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PPP项目落地率低,之前也看了些文章,原因分析集中在国家法制不健全,政府信用度不足,运营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等。最近刚好跟进了南北几个不同城市的项目,自己的感受是:PPP项目像是政府和企业的一次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然而在不同的城市,双方开展PPP项目的意愿度却不尽相同,因此短时间内落地

首页> 环保资本> 评论> 正文

PPP项目落地难?因为政府和企业之间也追求门当户对!

2017-03-20 16:22 来源: 城市水务 作者: lucky_toby

都说PPP项目落地率低,之前也看了些文章,原因分析集中在国家法制不健全,政府信用度不足,运营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等。

最近刚好跟进了南北几个不同城市的项目,自己的感受是:PPP项目像是政府和企业的一次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然而在不同的城市,双方开展PPP项目的意愿度却不尽相同,因此短时间内落地率就低了。总的来讲就是:“有钱的地方,政府不稀罕做;没钱的地方,企业不敢去做;只有经济情况适中,政府有情,企业有意的地方PPP项目才能密集落地。”

今天就来说说自己去的几个城市PPP项目的意愿度以及落地情况。几个城市分别是:

最近两年引领房价暴涨的深圳市;

经济水平处在广东省中游的J市;

地处东北著名的小兴安岭区域的Y市。

(当然,还是得先声明一下,本篇所写的主要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欢迎交流。)

▍深圳市

PPP意愿:★★

查了下财政部前后一共三批PPP示范项目的清单,深圳连一个项目都没有。细想这也不奇怪,PPP这几年火起来的原因,主要是能为政府解决债务问题。然而……深圳不!缺!钱!啊!深圳2016年的财政收入超过7900亿,据说比整个台湾的财政收入都要高。

我参加了好几个深圳市的项目投标,发现即便是几十亿的总投资,招标文件里都是赫赫然写着:“政府100%出资”(配资是什么鬼,我们不需要贷款,银行推销钱的人员勿入)。针对一些工期特别紧张的项目,招标时还会特别声明:“本项目不承诺报价最低者中标”(谁行谁上,不差钱!)。

当然了,说深圳开展PPP项目的意愿不高,并不是说深圳没有PPP项目。一些投资特别巨大的比如轨道交通类项目(比如投资总额187亿的地铁6号线),目前来看也会选择采取PPP模式;另一方面,深圳历来是国家各项改革的先锋地,PPP是中央最近力推的政策,感觉深圳也是义无反顾。

PPP落地率:★★★★★

落地率高啊!因为有钱啥事都好办。

▍粤西J市

PPP意愿:★★★★★

J市就属于政府和企业特别门当户对的情况。

从政府的角度:前些年经历过一段典型的中国特色粗放式发展,现在旧城区基础设施补课与新城区统筹规划开发同步进行,资本需求量极大,乐于采用PPP模式缓解财政压力。

从企业的角度:J市的经济活力尚可,回收成本和赢取利润基本是可行的,采用PPP模式,往往还可以争取更大合同额的项目。这样的情况可谓是一拍即合啊。

交流时,J市政府的负责人也说到,以往项目规模小,基本都是当地的中小型企业在做。PPP模式可以讲项目捆绑打包,扩大项目规模后,吸引了更多实力雄厚的央企、上市公司来当地参与建设,这对于当地的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

PPP落地率:★★★★★

因为政企双方的意愿度够很高,因此J市PPP项目的落地率也是很高的。我们之前刚刚参加完一个PPP项目的投标,没过多久就在省采购网上看到J市新的PPP项目资格预审公告。不过,从PPP项目的长周期特性来看,这些项目最终是否能够按照合同执行并实现移交,其实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毕竟现在的PPP项目,多半都是按照极为乐观的政府财政状况来做投资回报评估,在PPP项目密集落地的情况下,最终政府是否真的能够完成付费,只有等待时间来验证了。

延伸阅读:

环保产业PPP 看上去很美

▍东北Y市

PPP意愿:★★★★★

跟深圳截然相反,东北实在是太缺资金了。Y市原来的支柱性产业是林木业,据说90年代的时候也算是富得流油。不过现在这里已经被列为国家森林保护公园区域,全面禁伐,政府的财政收入旋即断崖式下跌。政府手上没有资金,任何发展设想都难以实现。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Y市开展PPP项目的意愿很强,倒不如说招商引资的意愿很强。政府也的确诚意满满,我们去看项目现场时,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全程参与,零下十几度的低温,领着我们开车从一个点跑到另一个点,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介绍项目情况。

除了已经列入国家和省一级PPP库的项目,发改委的负责人还掏出一份政府自拟的项目清单,这是他们策划出的具备可行性的项目,只要企业愿意投入资金,不管是PPP还是EPC,建设模式可以由企业自由选择,政策上一定给予最大支持。

PPP落地率:★

虽然政府的意愿很强,但企业终究是要盈利的。

PPP项目取得投资回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使用者付费和政府付费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在Y市都难以实现。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的瓶颈,决定了除非中央或者省一级提供预算,否则政府付费这条路几乎是走不通的;当地企业有实力的企业并不多,居民收入也有限,采用使用者付费的方式难度也很大,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给水和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按照用水量定价为2~4元/吨,污水费为0.9~1.5元/吨,而Y市只收取生活用水的费用,定价仅为1元/吨,相差甚远,水务局的人倒也坦诚,说如果定价高了,居民就自己出去取水了。

投资回报没有保障,企业自然是不敢冒风险做Y市的项目的。政府的人也提及前后有不少企业过来商谈合作,但当问到是否有落地的项目样本时,就都没了回音。

回到文章的主题,为什么PPP项目落地难,毕竟深圳有且只有一个;广东省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国内像J市这样的城市也不多;东北的Y市情况比较极端,但是前些年国内各个城市大搞建设,大部分城市财政情况也并不比Y市好到哪里去,所以针对这些城市的PPP项目,企业更多是观望状态。


▍如何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

深圳的财力令人艳羡,J市的潜力令人期待,Y市的窘境则令人惋惜,但是从一个商务人员的角度,更关心的是针对不同城市应该采取的市场策略。下面也写一些自己的观点,算是抛砖引玉吧。

1、深圳,政府强调得更多的是创新和效率。

关于创新,几乎所有项目的业主都不会说不重视,但是深圳是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来支持创新的;关于效率,深圳对于项目质量和进度的考核应该算是我见过最细致的,政府每次组织开会,几乎没有过长篇累牍的领导发言,上来就是谈工期,谈进度。因此,具备创新能力,能从管理上提升项目执行效率的企业,在深圳就不愁拿不到项目。

2、粤西J市,合理的项目方案和优惠的贷款利率是较为重要的,即“物要美价也要廉”。

在这类城市,确实是PPP大展拳脚的地方,传统的工程企业与资本大鳄结合,一方出技术,一方出资金,能形成极强的战斗力,在赢得项目时,选择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3、东北Y市,涉及关于整个城市转型发展层面的大命题。

在这里,个人感觉必须是拥有强大资本实力,同时具备产业链整合开发能力的企业,同时还要结合国家层面的倾向性政策,才有可能把项目落到实处。当然了,富贵险中求,由于Y市这一类东北城市目前投资环境不太好,因此竞争也是很小的,如果企业能在适当的时机切入,占得先机,说不定也能谋得长远的大发展。

作者工作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延伸阅读:

环保产业PPP 看上去很美

原标题:城市水务X所有人(二)|PPP项目落地难?因为政府和企业之间也追求门当户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