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垃圾分类仍是一个新词,多数人依然“分不清”垃圾,更难以妥当归类,垃圾分类距离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依然遥远。
然,2014年,方溪乡北坑村作为缙云县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也为缙云县的垃圾分类“革命”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何谓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生物堆肥”,是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具体环节,精简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垃圾分类”。通过垃圾分类,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循环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目标。
垃圾分类,迈出艰难一步
蜿蜒的八迭岭俯卧于莽莽苍苍的山脊,尽头的一条分支线指向了生态静谧的方溪乡。这个无工业污染的风水宝地,带进了外界创业创新的激情,也受到了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的冲击。
如何保住绿水青山,并让其变为金山银山?方溪乡的乡民日日思之,忧思难眠。2013年4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双清”行动拉开了构建“生态缙云”的序幕,也给方溪乡村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之后,县委县政府打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五清”、“六边三化三美”系列组合拳,更是给山乡的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方溪乡整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在河底、山间、地头的深处还埋藏着数年前、甚至是数十年前留下的“陈年旧疾”无法彻底清除,大量垃圾要由县里的垃圾清运车运送的现实令人尴尬。
2014年,缙云县将方溪乡北坑村作为缙云县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从此拉开了垃圾分类的序幕。
垃圾定点投放处两只分别写有“易腐烂”、“不易腐烂”的大垃圾桶,成为村民垃圾分类最初的认识。为了激发村民的垃圾分类热情,乡里村里都召开了动员会,给每户村民分发了2只小垃圾桶,并配备了围裙、手套等用品,这宣告着垃圾分类在北坑村正式施行。但轰轰烈烈的垃圾“革命”才刚热了个身,便由于监督、资金及激励机制滞后等问题,渐渐偃息旗鼓。
2015年春节,方溪乡整乡生活垃圾量激增,因县里安排的清运车辆有限,方溪乡的道路被垃圾占据,一度严重影响了通行,虽然乡里临时加派了车子自行清运,但垃圾量太大,无法及时清运的尴尬,让乡政府下定了重振旗鼓、铁腕整治的决心。
延伸阅读:
考察日记|初窥垃圾分类“王平模式”现状
2016年初,在方溪乡的会议室里,乡干部们展开了一场环境整治“归零翻篇”大讨论:追溯源头,消除垃圾不能单靠“捡”而要“减”。方溪乡党委政府决心在洁净建设上自我加压,开展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要将方溪打造成最干净的原生态乡村。
2016年,当方溪乡决定再次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时,资金、设备等问题也再次摆在了乡干部们的面前,要如何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去推广垃圾分类?
不能坐吃等靠!为解决问题,方溪乡组织乡、村干部到同样是经济基础等于零却成功推行了垃圾分类的龙游县贺田村开展学习。抛开固有思维,垃圾分类其实很省钱,不一定就要大型设备去将垃圾转化为肥料,很多垃圾把它放到地里就是最天然的有机肥。转变分类处置模式,在北坑村率先试点,偏远山区垃圾源头分类就此开始。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全乡就有614户实现垃圾分类覆盖,累计发放有“身份证”的垃圾袋3.4万只、垃圾桶1228只、宣传单1000余份,垃圾减量40%以上,实现了卫生保洁与村民素质提升的良性互动。目前,全乡60%的行政村已推行落实了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联结干群深厚情谊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垃圾要怎样分类?具体怎么做?关键是要去“实践”。
北坑村作为垃圾“革命”中的“先锋”,大胆探索,勇敢前进。在垃圾分类开始之前,村里就大张旗鼓地干了一件事——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专门讨论并修订了村规民约,将执行的具体要求写进村规民约,并将这“规矩”挂在村中最显眼的位置。随即又召开了党员大会,讨论如何让党员联系行动有困难的群众开展垃圾分类,保证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让党员先试先行,在群众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涂其唐是北坑村的一名普通党员,他联系的是隔壁一位80多岁姓陈的奶奶。陈奶奶的子女长期在外工作,平日多为独居,又几乎耳聋,沟通很是困难。村干部第一次上门宣传垃圾分类时,不论怎么解释,陈奶奶也是似懂非懂。涂其唐了解陈奶奶的情况后,便每日到她家里,把她家垃圾按照分类标准分一次,一天两天三天……某天,涂其唐发现陈奶奶竟然自己做到了。在那之后,涂其唐还是每日到陈奶奶家,帮腿脚不便的她把可烂的垃圾带到地里填埋。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户学会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也培养起了垃圾分类意识。
延伸阅读:
考察日记|初窥垃圾分类“王平模式”现状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2016年8月的夏季,40多度的高温下,乡、村两级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手册,徒手翻垃圾桶检查分类情况比比皆是。尽管村支部书记自嘲自己为“垃圾书记”,村干部笑称自己为“垃圾干部”,但一点一滴百姓都看在眼里,干部们说话更有人听了。在一次北坑村的环境整改中,村民们更是主动要求拆除自家露天粪坑,共计28个。垃圾分类理顺了村民“心情”,激发了村民干事“热情”,最终为党委政府赢得了村民的“感情”。
这种成效和自觉,这种干群间的深厚情谊发酵成香醇的美酒,飘香到方溪各个村落。
方溪乡上陆村是黄村水源流域旁最主要的村庄之一,在垃圾分类再扩面推广中,上陆村积极加入。现在的上陆村家家户户都摆放着两只垃圾桶,上面写着“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字样。绿色的方桶里面扔着食品包装袋、塑料纸等不可烂垃圾,而土黄色的拎桶里则是一些剩菜剩饭和瓜果皮等可烂垃圾,这些可烂的垃圾就是村民们的宝贝——有机化肥。每日,村民们都会将这些“化肥”带到自己田地里埋下,剩下不可烂垃圾定时投放到村内的定点投放处,保洁员就会按时去定点投放处回收垃圾到堆放场。就这样简单的一填埋一回收,垃圾就完成了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垃圾分类,守住绿水青山
垃圾分类,分出的是村净景美的人居环境,分出的是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分出的是村强民富的绿色明天。
“垃圾分类后,我走基层到北坑村下寮自然村,明显感觉这里的蚊蝇锐减,生态环境变好。”方溪乡乡干部杨勇勇深有感触。
“垃圾分类后,给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感觉村子也干净漂亮多了。”上陆村今年70岁的陆积亮大爷高兴地说道。
“垃圾变少了,我的工作量也在减少。村里规定每天早上八点前下午五点后才能扔垃圾,我只要每天早上八点去投放处回收一次垃圾就可以了,像建筑垃圾那种大型垃圾,村民会自己拉到集中的堆放场,村里白天是不会再有垃圾出现。”保洁员自豪地说……
垃圾分类后,从每月抽检的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来看,2016年开始方溪乡流域1-10月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中有6个月更是达到了Ⅰ类水质标准,出水数据中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三项重要指标均有所下降,方溪乡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延伸阅读:
考察日记|初窥垃圾分类“王平模式”现状
垃圾分类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方溪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农家乐、民宿经济、古村落观光等逐渐增多,美丽环境日益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农户赵设忠在村里开办了第一家民宿——石榴花居。2016年夏天,还未装修好的民宿就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社会实践的学生。他们在网上看到了北坑村垃圾分类的做法,被这个偏远而美丽的小村庄吸引而来。每天观察村民垃圾分类,和干部一起指导农户分类实践……就这样乐此不疲地住了一周。他们说,通过垃圾分类,新农村更有乡愁的味道,更贴近自然。
无独有偶,方溪村联合自然村的清泉农家乐也是“绿色变奏”的受益者。2016年夏天,这家农家乐就接待来自上海、金华等地的客人4万余人次。正是保住了绿水青山,才有今天的金山银山。
自从村庄保洁工作量减少后,八迭岭村前当自然村几乎不用保洁员。村民们承包了自己房前屋后的所有垃圾。乡治水办算了一笔账:乡里每年补贴给村里的各类保洁经费20万元以上,保洁效果却不尽理想。垃圾分类后,每个村垃圾量减少60%以上,村日常保洁可以由过去的一天一次降到一周两次,减量不减质。按照现在平均20元/次、20个自然村的22个保洁员来计算,一年下来可减少13万元以上。同样,垃圾清运费用也将大幅下降,初步估计将减少50%。
方溪乡计划接下来取消原有的保洁员制度,从专人干保洁到人人会保洁,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用垃圾分类成效节省下来的保洁经费再深入推行垃圾分类,形成良性循环,护好一江清水,打造市级生态河段。
这场垃圾“革命”,激起了方溪乡盘活生态优势的热情,培育了方溪乡提升竟争力的土壤,坚定了方溪乡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步伐!
延伸阅读:
考察日记|初窥垃圾分类“王平模式”现状
原标题: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革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