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床垫、桌椅……这些废旧家具由于体积大,回收利用成本高,旧货市场不收,废品站不要,一直是生活垃圾回收领域的一大难题。但是自海淀区低值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投入使用以来,这些无处安放的大件垃圾有了专属去处。各街镇内有固定暂存点,定期有人将它们回收,通过加工这些大件垃圾变成可回收物,资源化率可达到90%。
第一站:中转站
年底将覆盖29个街镇
上午9点多,被暂存在小区暂存点的废旧沙发、泡沫箱等被搬上车,拉到位于曙光街道的大件低值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开启了它们的“旅行第一站”。
这个面积约420平方米的站点,由几个可移动式集装箱体组成,这里还分类堆放着家具、泡沫、塑料、床垫等,站点管理员李君正和同事们一起把这些“大家伙”装车。李君告诉记者,站点去年11月建成,平均每天能接4到5单,像这样的大件垃圾,截至目前已经回收近6000件了,低值垃圾也有4.52吨。
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办公室主任赵纪说:“有了中转站以后,街镇因大件垃圾环境投诉大幅下降,畅通了街镇消纳大件垃圾和低值废弃物的渠道,实现资源化、规范化、无害化处置。”像这样的中转站,目前海淀区已建设运营15处,覆盖街镇18个,正在建设5处,计划在今年年底建设完成29处,平均每个街镇一处,每个站占地面积约300-400平方米。
在建立大件低值垃圾回收的同时,海淀区同步开展有害垃圾分类回收,社区回收站配备有害垃圾交投设施,打通有害垃圾“收运处”工作链条。目前,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已经与金隅红树林达成协同处置意向,正在加快有害垃圾转移联单资质办理。
第二站:环保车
收运垃圾也“智能”
结合区域特点和经营实际,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还研发设计了大件垃圾智能回收云平台系统,实现在线预约下单、物流智能调配、数据实时管理等功能,人工登记升级为智能收运,提高了收运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送往中转站之前需要提前预约,很方便,在微信小程序‘海淀E回收平台’上下单,输入垃圾种类、数量、运送时间等,并上传实物照片,待中转站工作人员‘接单’后,就可以在约定时间把大件垃圾送过来了。”社区清运人员说。
不光是下、接单智能,用于转运到终端处置中心的车辆也很“聪明”。据了解,这些车辆都统一加装了北斗导航和视频监控系统,可根据交投情况对物流车辆进行智能调控,随时查看驾驶员、行驶路线、装载数量等情况。“利用视频抓拍功能可以定期对驾驶员工作状态进行抽查,规范驾驶员行为;通过车辆轨迹回放功能,车辆行驶情况也可以随时调取。在韩家川分拣中心后台管理平台,还可以实时显示注册用户下单详细信息,实现智能进出库登记管理。”赵纪介绍。
目前海淀区共有15辆物流车,平均每个网点配备一辆,物流车队承担回收中转站到韩家川分拣中心的物流运输任务。
第三站:分拣中心
“吞废吐宝”实现再利用
经过物流车的转运,这些大件、低值、有害垃圾将来到“旅行第三站”:韩家川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中心。几名工人把这些“大家伙”从物流车上卸下来,有的被送上一个大型机器的“滚梯”上,有的则被送到另外的库房被工人们“敲敲打打”。
这个大型机器叫做自动化破碎设备,只需把回收的废旧床垫、沙发等搬运到机器的传输带上,传输带将这些大件垃圾输送到设备的“嘴”里后就会被粉碎,1分钟后,机器的终端就分类“吐”出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如果是人工拆解,得需要4个人、1个小时才能把一个床垫的织布、铁片、弹簧拆解分类完。”工作人员介绍。相比过去人工拆解,不管是从效率还是人力上,自动化破碎设备都是完胜。
“回收、分解后的大件垃圾大致可分为不可回收物、铁皮、木料、废纺织品、废玻璃等,不可回收物回送去焚烧发电,其他的则会分别送到各类工厂进行加工实现‘重生’并循环利用。”赵纪说。由此,各类大件垃圾各自有了“绿色归宿”,而“旅行”也并没有结束,它们将开启一段新的、有价值的“征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