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作为PM2.5手工监测小组主要成员,全程参与了2012年备受关注的PM2.5监测仪器适用性比对测试,随后顺势成为《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修订HJ/T 194-2005)标准编制组的一员。刚开始懵懵懂懂目光如豆,以为仅仅是围绕大气颗粒物的手工监测,直到惊呆状地拜读了包罗万象的原标准,才发现这是下着一盘大棋的标准修订。没办法,自己跳的坑,哭着也要爬出来。自此硬着头皮开始了漫漫标准修订之路,所幸一路跌跌撞撞中体会良多,在此姑且谈谈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过程的些许经验。
1
把握纲领性文件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2017年初环保部发布了整合修订后的新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程序、内容、时限以及其他要求,是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我们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修订HJ/T 194-2005)征求意见稿的过程中,正值新老办法过渡阶段,难免有时无所适从。好在目前新办法已经顺畅运转,建议各标准编制组成员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之前通读新办法,把握制修订各阶段的相关要求,心中有数方可有条不紊。
2
做好“面子工程”
为编制一部高颜值的标准文件,首要做好“面子工程”。《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提供了开题报告、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等标准制修订主要文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出版技术指南》(HJ 565-2010)则细化明确了标准文本编制的排版格式要求,大到构成要素,小到字体字号;《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又专门为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类标准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上文件是在编标准“梳妆打扮”的重要依据,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做到“面子”上的赏心悦目总不会错。
3
编制说明需要存在感
以往经验来看,大多都认为编制说明仅是标准文本的附属品,毕竟对外发布的也只有文本而已。但是目前随着对标准制修订管理的加强,编制说明已不甘于深藏冷宫,其存在感在不断提升。从标准制修各阶段的技术审查内容上也能看出不少端倪,针对标准制修订背景、国内外资料调研、技术路线、技术内容编制依据等方面的技术审查,无一不需要编制说明来支撑。尤其是标准文本的主体技术内容编制时,必须在编制说明中逐条详细列出其引用依据或出处,使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
开题论证定终身
开题论证是标准编制过程中的“第一仗”,其目的在于把握标准制修订的基本方向,明确主要技术内容,并形成标准文本的大纲框架,是整个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关键起点。目前一项标准制修订任务的完成时限已由三年压缩为两年,时间紧,任务重。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开端意味着一劳永逸,开题论证报告的质量决定着后续编制工作推进的难易和快慢。因此在开题论证中,尽可能一步到位地确定文本框架和关键内容,进而坚持到底,避免因可能的“推翻重建”而带来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耽误整体进度。
5
文本和编制说明力求同步
编制说明作为标准文本的重要支撑,需要对文本内容的方方面面进行解释说明。因此在编制文本时,每写一句内容,建议无论是基于现行国内外标准文件内容的归纳引用,还是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抑或是业务工作实际需求,力求同步梳理出该句话相对应的编制说明,最后将上述内容整理汇编,即形成编制说明“标准研究报告”章节的主要内容,此乃编制说明的“重中之重”。为避免末了回头再去查找文本出处的返工情况,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需同步编制,从而从容不迫,事半功倍。
6
让专家意见来得更猛烈些
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为进一步完善编制内容,把握关键技术要点,编制组往往会自行自发组织多次大大小小的技术研讨会。在我们形成《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修订HJ/T 194-2005)征求意见稿之前,先后组织的技术研讨会不下五次,由于手工监测的庞杂性,与会专家的想法也是各种各样,每次轮番轰炸的建议和意见都如雪片般飞来,甚至推翻大纲框架打回原形,有时真让人开始怀疑人生。如果你以为按照这些意见修改完就万事大吉了,NAIVE!后续还有管理部门各阶段的技术审查会等着你接招。一言蔽之,没有一个标准不是“改”出来的,如果有,那就是“改改改……”出来的!
但不可否认,研讨意见非常有助于开拓眼界和思路,是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力助攻。
7
求助国外友人获取最新资料
标准的制修订要基于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调研,尤其要将调研内容体现到编制说明中。在自行搜集国外相关资料时,往往不够全面,或资料过于陈旧。为调研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开展情况,曾厚着脸皮联络失散多年的学长获取了日本东亚酸雨网的手工监测技术手册,联络赴美培训时仅一面之缘的华人博士而获取了美国南加州空气质量管理局手工监测质量保证开展方案,两者都是我们急需的材料,如获至宝。总之,积极发挥国外友人的力量,大胆求助其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8
没有最细,只有更细
国家环保标准是国家层面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文件,在发布时应杜绝文字上的错误。新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阶段技术审查时文字错误的上限要求,甚至提出了“标准文本出现3处及以上文字错误(含打印错误)、逻辑错误”等不应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标准制修订各阶段技术审查前,发动协作单位人员共同审稿,多一双眼睛少一处盲点,秉承“眼底盯穿”的决心逐字逐句认真检查,细心细心再细心,力求低级文字错误“零容忍”。
原标题:经验分享!环保从业人士带你实力“开荒”拿下标准制修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