化改造景观效果图(暴雨期)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 | "看海"的错真不能怪"海绵"

骨干雨洪滞蓄工程

试点区为老城区,地势平坦、低洼易涝点多,建设密度高、可利用空间有限,排水管线大多为雨污合流系统且标准低。考虑现状内涝点分布以及公共空间的布局,利用2个公园内的调蓄水面,增加区域涝水调蓄能力,减少风险。

郁洲公园新建泄流闸门和排水管道,在获悉灾害性暴雨预报时,与周围河道预降水位连动,将湖泊水位预降0.5m,腾出调蓄库容,容纳周边管网系统无法及时排出的地面积涝,降低郁洲北路解放路积涝风险。

苍梧公园三面环水,新建泄流闸门和排水管道,在获悉灾害性暴雨预报时,与周围河道预降水位连动,将湖泊水位预降0.5m,腾出调蓄库容,容纳周边管网系统无法及时排出的地面积涝,降低郁洲路绿园路和东方花园的积涝风险。


图 6骨干滞蓄工程分布图

扁担河日光化改造

扁担河原有的天然河道,连接龙尾河与西盐河。在城市化进程中,扁担河被埋入地下,仅剩余约320m长的河段被加盖为暗渠。扁担河原有的汇流区被管网化后,文昌路大庆路等区域的道路需绕道接入龙尾河,造成积水内涝、雨污溢流污染问题突出。将320m长,均宽15m的扁担河进行生态改造,拆除通灌南路至龙尾河一段的3孔2m*2.5m暗涵,重新铺设2孔2m*1m暗涵。上面做成下凹式绿化开放空间,拆除扁担河暗涵两侧的临时建筑,修建地下雨水箱2m*1.5m*100m,收集周边地块的雨水径流,用于绿地灌溉和杂用水。


图 扁担河日光化改造景观效果图(暴雨期)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 | "看海"的错真不能怪"海绵"

原标题:案例解读—连云港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