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脑、电视、冰箱,各类电子产品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废弃的电子产品如果直接丢在自然环境中不加处理,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对电子产品中蕴藏丰富的金、银、铜等重金属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如何更好地对废弃电子产品加以回收利用?目前上海在电子垃圾的有效管理方面情况如何?
电子垃圾管理上海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不仅是电子产品的制造大省,而且电子产品的使用量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也很大。有调研数据显示:上海既是个性电子消费的时尚城市,也是家电进入报废高峰的特大城市。每年上海废弃电子电器总量大约70万吨。这么多的电子垃圾究竟该如何处理?当作生活垃圾直接扔掉或者处理不当都会给土壤、水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在探索电子垃圾管理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国内城市前列。2014年上海市政府将“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点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用于电子垃圾绿色回收的阿拉环保卡和回收人员管理卡,在全市推广。这种把绿色回收变绿色积分并转换成消费积分的城市电子垃圾绿色回收模式,是全国首创。
2017年上海市将固废资源利用率指标纳入“十三五”规划,要求企业园区的电子废弃物要规范化处置,且对资源利用率提出指标要求。
与此同时,由上海市政府扶持建设的五大电子垃圾处理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电子垃圾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正规企业无米下锅小作坊无序发展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面对大量的电子垃圾,这五大企业的拆解线却长期闲置,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不仅是上海的正规电子垃圾处理企业无米下锅,而且在全国其他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市人大代表缪长喜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量废弃电子产品,特别是金属含量高的电脑、冰箱、空调被分流到不正规的小作坊、小企业。一些个体户在办公楼、居民区蹲点,上门收购。正规厂在货源上被分流很大一部分。第二就是不少电子垃圾被闲置,比如:旧手机、优盘、随身听,体积小、价格低,市民不愿拿去卖。”
废弃的电子垃圾“浑身是宝”,研究表明,1吨废弃手机中可提取150克黄金、100公斤铜以及3公斤银。被小商贩截留到小作坊、小企业的电子垃圾往往只是简单粗放地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还处于无序状态,电子垃圾80%的回收渠道依赖小商小贩,纳入监管范围的正规企业自主回收渠道不足20%。
加快立法使行业可持续发展
那么,电子垃圾源头与正规处理企业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
“国家应该提高处理企业准入门槛,建立资格认证体系,把只淘金不治污的小作坊去除出去,给正规企业免税补贴等扶持政策。”缪长喜代表认为一方面国家要禁止技术落后,不计后果的小企业进入电子垃圾处理行业,另一方面正规处理企业也要走出去,主动寻找货源,“在居民楼、写字楼、大型超市等场所多设一些回收点。在‘互联网+’时代还可以利用网上预约,上门回收的方式增加回收量。”
此外对电子产品使用者来说,缪长喜代表认为可以学习国外经验,规定电子废弃物不能同生活垃圾一起处置,一定要单独放在固定的回收点,在全社会形成电子废弃物妥善处理的氛围。
要建立电子垃圾规范的回收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缪长喜代表认为最根本的是法律的制定和完善。
据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都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2007年3月1日施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只是对生产、销售企业,生产和销售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元素,提出要求,对使用者如何处理电子垃圾以及企业对电子垃圾的处理,均没有做出相应规定。”
而1995年发布的《上海市危险废物防治办法》也不能将电子废弃物纳入管理,“电子垃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废弃物,一方面电子产品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如汞、铅、镉还有塑料橡胶化学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还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物质,比如金属。”因此,缪长喜代表建议加快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并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进行管理,统筹安排,使其更加规范化。
原标题:电子垃圾回收大企业吃不饱 小作坊污染大 代表:要加快地方立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