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等,明确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两万亿元。
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数据,我国计划在2020年推动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8万亿元。由此计算,2020年,环保产业中的先进环保产业产值占比将达到71.4%。
环保企业的参与是构建先进环保产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过去一年中,与环保相关的企业动作频出,其中既有传统环保企业的转型、整合,也有业外企业的跨界进入、不断占领市场,他们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也同样面临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不甘于平庸,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先进环保产业中的一员,已经成为企业共识。
还在拼搏的都是“真爱“
大企业演化为平台型综合服务商,在资本、技术整合、延伸产业链、市场前瞻性等方面逐渐展露自身优势;一些原有的技术、设备企业也在寻求突破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近两年来,水、气、土三大污染防治计划陆续出台,PPP、绿色金融等政策频出,政策、资金、环境治理需求的增加为环保企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在这一过程中,环保产业竞争分化趋势逐渐明朗,不少大企业演化为平台型的综合服务商,他们在资本、技术整合、延伸产业链、市场前瞻性等方面逐渐展露自身优势,由此拿单增加不少。
比如以北控水务、首创集团为代表的传统水务企业,除了在水务领域保持优势外,都看准了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区域综合环境服务等市场,力求通过自身在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储备,进行外延性扩张,继续占领市场。
而一些原有的技术、设备企业也在产业链上寻求突破:雪迪龙从单一设备制造商转型提供综合监测治理,三聚环保从卖产品发展为能源净化综合服务商,碧水源进行深度调整,由轻资产高科技环保企业延伸到建设运营类重资产领域,巴安水务布局海水淡化市场,继续延伸企业产业链……
同时,通过企业并购引进先进技术、借鉴运营管理经验,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成为不少投资运营类企业的选择。今年2月,北控集团以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最大垃圾发电公司EEW,这也成为史上中国环保企业收购德国公司金额最大的交易。
4月,天翔环境以2.17亿欧元收购德国最大水处理技术公司——贝尔芬格水处理公司,意图引进吸收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公司在水处理领域的全面技术升级和跨越。
而“公私合营”也正在成为行业变化中民营环保企业的选择之一。无论是启迪控股入主桑德,还是东江环保与广东广晟的联手,都是民营环保企业在自身发展空间受限,意图通过与国内或地方有实力的国企相互借力,打开“另一扇窗”的举动。
跨界者势头正劲还需补课
央企在融资成本、可靠性、综合协调上有不小优势;技术、后期运营存挑战
从某种程度上说,环保企业深度调整的动力,是源自于越来越多的“跨界者”已开始抢占环保市场。他们包括业外央企、国企纷纷成立的环保企业,也有东方园林等原以园林景观为主业的上市民企。
中建、中电建、中铁、中车、葛洲坝等央字头企业不少是以建筑工程、交通、地产等见长的“巨无霸”,无论是项目拿单,还是并购技术类企业,其拓展的速度堪称迅猛。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的强项是施工,尤其是通过组织施工对成本进行控制。此外,央企在融资成本、可靠性、综合协调上有不小优势,这也正是很多地方政府愿意把项目交给他们的原因。
但是,这类企业也有自己的短板,主要是技术、规划建设和后期运管。“这些弱项短时间内可能难以解决。此外,由于这类企业有时会将工程分包给当地企业做,后期责任可追溯性较差。”业内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型央企和国企进入区域环境治理市场,常以收购细分领域企业的方式补技术的短板,甚至出现拿下项目再寻求技术企业的现象。这对于技术适用性、项目工期、绩效考核等都存在挑战。
因此,增强自身技术实力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今年9月,中交建子公司中交疏浚作为主发起方,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环保”)。成立后,中交环保将以技术引领为核心,以“水土”等流域性、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综合开发为核心业务。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虽然很多跨界者不屑于技术,认为很多技术通过买买买就可以获得,但是今后在环保领域立足,必须既有核心技术,也要有资本支撑。”
此外,跨界民企的力量也不容小觊。以东方园林为例,企业已经从传统的园林景观企业转型进入以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领域,围绕环境整治、生态建设进行的产业开发,如地产、金融、旅游等,对前期投入进行利益分享和“反哺”。
近一年多来,东方园林相继收购5家环保行业公司股权,涉及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领域。对此,市场分析认为,通过对这些标的的收购及整合,东方园林将形成以水环境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业务、以危废处理为主的环保业务齐头并进的战略。
延伸阅读:
环保产业从朝阳到先进路还有多远?
观察|中小环保企业连活着都不容易 出路在哪里?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 中国环保产业怎么出得去、站得住、长得大?
哪些成为企业共同的追求?
流域性、区域性综合治理市场大,追求质的提升已经成为企业共识,智能化成发展方向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逐渐整合调整的环保企业呈现什么发展趋势?对环境绩效的考量导致政府和市场对企业质的要求提升。同时,行业存在变数,企业发展有多种可能性。此外,由过去的点源治理向区域性环境综合治理转变,环保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工程项目等走出去,互联网+等智慧化手段将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业界共识。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专注领域有何不同,追求质的提升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以水务行业为例,过去的以上设施、建工程为手段,主要目的为削减污染物的项目导向已经打破,开始转入管理运营时代。这一变化不仅对企业的技术、长效运管能力、成本管控等提出挑战,还促使一些本就有这方面专长的企业寻找专业领域的合作伙伴,催生智慧水务等行业的爆发。
第二,强者不一定恒强,“弱者”也有机会。一位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负责人曾向记者表露信心。他表示,虽然行业中有些大型企业已经占领市场,但是并非代表今后其他企业,甚至包括中小企业就没有机会做大做强。“如果一家企业能够研发出颠覆性的技术,或者商业模式上有突破,就很可能迅速成长为大企业。”
第三,区域性综合治理是趋势,包含环卫、资源循环利用、水环境治理等在内的区域性环境综合服务市场需求增大。从地方政府角度,无论是采购环境服务,还是通过PPP模式进行设施建设和维护,价格不再是决策的唯一标准,对绩效的重视程度将提高。而从环保企业看,谁能稳定达到良好的绩效,满足地方多元的业态需求,谁就走在了产业的前端。
无论是首创集团在多地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环境综合治理,还是桑德将城乡水环境治理、环卫一体化等内容嵌入云平台、博天环境获得多地的流域治理项目,瞄准区域市场已经成为行业引领者的目标。
以博天环境在去年7月成立环境规划研究院为例,董事长赵笠钧表示:“在经过煤化工治理的高速发展后,我们意识到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都会进入周期性的调整,环境治理会从点源治理转向区域性的治理,需要更多规划性、宏观性的布局。今天看来,如果没有预先做布局和人员储备,面对今年流域治理PPP项目的爆发,企业可能就没有参与机会了。”
此外,互联网+将深刻改变环保产业,这一判断正在为更多环保企业所认识。设备制造企业、环卫、固废处理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务、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等多行业,先行者们都不断向智能化发展。
比如,目前一些龙头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已经在数字化运管上进行实践。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等技术,不断提高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与互联化水平。这也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监督创造了条件。
年度关键词
合作
典型案例: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项目花落几家。项目以其近280亿的总标的被业内称为“史上最牛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单”。其中,企业间组成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竞标,为行业未来合作趋势做了注脚。
其中,北控水务分别牵头东方园林、建工集团、住总集团,拿下了8个子项目中的4个项目,获得近240亿元大单成为大赢家。
碧水源与京通水务,中电建与博天环境、葛洲坝与正和恒基等联合体分别获得其他4个子项目。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园林企业与水务企业可以有更多的合作。而以建筑施工为长项的第二类企业,正呈现野蛮式增长的趋势,与水务企业也存在合作空间。”
资本
典型案例:多家企业发起设立北京中关村银行获批。北京中关村银行是北京地区的第一家民营银行。碧水源出资10.8亿元,占设立后北京中关村银行27%的股权;东方园林出资额为3.96亿元,占设立后北京中关村银行的9.9%股权。
环保企业成为金融机构的设立主体,建立行业与金融的综合化服务平台。同时,将为企业的PPP项目提供融资支撑及金融创新方案,为未来公司PPP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融资基础,特别是通过网络金融手段,创新性地打造PPP融资与网络金融的链接。
智慧化
典型案例:桑德的环卫云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打造以“环卫+再生+物流+物业+环境保护教育”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
环卫云平台可以实现对环卫设备、环卫人员和环卫作业线路、过程、时间等的实时监管与数据共享,同时,可以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实时的环卫数据。此外,平台还能为第三方公司及大众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实现上门回收及快递预约,并通过微信对周边发生的环卫事件进行上报。
延伸阅读:
环保产业从朝阳到先进路还有多远?
观察|中小环保企业连活着都不容易 出路在哪里?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 中国环保产业怎么出得去、站得住、长得大?
原标题:行业变革促环保企业寻求价值新方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