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国内有哪些行业基本是被一个县的同乡垄断的?
有人在答案里面列了这样一个榜单:
湖南新化 打印店
浙江桐庐 快递行业
福建莆田 高仿假、民营医院、木材家具
福建福清 民营加油站、民营钢铁厂、路桥工程
福建平潭 隧道工程
福建安溪 电话诈骗
福建连江 网吧、电子游戏厅
福建晋江 运动服装鞋具
福建武平 不锈钢加工
福建沙县 沙县小吃
青海化隆 兰州拉面
浙江慈溪 小家电
浙江义乌 小商品
浙江温州 皮具、建材、五金、民间信
广东澄海 玩具
广东潮州 瓷器
江苏宜兴 环保
这个榜单略带戏谑成分,但不是空穴来风。这些案例里面有小众产业,也有巨头产业,有大宗产业,也有工业产业,甚至一些不法营生都形成了规模。单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这些案例反映出的一个共性就是都产生于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都是较早进入某一行业并快速形成了集群效应。其中,环保行业中的宜兴模式就是典型。
宜兴是我国最早发展环保产业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初,宜兴市以原有的机械加工业为基础,逐步向生产污水处理设备转型,至80年代末,成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整体领先全国,“环保之乡”由此得名。1992年,经科技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确定在宜兴市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之后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逐渐重视和行业的整体发展,宜兴的环保行业趁势崛起,并且逐步形成 宜兴模式——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性环保产业体系。
目前宜兴的环保产品有200多个系列、近2000多个品种,是我国水处理设备品种最全的地区。涵盖了污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四大污染治理领域。拥有环保企业约2600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40年发展,形成了全国无可比拟的环保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国水处理市场40%的份额、水处理装备自我配套率98%、环保产业年均增幅超过35%……这些数字无不印证着宜兴环保已取得的环保成就与辉煌。
宜兴也因此在“中国紫砂之都”之后再享“中国环保之乡”的美誉。能成为“紫砂之都”是依靠了当地特有的澄泥陶,而成为“环保之乡”又是依靠了什么呢?宜兴模式是如何在曾经并不景气的环保行业抢得先机并发展成“中国环保之乡”的?
这一问题要从环保产业整体的发展进程和趋势来分析。一个产业模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因为任何产业模式都是作为子体依附于整个产业业态这个母体上的。通过对各行业的研究发现,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互联网。
农耕文明阶段是自给自足式的,靠的是个人力量的积累,是一对一的。资本积累的过程是加法,你有多少精力就做多大生意。
工业文明阶段是流水线式的,强调的是批量化、标准化,把一个作业拆分成了几千个步骤,每一个人只做其中的一个步骤,大家协同配合使效率更高。这种模式是一对N的,一是公司、组织,N 是所有的个体,之后用流程和机制串起来。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乘法,个人的力量与多人配合时,会产生倍增的效果。
互联网文明阶段是链接式、共享式的,强调的是差异化、极致的产品和极致的服务。这种模式是N对N的,原来一对N中的一现在不是主体了,可以是企业家也可以是消费者,这种其实是一个失控的混合式的组合方法,不是原来的有组织概念之后再进行匹配。资本积累的过程是指数式增长的。
以交通出行行业为例,农耕文明时期是马车、牛车,一家一辆,都是自己动手或者请技师造的,但都是自家管自家的,模式上是一对一,但效率低下。后来的工业文明阶段,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变化了,社会分工出现了,车不需要自己造了,直接拿钱到专门造的地方去买就行了,模式上是一对多,一家造车厂满足了无数用户,效率更高了,核心原因是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而在当下的互联网文明阶段,你要出行,肯定不需要自己去造辆车,也不一定要自己去买一辆,怎么解决,只需要一部手机,滴滴打车就搞定了,模式上是N对N。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出现都是一次革新,也都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都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升级。
几乎所有规模化的行业都是如此,虽然在细枝末节上会有差异,但都整体特征上基本相同,都会遵循这样的规律,在此不做赘述。
那么,环保行业的三个阶段又分别是怎样的呢?宜兴模式又处在其中哪一阶段呢?其成功的关键又在什么地方?未来又将如何?
农耕文明阶段,环保产业的市场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让干什么,环保企业就干什么,或者政府逼污染企业干什么,企业就干什么,相关的法规、法律还没有成型。这一阶段的环保市场尚处于意识萌芽阶段,大多数的环保项目需求只是做个样子,这就导致对效果和技术的要求很低。由于低质低量的市场需求导致行业的进入门槛极低,大多数环保公司都是专业度极低的小作坊式。订制化的服务模式导致成本很高,所以在竞争上大家拼的是成本,谁的便宜选谁的。这一阶段在时间上大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
工业文明阶段的环保产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从指标考核迈向效果时代,整个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模块化,并且出现了水体修复、土壤修复等大的综合性治理需求。对环保治理企业来说,门槛逐渐变高、要求越来越严,而市场也越来越要求一些优秀的综合性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能参与,中小企业以及一些作坊式、安装队式的公司处境日渐困窘。而这一阶段则发生在最近几年。
而宜兴的环保模式是农业耕文明阶段的产物,其成功与辉煌也开始于这一阶段。宜兴环保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环保设备制造业的成功,而环保设备制造的成功则得益于当地的机械制造基础,这就使得宜兴的环保设备制造成本更低,价格上更占优势。此外,由于在环保工程中设备的占比较大,一些小规模的工程可以直接做成由设备拼接而成的一体化装置,再加上这一阶段政府没有对效果进行强制要求,导致这一阶段的环保需求绝大程度上是弄套设备做个样子。而宜兴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宜兴模式的成功有以下几方面的关键因素:
一、良好的地缘经济环境,宜兴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这一区域较早地开始发展了环保产业,这使得宜兴模式在环保产业的农耕文明阶段就具备了抢占先机的市场基础。
二、宜兴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这使得宜兴的环保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能够以更低的制造成本加工一套处理设备,完成一个项目,效率更高、价格更低、竞争力更强。
三、地缘经济、先入为主、工业基础等作用下形成的集群效应。宜兴是最早在环保的农耕阶段就开始发展,也是最早形成规模并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的地区。由于集群效应的作用,宜兴模式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刺激下最早产生了市场分工,宜兴的环保产业群可以分为三类人:拉业务的销售、生产设备的加工人员、现场安装的施工人员。一个销售同时服务于几个公司是宜兴模式下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同时有大量的编外人员介绍业务,所以在总体上看来宜兴就是一个庞大的环保设备输出体,这里拥有中国目前最全的环保设备种类,而且价格低廉,这使得宜兴的环保产业群形成了一个具有互补性能的体系,竞争力超强。
在环保产业的农耕文明阶段,宜兴模式无疑是最为成功的案例。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农耕文明的弊端也日渐突出:
农耕文明阶段,大多数企业依旧是环保设备加工队和安装队,真正在国内环保市场上能够“独占鳌头”的“旗舰”式企业很少,企业呈现低、小、散特征,缺乏规模型、领袖型大集团,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这就导致这些企业在进入工业文明阶段时难以适应。
完整的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包括环保设备制造业、环保技术服务、环保资本三大块,且各板块之间要相互平衡、均衡发展。农耕文明下的大多数环保产业基本上还停留在以模仿和引进环保设备制造为主的初级阶段,环保技术服务和环保资本运作尚处在起步阶段。
大部分环保企业还存在生产规模小、营销人才少、缺乏科研与技术、环保技术人才流失快、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导致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极易造成资源在市场配置中的浪费,并且造成了环保企业大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科技支撑以“联姻”、“借脑”为主,承包工程以“借资质”居多,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
同时,这一阶段存在大批家族企业,这些环保企业素质不高,存在内控机制缺陷,在涵盖产品设计、制造、分销等环节比较滞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依旧朝阳”、“但却难成支柱”指的就是这一部分企业。
在运营方面,农耕文明下,大部分的业务是靠业务员挂靠资质得到的,承接到的业务由业务员个人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设计、系统设备原辅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制作、现场安装调试系统等工程整体管理,业务员为了短期个人利益,偷工减料,因此会导致工程质量及技术上出现不可预见的后果。有些企业挂靠有几百个业务员,这种模式的企业目前是收取管理费用,但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会有很多“后遗症”。
之外,农耕文明成长起来的企业大多没有宏观规划,加之外来压力增大、行业竞争加剧,这些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越难发展。
事实上,宜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环保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缩影,也就是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环保行业处在农耕文明阶段,作为这一阶段的产物,当下的大多数中小环保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
以当下的形式看,随着新环保法的落地,三个“十条”的颁布,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将出现巨头来提供本领域内的标准化、专业化、模块化服务。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门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而市场也越来越要求一些优秀的综合性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能参与,中小企业以及一些作坊式、安装队式的公司处境日渐困窘。这些改变将在最近几年发生。
时代的发展就是这般摧枯拉朽,跟出行、家装等行业一样,环保产业已经到了时代更迭的时候了。企业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关键是朝什么方向改,怎么改?我认为同样是标准化,过去在农耕文明阶段,宜兴模式也好,非宜兴模式也罢,走得都是订制化落线,相比较标准化,其成本再低也是巨额的,两者就不再一个层级上。
当下的环保行业,大多数公司处于农耕文明阶段。特别是工程公司,模式基本上是,听说有一个项目要处理,先派一个销售人员去谈商务,之后让技术人员出一套方案,之后拉出一堆清单,说造价多少钱,之后投标。这就是环保行业没有千亿级公司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是以设计方案来投标、来接订单的逻辑来做的,所以规模都不大,而要知道环保的整个产业可是万亿级的,十几万亿级的市场,为什么没有千亿级公司的出现,是因为都是用农耕文明的方式在干。
而标准化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客户要达到什么样的排放标准,多少天完成,多大的处理量再确定多少钱一吨。从签完合同付完钱,过程当中当然有安装、调试之类的,全部包含在里面。同时怎么报价呢,以前的报价是按照清单式报价,泵多少钱,鼓风机多少钱,什么型号,什么规格,出一个清单,而标准化的做法是多少钱一吨水,一步搞定,也就是只针对处理要求,中间环节全部打包,我们把这些打包了的工程项目是为“产品”,然后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系列的“产品”,并进行标准化量产,进而大幅度地降价成本。在这一模式下,用户只需要监管出水效果就好。当下的一些区域化、模块化治理已经逐渐开始走这条路线了。
总而言之,环保行业在不久的未来将走向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巨头时代。大批的中小企业将在这场变革中被淘汰。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对环保产业来说也是如此。一方面受顶层政策和资本的驱动,造就一批批国际化的环保巨头,最伟大的环保企业也在“诞生”;另外一方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下,环保产业局部整合重组拉开序幕。
环保产业的农耕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工业时代方兴未艾,互联网时代正在来临,环保的未来将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值得期待!
延伸阅读: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环保产业高速发展 十三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环保产业收入1150亿 “创新”成环保产业高频词
原标题:从宜兴环保模式看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