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众所周知,现在的节能环保行业非常火热,不仅仅是坚守行业的节能环保企业迎来了春天,不少企业都在跨行业的挤入节能环保行业。本文主要系统化解读节能环保行业大趋势:环保产业化和产业环保化。
众所周知,现在的节能环保行业非常火热,不仅仅是坚守行业的节能环保企业迎来了春天,不少企业都在跨行业的挤入节能环保行业,典型的除了不计成本投入的大量央企、国企,还包括大量的房地产、钢铁、水泥等新经济形势下的没落产业巨头,甚至还包括餐饮企业转型环保。
从2013年到2016年,经过追踪整个行业的发展发现,节能环保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为环保产业化、产业环保化等等。本文将深入探讨何为环保产业化和产业环保化?
何为环保产业化?
我们对环保产业化的定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渐成形,第二层含义是在这个行业内竞争的企业逐步走向产业化集团形态。
第一层含义是非常明显的。节能环保产业,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约4.5万亿的产值,占全国GDP的6%,这个体量规模,可以称为当之无愧的支柱性产业,而在十年前的2006年,节能环保行业的总产值预计在数千亿级别。十年时间,节能环保从概念,走向了现实,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并且仍然拥有良好的成长空间,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层含义是市场化竞争的一个大趋势,也是今天主要所探讨的,即环保企业的发展趋势,产业化集团趋势。
1.0时代:单一环保业务时代
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初期,环保企业大部分是以单体业务形态存在的,比如水务企业主要就是做污水处理或者供水,垃圾处理企业做焚烧或者填埋,大气治理企业做脱硫脱硝,配套企业专一提供配套的工程、消耗品服务等等。这个时期的商业模式简单,盈利途径清晰,是我们常说的1.0时代:企业主要通过单一业务盈利,处于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某一个单独环节。
2.0时代:复合商业模式和多元发展时代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大概在2012年左右,环保企业逐步开始了2.0时代,这个时期部分行业领导企业开始演化相对复杂的商业模式,业务结构也由单一的某一个点,开始纵向延伸,产业化集团趋势在这个阶段开始发芽,并且快速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基本雏形。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2.0时代,企业业务结构复杂,盈利模式多样。常见的形态,是从单一投资商,向工程建设板块延伸,形成投建运完整的盈利链条。
这个时期我们对行业内一体化产业化集团的界定标准是:具备相当规模,通过行业价值链两个以上的环节实现盈利,并且其各自盈利性相当。这个形态到现在为止还在不断发育,典型的比如光大国际、首创股份、北控水务等等,都凭借产业链延伸成为2.0版本的产业化集团。
2.0时代,除一体化延伸产业链以外,相关多元化成为另一个方向。例如从单一的水务行业,向垃圾处理、土壤修复等跨行业领域发展,形成大环保产业形态。众所周知,环保行业细分领域内的商业模式、技术以及发展阶段差异巨大,导致专业化公司跨行业竞争的难度较高。而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在综合解决方案层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针对某一城市或区域提供大范围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成为部分环保企业产业化的另一个方式。当这类企业的业务规模到达一定程度,且不同领域内的产值具有一定的相当性,我们就可以认为他们完成了相关多元化形态的产业化,典型的比如光大国际等等。2.0时代的产业化趋势明显,发展道路清晰,是目前绝大多数环保企业产业化的选择路径。
3.0时代:产融结合的集团化时代
2.0时代产业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缺点,即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由于商业模式设计的需要,后端产业依赖于前端投资规模。而且由于相互的竞争关系,后端产业很难在行业内快速扩张复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融结合的模式在近两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就意味着3.0时代的逐步到来。
目前,我们国家的环保产业化进程就处在3.0时代。为了解决2.0时代的缺陷,不少公司开始尝试借助金融力量来解决投资资金问题。典型的做法是成立产业基金,由主体企业出资10%作为劣后,其他资金由GP负责募集。项目的获取或者资金来源从原来的企业投资部门,转向产业基金来完成,环保项目逐步走向投运分离模式(但实际上,项目的控制权仍然在企业手中)。
在这个阶段,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模式获得2.0时代的强者青睐,几乎所有的2.0时代产业集团,包括部分具有良好融资渠道的上市公司,都纷纷成立或深度参与产业基金,形成产融互动的良好局面。
本质上来说,3.0时代强烈的金融色彩,是2.0时代的延伸。环保产业化的竞争趋势就呈现了三个层次:实现深度产业化的企业开始实施产融结合的跨界--处于3.0时代;实现价值链基本形态产业化的企业正在强化自身的商业模式设计—处于2.0时代;而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企业仍然依靠于工程或者设备制造等单点盈利—处于1.0时代。同样属于环保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差距非常巨大,这也是环保行业的一大特征,后进入者,包括目前业务形态停留在1.0时代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4.0时代:环保产业化将往何处去?
尽管大量企业停留在1.0时代,但环保企业产业化的4.0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这对于落后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影响。4.0时代的环保企业产业化方向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更为深度的跨界和平台化。4.0时代将培育出环保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数家企业,仅有极少数企业可以完成4.0时代的蜕变。
对于希望做大做强的环保企业来说,建议大家仔细理解环保产业化趋势,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以及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尽快摆脱与行业发展脱节的困扰。对于行业领头羊而言,可以借助产业化的优势资源保持优势,而对于行业中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在4.0时代同样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机会。
何为产业环保化?
与环保产业化相同,产业环保化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各大产业越来越重视环保,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力求环保达标;第二层含义是有条件的产业公司开始进入环保产业,成为行业中的新进入者,导致竞争格局的变化。
产业环保化之一:产业环保生产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层含义的产业环保化。我们国家对环保的真正关注与重视,主要标志性事件是1998年签署了《京都协议书》,并于2002年核准,随后环保问题被提上了日程。由于在初期政府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各项指标完成不尽如人意。
真正让环保受到各产业重视的是新环保法的颁发与执行。2014年4月,《新环保法》获得通过,2015年1月1日起,新法开始实施,而此前的环保法已经沿用了25年。相比于旧法,新法最严厉的莫过于对于严重违法行为的入刑规定。环保入刑成为大家的热议词,并促使国内大量企业重视环保标准与实际实施,否则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的罚款整改,而是按照新法规定得去坐牢。政策法规的严厉限制下,我们国家的主要污染性行业开始额外重视环保。
环保立法对大量工业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本增加。典型的比如脱硫脱硝的强制实施对火力发电企业的成本影响,根据火电企业自身情况及选择工艺路线的差异,强制脱硫及脱硝导致单位电力成本上升了2~4分,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成本压力。尽管国家给予了脱硫脱硝电价的补贴,但仍有不少企业铤而走险,关闭脱硫脱硝设备以节约成本,提高收益。在环保立法前,对于此类行为只能给予经济处罚,且罚款金额相比于企业成本而言不对等,企业违法成本过低。环保入刑后,该类行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工业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这一层面的产业环保化给环保行业带来了诸多新的产业机会,典型的比如锅炉改造、脱硫脱硝、除尘、工业废水处理、危废处理、工业节能等等。由于国家政策对产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ToB(工业)市场未来仍然有良好的发展机会,与ToG(市政)市场成为节能环保行业的两块最大的蛋糕。比如大气治理行业,从脱硫脱硝,到超净排放,到未来可能实施的重金属(脱汞等),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VOC治理等等,每一次标准的提升都带来新的行业机会。
但是不可避免的,由于ToB行业的本身特性,这一市场也充满了风险。在这一市场发展初期,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往往以工程的形式进行,EPC模式大行其道,环保工程类公司获得良好发展;到ToB市场中后期,BOT、PPP等模式出现,包括以EMC等模式流行的节能市场发展,工程作为商业模式设计环节存在而不是纯粹的短平快环节,后期对于环保的持续维护成为主要利润来源,这导致ToB市场风险大幅增加。
产业环保化之二:产业方进入市场
产业环保化的第二层含义,即产业方主动进入节能环保产业,这对于环保行业内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意味着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原来的客户,突然间变成了竞争对手。
我们已知的,有大量产业方成为环保行业的新进入者,典型的例如中石油、中化集团、中海油等等。在调研的128家央企中,有61家已经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其中进入水处理领域的最多,其次是新能源,然后是节能业务。
我们现在讨论的产业环保化中的产业方,主要是指真正的以某一个实体产业为核心的企业,不包括部分服务类/轻资产类公司拓展业务类别进入的,比如大量工程公司,包括部分央企,以前主要是路桥或者房建,现在开始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做PPP模式,这个我们认为是业务拓展,不属于产业环保化。
这些产业方进入环保行业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反而都磕磕绊绊,存在不少问题,典型的问题比如过度依赖内部市场导致真实竞争力严重不足且市场开拓不离;无法适应环保行业竞争模式;对环保产业了解并不深入导致盲目行动等等。所以尽管不少产业巨头在进入环保产业,但是真正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非常少如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环保等。
随着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巨头正在向环保领域转型。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好现象,一方面证明行业本身属性良好,另一方面,促进行业竞争,促使行业内企业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形成百花齐放的新竞争局面。
原标题:何为环保产业化和产业环保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