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治理已逐步上升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重点,土壤修复市场的热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它的热度不只表现在业务前景上,更表现在市场布局的争夺上。
从公开的实力相对较强的69家土壤修复企业(后附名单)来看,一零后企业居多,整体呈年轻化态势,经济发达的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苏等走在前列。
固化/稳定化技术普遍,自主研发技术尚且不足
据了解,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我们通过梳理这69家主要企业的核心技术发现,企业修复技术比较集中,涉及近70种修复技术,主要集中在固化/稳定化技术、气相抽提法、热力学修复、热解析、化学淋洗、化学氧化-还原、植物、微生物修复等几项修复技术。
其中28家企业具有固化/稳定化技术,18家企业拥有气相抽提法修复技术,16家企业利用植物修复法。
根据已公开的数据,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而在重金属污染场地,从国外到国内,应用比较多的技术就是固化稳定化技术。在国内,固化稳定化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再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是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土盟对公开招投标项目的统计调查发现,2008-2016年,我国177个土壤修复项目中,土壤修复以污染介质治理技术为主,其中固化/稳定化技术占了主导地位,这也可以看出企业在技术上的倾向性。
据了解,固化技术具有工艺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固化剂易得等优点,但固化体的长期稳定性较差,而稳定化技术恰恰可以克服这一问题,这也是大量固化/稳定化技术得以应用的原因所在。
国内污染土壤修复场地上海世博会场地、苏州东升F地块、原长沙铬盐厂场地、福建某电化老厂区、原武汉染料厂等项目再修复过程中就是采用了典型的稳定化技术。
我国在固化稳定化修复工程方面虽然应用广泛,但是仍然面临自主知识产权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材料和装备缺乏的挑战,目前以国外修复材料和装备为主,技术工艺以异位稳定化处理为主,原位技术工艺缺乏,而原位修复技术才是未来修复领域倡导的方向。
应用最广泛的固化/稳定化技术在材料和装备上的不足,是整个土壤修复市场的典型表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滕应也曾经指出,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种类单一,缺乏应用性的修复材料,工程应用与装备严重不足,设备、药剂大部分依赖进口。
可见,国内国外在技术实力和材料研发上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未来土壤修复企业或许可以在自主知识产权材料、设备以及原位工艺的研发上发力。
土壤修复企业尚年轻,一零后企业占半数
我国第一例土壤修复项目源起于2005年污染严重的北京化工三厂厂地。之后,随着北京的工业搬迁和其它城建工程的推进,不断有土壤修复工程需求出现,施工企业成立的场地修复项目部逐渐发展为专门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所以,早期与土壤修复相关的公司多数是由工程公司、土建公司转型而来。而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深入,政策的推动,土壤修复企业逐渐涌现。
盘点69家企业发现,50%的企业是2010年以后注册的。如果把全部土壤修复企业包含在内,可能一零后企业占比更大,很多以土壤修复为主要业务的环保企业是伴随着2014年首次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的公布和2016年“土十条”的发布而诞生的。
在地域分布上,69家土壤修复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浙江等19个省市区,北京地区企业最多,或许与北京的区位优势有一定关系,另外上海、广东、江苏、湖南、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土壤修复企业相对较多,而西北省份缺乏较为有实力的土壤修复企业,目前的市场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土壤修复市场由几家上市公司所覆盖,如高能环境、永清环保等。
延伸阅读:
盘点|欲在土壤修复领域大干一场的环保企业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合”与“分”
这样的分布,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系,一方面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搬迁等城市建设项目较多,引发的修复项目相对也多,另一方面与土壤污染聚集区域也有一定关系,总体来说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土壤修复企业布局暗潮流动
如果把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或者实力较强且有大型国企背景作为第一梯队,新三板挂牌公司作为第二梯队,其余企业作为第三梯队来划分(仅用于本文讨论,不作为科学划分依据),这69家企业的三个梯队,以第三梯队最大,第一梯队次之,第二梯队小于第一和第三梯队的陀螺型分布。
以北京建工环境修复、高能时代、博世科、永清环保、铁汉生态、国祯环保、厦门三维丝环境、博天环境、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等上市公司,有强大科研和国企背景的中节能大地、中科鼎实等企业作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有云南银发绿色环保、湖南泰谷生物科技、上海立昌环境、安徽合矿环境、江西夏氏春秋、晓清环保、卓锦环保等企业。
按照上述划分标准,第一梯队的企业多于第二梯队,尽管国内土壤修复市场刚刚开启,有实力的企业以资本换取技术的手段已经进入土壤修复领域,布局较快,目前这些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土壤修复市场。而新三板的企业主要是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土壤修复企业,盈利模式也尚不稳定,属于成长型企业,这部分企业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市场经验,如果在这一轮资本轮动中得势,成长会加速。
居于第三梯队的企业群体最大,科研实力、市场布局等相对于上述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公司或具有国企背景的企业相对较弱,但是这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格局随时都有可能改变。
未来土壤修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覆盖全产业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型修复企业早已存在,但高水平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如果土壤修复企业在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修复材料、装备、工艺,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延伸阅读:
盘点|欲在土壤修复领域大干一场的环保企业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合”与“分”
延伸阅读:
盘点|欲在土壤修复领域大干一场的环保企业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合”与“分”
延伸阅读:
盘点|欲在土壤修复领域大干一场的环保企业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合”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