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提到“环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绿水青山的环境、清新怡人的空气、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并为之努力的地球家园最美好的样子,不过,还有一种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mdash;mdash;那就是垃圾。早上随手扔

首页> 固废处理> 再生资源> 评论> 正文

为何在中国做不好垃圾分类?

2017-05-17 10:08 来源: 生态中国网 作者: 生态君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提到“环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绿水青山的环境、清新怡人的空气、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并为之努力的地球家园最美好的样子,不过,还有一种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垃圾。

早上随手扔在垃圾桶的香蕉皮、中午午饭后没用的塑料外卖盒、做晚饭时不需要的鸡蛋壳等厨房废料,还有平时用没电的电池、买买买之后包裹泡沫和快递盒子……为了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这些“垃圾”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每个人一天不经意间所产生的的生活垃圾有很多,可是你真正做到将它们都分门别类了么?

大家一定注意到,公众场所的垃圾桶一般都标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就是“垃圾”最基本的两个类别。

可回收垃圾

顾名思义,可回收垃圾就是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这五大类可再生循环的物品。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塑料制桶、制盆、制瓶和塑料衣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除了指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常见易分解垃圾,还包括有害的、有污染的需要进行无害处理的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

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其它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如今,垃圾分类再次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4个字,再度被人关注。不得不说,如此高层强音一出,胜过多年来地方“千叮咛,万嘱咐”式的零敲碎打。

有关资料记载,北京市早在1957年就率先提出“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的构想,开创中国垃圾分类的先河,距今已然60年。

长的来看,60年,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效果多少有些对不起这个漫长的时期。短的而言,2017年,8大试点城市坎坎坷坷,尽管取得了些许成效,但同样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沮丧。

且多年来,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纷纷出台,不少省市区出台更加细化的地方性法律规章,得到的结果仍旧是垃圾分类推广实践成绩的不理想乃至不及格。

垃圾分类,为何在中国就进行不下去?

国家一直鼓励垃圾分类,意在提高垃圾本身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但是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做得很好的垃圾分类,在中国怎么就进行不下去呢?

早在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成为我国垃圾分类真正落地的开始,至今也已17年,效果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恐怕在于教育宣传不到位、老百姓压根不知道如何分,以及垃圾处理末端的垃圾回收站本身分类处理垃圾的能力和技术问题。

多年来,尽管政府一直在宣传垃圾分类,但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垃圾分类,民众分类意识较低,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虽然街道上摆放的分类垃圾箱越来越多,但从具体操作情况看仍然收效甚微。垃圾分类中端及末端处理不配套,后续的分类收运车辆等配套设施严重欠缺。

除此之外,垃圾分类虽然有相应的规范指导,但收集工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全国各地标准五花八门,给生活垃圾分类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全国人大代表方青建议住建部重新修订《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以“终端”处理方式确定垃圾分类依据并在全国推行统一标准。

政策保障是第一步,资金保障是关键。提高财政预算的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政府、企业、民众三方齐发力。

业内人士建议,可将分类收集与垃圾排放计量收费结合起来,利用市场机制来激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规范废品回收行业,鼓励垃圾处理产业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很多垃圾问题不仅是城市的问题,也是农村的问题。目前我国垃圾分类方案处于“大而化之”的阶段,应着手制定更为精细化的垃圾分类线路图,让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实现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游的垃圾分类、中游的垃圾运输和下游的垃圾处理均涵盖在内,环环相扣。

最前端的垃圾源头分类,和普通居民直接相关,

也直接决定了后面环节的成效。

源头上,老百姓没有将垃圾分类的意识,嫌麻烦,垃圾还没拿出家门,就已经混在一起,再加上国家对其宣传教育并没有持续而固定,对于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的”,什么是“不可回收的”也没有严格的界定规范和标准,民众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

而有时问题出在中游和下游。

老百姓按照可回收、可利用等标准分类了垃圾,但是垃圾回收的环节又将这些垃圾混在一起,垃圾车一股脑全部收走,或者在回收站都倾泻在一起,又白分了。

经费不足也是垃圾分类工作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之一。以广州为例,如果持续3至4年,仅垃圾袋就需14亿元,以200人配1名指导员计算,广州市1800万人,每年需花费40亿元。这样的投入,即便对于发达城市来说,几乎也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垃圾的分类回收也非常复杂。虽说诸如塑料、金属、纺织品、纸制品等都是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但当我们简单粗暴地将垃圾按照垃圾箱分类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很多原本是可回收的垃圾这么一混合,会加大垃圾处理难度、降低回收价值,遇到垃圾处理终端技术不到位,甚至会使它们变得不可回收,最后还是逃不了被焚烧或掩埋的命运。

垃圾分类的好处

1

垃圾分类对于城市的规划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合理的分配垃圾下,可是使污染程度有效的降低,并且在回收以及重塑方面也会对社会以及企业有着充分的益处。

2

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3

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4

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垃圾智慧分类模式不失为探索垃圾分类的有效尝试。生存环境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垃圾的分类整理还是要从源头做起,否则,不经意间,你的行为可能就要为整天抱怨的严重雾霾、堪忧的水污染“添砖加瓦”了。

原标题:为何在中国做不好垃圾分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