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境服务业,特别是环境综合服务业、环境咨询服务业已经成为未来拉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增长点。十三五规划对环境服务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梳理下来,有6个方面的任务。1.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重点发展环境监测中应用卫星和物联网技术,构

首页> 环境监测> 评论> 正文

十三五规划解读|环境服务与市场环境篇(第二期)

2017-01-06 13:57 来源: 中国环境产业保护协会

近年来,环境服务业,特别是环境综合服务业、环境咨询服务业已经成为未来拉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增长点。“十三五”规划对环境服务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梳理下来,有6个方面的任务。

1. 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重点发展环境监测中应用卫星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污染排放、环境质量基础数据与监控处置 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大数据和环保产业供给侧的技术、装备、项目等信息,推动建立环保装备与服务需求信息平台、技术创新 转化交易平台、环保装备招投标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等。

2. 深入推进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重点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探索 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小城镇、园区等范围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鼓励地方政府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引入服务商,促进环保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推广应 用,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做好试点评估,总结推广有效模式,研究解决制约问题。

3.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完善工程总承包+系统托管运营(EPC+C)、项目管理承包(PMC)等运营机制。

4. 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强化绩效考核与管理。进一步明确第三方治理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减少项目在运营期的争议。对政府负有支付义务的项目,纳 入预算管理。创新排污企业第三方治理机制,鼓励电力、化工、钢铁、采矿、纺织、造纸、畜禽养殖等行业企业将环境治理业务剥离并交由第三方治理。

5. 发展社会化环境监测服务,强化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事中和事后监管。规划提出: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引导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污染源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对公共环境监测数据,逐步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取得,有序放开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等公益性、监督性监(检)测业务,有序发展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化学品环境危害特别测试等中介服务。提高社会环境监测从 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评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水平,促进环境监测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强化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事中和事后监管,逐步纳入执法监管体系,推 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形成以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为骨干、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

6.提升环境咨询服务水平。重点发展环境调查、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等环境咨询服务,推动环境咨询服务水平提高。

我们同时还注意到,这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在大的目标里面提到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在环保产业领域主要对应的是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特别是其中的咨询服务,是环境服务业的一个短板,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耐心的市场培育。

影响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比较多,但最关键的有两个。一个是公共性、公益性、原本按照“事业”定位来发展的领域,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向社会资本开放,形成真 正意义上的市场。这在若干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以及这次的规划中,都比较明确了,如社会化环境监测服务领域。另一个问题则是环境服务业自身的模式创新问题。

例如工业污染的第三方治理,近年来大家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包括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工程总包模式、委托运行模式等等,无非是一个甲乙双方的权利、责 任、投入、收益和风险的调整,最终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法律中关于环境责任的规定及其具体执行、环境经济政策的导向、税制税率的变化、甲方企业经营状况的 变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盈利点等等,都会对第三方治理的模式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例如近两年投资-建设-运营项目的减少和委托运营项目的增多,就与传统工业 行业长期经营风险加大密切相关。

在区域环境服务、农村和小城镇环境服务领域,由于涉及到的要素众多,模式创新的灵活 性就更大了。有的如村镇项目涉及到成千上万户居民服务体系的建立,那么对这些居民未来生产消费的支撑和外延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有的区域环境服务项 目,由于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可行性缺口补助,额外提供一些相关土地资源供开发,那么这些土地在用途受限前提下的保值增值,以及后续相关农林、旅游收益的开 发,及其预期收益在金融服务体系支撑下的转换就尤为重要。

延伸阅读:

十三五规划解读∣中环协专家热议“十三五”规划与环保产业发展(第一期)

互联网资本在环境服务业领域也有一定的介入,也带来了一些 互联网模式创新的案例,但总体来看波澜不兴。环保企业自身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正在迅速积累颠覆性的力量,等待爆发的机会。预计, 随着环境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产业与末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资本将会真正大举进入环境服务业,掀起一波服务模式创新的高潮。

市场与投资篇:新形势、新领域、新市场,投资任务艰巨

“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市场有这么几个不同于“十二五”时期的特点:一是工业领域方面,传统行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对于污染治理的支付能力和愿望会出现暂时下 降。但是,我们预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所有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的要求背景下,工业行业低排放、资源化技术装备与服 务市场有望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二是以综合环境服务为核心的区域(城镇、工业园区)、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市场空间在“十二五”试水的基础 上,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随着PPP的推广、社会资本的大量介入,有望持续放大。三是新领域的兴起。VOCs治理、土壤修复等新兴领域市场将快速释放; 以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咨询、环境监理、环境监测检测等环境咨询顾问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四是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骨干环保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 国际竞争也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 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改革也给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展望“十三五”,尽管政府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与规划的巨额投资目标和2020年高达2万亿的产值目标相比,留给社会资本投资的空间更大了。而现在我国总体上的民间投资实际上是处于低增速的状态,能不能满足规划的要求,不留缺口?目前看来任务很艰巨。

在工业污染治理领域,本着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通过第三方治理的方式,投资来源相对比较明确。但是,现在传统制造业不景气,企业经营困难,工程款拖欠严重。 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这就意味着相当多技术水平不高、管理跟不上、资金面上有严重缺陷、跟不上未来发展形势的制造业企业要倒闭。现在不少环保 企业就受困于此,账面上是盈利的,但利润都在应收账款里,工程做得越多越死得快,一些环保企业甚至歇业或转型,彻底远离工程总包。这是发展转型带来的阵 痛,环保企业需要积极应对。

在公益环境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区域环境治理服务方面,则主要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的方式解决。近年PPP在环保领域炙手可热,谁都知道这是个好政策,但真正落地的好项目却不多。究其原因,是环保企业投融资环境没有跟上PPP 政策的新要求。PPP项目实际上是政府要把盈利难度大的公益性项目市场化,拿好赚钱的优质项目与不赚钱的项目勾兑打包出售,必要时政府给予一定的可行性缺 口补助。企业方面,商业模式创新难度大,缺乏新的盈利机制支撑;政府方面既不能再背债,又不能变出钱来给企业更多补贴,最多配以一些现值不高的土地等资产 作为补偿。这就导致PPP项目的预期盈利水平被拉低,融资成本的压力增大,长期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PPP政策主要受益者是部分资金实力强、融资成本 低、金融方案设计水平高的大型企业。而现有绝大多数环保企业的融资环境并不好,对于现代金融手段比较陌生,融资成本高,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此外,近年大量环保企业在与地方政府等业主打交道的过程中,常常被甲方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所困扰,拖欠工程款和设施运营费用、不履行合同、违反市场 规则等现象时有发生,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PPP项目中,企业投资的背后是金融机构,项目资产基本都会通过证券化进入金融市场。体量巨大的PPP项目 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其背后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

综上,“十三五”期间的环保产业投资,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努力,在市场机制、政策环境、行业融资服务等方面有更多实质性的突破,解决“信用”问题是关键。

市场环境篇:低质低价恶性竞争成行业毒瘤,行业自律箭在弦上

低价中标等恶性竞争,是环保产业从业人员都深恶痛绝,却又往往身不由己卷入其中的老大难问题,说多了都是泪。低价本身不是坏事,持续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带来的 优质优价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化浪潮中成为最大受益者的重要经验。但如果在没有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支撑的条件下,以低于制造成本的价格进行竞争,就成为行业毒 瘤了。近些年,环保项目招标走过场,暗箱操作普遍,好技术拼不过好关系、低价格,招投标往往演变成最低价中标,恶性竞争和低价中标常态化。

出路何在?

这些年,政府环保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等在治理低价中标等恶性竞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今天主要谈谈作为环保产业人,我们自己能做什么。笔者对一位 官员的话印象深刻,他说:“企业低价中标,只靠政府监管是顾不过来的。业内企业都是受害者,对加强监管都有积极性。你们自己搞行业自律,监督效率最高。低 价中标的背后有哪些猫腻,同行企业和行业协会是最清楚的。发现背后的违法行为还可以向政府举报,我们全力支持。抓他一两个典型,事情就好办了。”

新一轮的政府减政放权给行业自治留下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大量法律文本、规划文本、政策文件,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官员的表态都把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管理作为重要方向。近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共同要求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行业信用评价与红黑名单建设,积极参与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 合惩戒,推行信用承诺,开展行业信用标准建设。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十三五”工作思路和有关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了推行行规行约、推进行业信用建设的一揽子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已经箭在弦上。

(未完,下期开始推出各专业技术领域篇,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十三五规划解读∣中环协专家热议“十三五”规划与环保产业发展(第一期)

原标题:十三五规划大家谈第2期:环境服务与市场环境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