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机动车排放污染,石化能源的消耗等问题,探讨了一轮又一轮,相关文件也下达了一个又一个,但实际效果恐怕都没有白纸黑字说得那样好。有没有一个更加接地气、更加亲民的解决方案呢?此次一个是环保部的部长、一个是北京市市长,两位政府官员出来答疑解惑,不可谓不亲民,从中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解决雾霾问题的更多希望。
此外,近日国务院刚刚出台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肯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重笔写的并不是成绩多么突出,而是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做好“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用生态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在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条目下,《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15%和56%,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成为支柱产业。
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条目下,有一项以煤炭为计量单位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电煤占煤炭消费量比重提高到55%以上,非石化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1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此处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海岛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有序发展水电和天然气发电,协调推进风电开发,推动太阳能大规模发展和多元化利用,增加清洁低碳电力供应。尤其重要的是,提出了一条对新兴能源方式超好的政策———对超出规划部分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能耗总量和强度目标考核。
以往在业界多有讨论的新能源汽车从矿井到车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由于电力生产方式的问题,即使纯电动汽车实质上也是类似于燃油车的带着石化能源消耗的移动工具。以上能源结构优化的方针与目标,如果长期持久推进下去,那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就有望与世界上能源结构先进的国家一样,让整个社会和老百姓充分享受到“零排放”汽车所带来的乐趣。
运输能效要在大交通视野下统筹考虑
在“促进交通运输节能”条目下,《方案》强化了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广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提高多式联运比重。指出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到2020年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
记得在去年天津泰达论坛期间,曾采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时,他就提出了大交通的概念,即地面上跑的汽车与火车应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以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联动的效果。
《方案》中有关整合利用交通资源的意见提得更明确,即促进交通用能源清洁化,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天然气(CNG/LNG)清洁能源汽车、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等,并支持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里,不仅是地而上跑的,水面上游的,甚至后面文件中提到的天上飞的航空领域,也都将纳入到交通能源清洁化的范畴。同时在《方案》中也再次提及,要提高交通运输工具能效水平,到2020年新增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
乘用车平均燃油耗百公里5升这个指标,放在乘用车燃油耗限值等相关文件中并不稀奇,此次国务院有关“十三五”战略布置的文件中也将之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出,言外之意:“既然你说了,到时间节点时你就要做到。”
黄标车即将一去不复返
在“促进移动源污染物减排”条目下,首先说的便是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全面推进移动源排放控制。与近年来绝大多数文件重点强调新能源汽车不同,此处的重点是再一次提到了清洁柴油机。
《方案》中进一步提到,提高新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准,发布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同时,加速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船舶以及高排放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逐步淘汰高油耗、高排放民航特种车辆与设备。此处提到了更为宽广的机动车领域,包括道路与非道路车辆,包括车与船舶,同时也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其他特种车辆和设备。
在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方面,《方案》提出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与国五标准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抓紧发布实施第六阶段汽、柴油国家(国六)标准,2020年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并轨,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均统一使用相同标准的柴油,其中车用汽、柴油应加入符合要求的清净剂。统一使用相同标准的柴油。这一提法似乎验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的担心,即市场上使用柴油标准的不统一对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显然,《方案》在此做出了最为直接与积极的回应,未来涉及油品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环保部与北京市环保局最爱给出的一个形象比喻就是一辆黄标车的排放污染物相当于多少多少辆国几标准的车辆的排放。在淘汰黄标车与老旧车方面,《方案》给出的具体数值是:2016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80万辆,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内的黄标车。也就是说,今年过完了以后,黄标车将不再成为困扰机动车排放的主要障碍,汽车产业所背负的黑锅重量从此将减轻不少。
循环利用是正道
与此同时,《方案》中的“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质升级”条目项下与“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条目项下,也都蕴涵着不少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内容。例如,推进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和规范回收处理,直接与当下最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相关;在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方面,提出了控制集装箱、汽车、船舶制造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动有关企业实施原料替代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要求。此外,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动汽车零部件及大型工业装备、办公设备等产品的再制造,与目前汽车产业中以内燃机再制造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紧密相联。《方案》中还具体写明,到2020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再制造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在“加快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条目下,《方案》提出支持汽车维修、汽车保险、旧件回收、再制造、报废拆解等汽车产品售后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互通共享,同时提出汽车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要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
“一收一放”显真经
在“完善价格收费政策”条目下,《方案》正式提出了实施环境保护费改税、推进开征环境保护税的要求。同时在“完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条目下,也提出了清理取消不合理石化能源补贴的要求。一个要收,一个要取消,显然为了环境而开征环保费。而同时,同样为了环保也要取消原有对一些传统能源汽车项目的补贴。这一收一放体现了政策不是只顾及某一点或几点,而是要通盘考虑。
为了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方案》还要求推广节能环保服务政府采购,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这些与上述的相关政策相一致,将进一步扩大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的效果。
要想实现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老百姓的普遍参与势在必行。《方案》中提出了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想法,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思维。当然,与汽车相关的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并不仅仅是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那点事,还包括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相关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
外部链接
京津冀企业达成11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合作协议
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第三届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上签订的这些协议包括: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天铁热轧加热炉精确燃烧控制技术开发》协议;天津亿环巨能重型锻压有限公司与北京中科宇杰节电设备有限公司签署《节能型蓄热式高效锻造加热炉研制项目》协议。
北方技术交易市场总裁张桂华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导下,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提高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钢铁行业在天津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比重占全市工业的1/5,该产业的改造升级亟需借助高端资源尤其是北京、河北等地的科技资源。
2017年京津冀60.7万户居民将迎来煤改电
京津冀共建国家“禁煤区”。据了解,京津冀核心区重点治理燃煤污染。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将有序加快建设国家“禁煤区”,基本淘汰城镇地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小吨位燃煤锅炉窑炉基本“清零”。重点地区完成散煤清洁化治理任务,其余地区严格管控散煤煤质。
根据任务安排,北京将确保完成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的年度任务。同时先行一步,超前布局清洁优质能源基础设施,为实现城乡结合部和南部四区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打下坚实基础。保定、廊坊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大型燃煤锅炉深度治理等任务。
河北电力推进“煤改电”助力大气环境治理。河北省电力公司供电区域内的6个地市都处在雾霾多发区,为了助力政府大气环境治理,公司建立了业扩报装快速响应机制,争取电能替代支持政策,今年以来已完成替代电量60.77亿千瓦时。今年,采暖季到来之前,国网河北电力以保定为重点加紧推进“煤改电”项目,仅在保定就将替代供热面积704万平米,将实现城区原煤散烧清零,还冬日天空一抹蓝色。
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雾霾是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形成的,必须要有中长期的防治战略和科学措施”
专家表示,如果京津冀一体化顺利推进,能够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减排会加速。但是,北京等地PM2.5浓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后。
治霾,没有一招制胜的办法,需要较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
随着人们对雾霾危害的认识,对控制雾霾污染的重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雾霾会逐渐得到控制。
经过治理,目前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有所下降,但PM2.5前体物的浓度仍然是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总的来看,今后10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处于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到“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初中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
补齐生态环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既要有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紧迫感,在战略部署上也要有必要的耐心,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式、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展中科学、稳妥、分阶段地解决环境问题。雾霾是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形成的,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根治的,必须要有中长期的防治战略和科学措施。
(综合中国工业报、新华社、长城网、中国环保在线整理)
原标题: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能否解除雾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