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消费量逐年提升,2014年达到35.1亿吨,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中国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量还是排在了世界第一位。当前中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市场> 正文

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细分领域需求规模测算【图】

2016-12-19 09:13 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中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消费量逐年提升,2014年达到35.1亿吨,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中国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量还是排在了世界第一位。

当前中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根据中国历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虽然近年来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排放量依然巨大,2014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974.4万吨、2,078.0万吨,其中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行业是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主要工业排放源。

2014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环境有巨大的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覆盖重庆、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近年来酸雨区呈现面积扩大快、降水酸化率升高的不利局面。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大多数酸雨中的酸性物质最主要的是硫酸(占65%~70%),其次是硝酸(占25%~30%)。硫酸的形成主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硝酸的形成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氮氧化物。

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最主要的工业部门。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火力发电中煤炭或其他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

2014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74.4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40.4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8.15%;调查统计工业企业中火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83.4万吨,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39.27%。2014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078.0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404.8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60%;调查统计工业企业中火电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783.1万吨,占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55.74%。3

2、行业发展阶段

烟气治理行业按照主要治理目标划分,可进一步细分为脱硫、脱硝与除尘行业,三者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具体如下:

(1)脱硫

我国脱硫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大气污染物强制减排政策高度关联,脱硫行业的发展推动力皆源于日益严格的强制减排政策。

脱硫行业发展历程如下:

火电脱硫行业经过井喷式发展,火电脱硫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3,96万kw,增长到2015年末的8.2亿kw,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2.8%。

虽然火电机组脱硫安装率较高,但大量机组执行排放标准仍为2003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满足新的排放标准,存在升级改造需求。以2014年7月环保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相关要求为例,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92家企业、777条生产线或机组全部建成满足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治污工程,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染物去除效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较2013年下降30%以上;燃煤机组必须安装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要进行升级改造;2014年底前,京津冀区域完成94台、2,456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改造。

综上所述,随着2011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以及国家对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制订的更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脱硫设备厂商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期。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2)脱硝

同脱硫行业发展相似,我国火电烟气脱硝行业起源于国家大气污染物的强制减排,但起步时间晚于脱硫进程。

脱硝行业发展历程如下:

2011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新建机组2012年1月1日起,已有机组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导致了脱硝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末,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5亿kw,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5.9%。

经过国家强制排放政策引致的行业爆发期后,脱硝行业竞争趋于激烈。但基于以下因素,预计行业仍将保持较高需求:

1)截至2015年末,存量火电机组仍有14%尚未安装脱硝装置,相应需配备首次装置所需的脱硝催化剂;

2)SCR脱硝催化剂使用寿命约24,000小时(相当于3年左右),到期需予以更换,由此带来的更换需求将确保较广阔的市场空间,且更换需求相较首次装置需求的释放速度相对平滑,有助于行业的平稳发展;

3)2014年5月16日,环保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版,对于火电燃煤锅炉范畴之外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和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层燃炉和抛煤机炉提出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要求,将催生脱硝行业新的市场空间。

(3)除尘

我国的电除尘行业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燃煤电厂锅炉尾部烟气治理岛的工艺流程由SCR脱硝、干式电除尘器(干式ESP)、湿法脱硫系统(WFGD)组成,烟气经脱氮、除尘脱硫处理后直接进入烟囱排放。但SCR脱硝在脱除氮氧化物的同时,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副反应使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显著增加,实际运行中还会产生氨气逃逸,以致三氧化硫和逃逸的氨气不能被有效去除,从而导致石膏雨和酸雾。

此外,2013年的全国性大范围雾霾(以PM2.5为主)引发了全民关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霾措施。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

颗粒物减排(特别是重点区域)成为未来3~5年内大气治污的重中之重。2014年9月出台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新建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5~10mg/m3);到2020年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以及其他有条件的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目前雾霾等环境事件频发,大气污染复合污染物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火电环保为代表,在经历除尘(低标准)、脱硫(“十一五”)大规模改造以及脱硝市场启动(2011年以来)之后,可预期的未来烟气治理行业将依次或叠加出现脱硝改造、脱硫除尘提标改造、重金属和复合污染物的控制等重点治理工程,其中以烟尘为主的颗粒物治理(微细颗粒物、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等)将成为重点工程之一。

湿式静电除尘器作为高效除尘的终端精处理设备,具有控制复合污染物的功能,对微细、黏性或高比电阻粉尘及烟气中酸雾、气溶胶、石膏雨微液滴、汞、重金属、二恶英等的收集具有较好效果,预计未来在解决大气复合污染物排放领域将得到长足发展。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3、市场需求和容量

包括脱硫、脱硝和除尘在内的烟气治理行业需求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相关环保政策,具体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标准以及国家规划的减排目标等。行业走势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较低、周期性较弱,是典型的政策引导型产业。

(1)脱硫市场分析

1)煤电及非煤电领域脱硫建设需求

煤电领域未来的脱硫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I:新建煤电机组的脱硫建设需求

2013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7.86亿kw,根据中电联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67亿kw。具体如下表所示: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构成预测表(单位:万kw)

根据上表数据测算,2014~2020年需新建煤电机组4.50亿kw(考虑关停小火电机组每年1,000万kw),按照脱硫系统造150元/kw测算,2014~2020年新建机组的脱硫投资需求为676亿元。

II:尚未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的脱硫建设需求

截至2013年末,未安装脱硫装置的煤电机组大约有0.66亿kw,按照脱硫系统造价150元/kw测算,2014~2020年老机组的脱硫投资需求为99亿元。

III: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的更新改造需求2011年,我国发布了更为严格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限值降低到100mg/m³,其中重点地区为50mg/m³。为达到新的排放标准,有一批老机组需要更新改造。

截至2014年末,我国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的煤电机组大约7.6亿kw,保守估计其中20%需要更新改造,按照改造均价75元/kw测算,2014~2020年老机组更新改造的脱硫投资需求为108亿元。

综上分析,预计2014~2020年我国煤电领域脱硫投资需求在883亿元左右,年均126亿元左右。

IV:非煤电领域的脱硫需求

由于煤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比逐年下滑,排放控制的重点将转向非煤电行业,非煤电烟气脱硫市场容量将进一步增加。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预测“十二五”期间非煤电烟气脱硫市场总量(包括存量市场和新增市场)将达到400亿元以上,每年约80亿元。综上分析,预计2014~2020年脱硫投资需求年均206亿元左右。

2)脱硫设备的市场需求

一般情况下,脱硫设备投资占脱硫系统总投资的10%~15%,按2014~2020年脱硫总投资年均206亿元测算,脱硫设备的年均市场需求约21~31亿元。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2)脱硝市场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氮氧化物排放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减少10%,到2015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降为2,046.2万吨,我国氮氧化物减排面临着较大压力。

1)煤电领域脱硝建设需求

煤电领域未来的脱硝建设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I:新建煤电机组的脱硝建设需求

2014~2020年需新建煤电机组4.50亿kw(考虑关停小火电机组每年1,000万kw)。按照脱硝系统造价100元/kw测算,2014~2020年新建煤电机组的脱硝投资需求为450亿元。

II:尚未安装脱硝装置的老机组的脱硝建设需求截至2013年末,未安装脱硝装置的煤电机组约为4亿kw。按照脱硝系统造价100元/kw测算,2014~2020年老机组的脱硝投资需求为400亿元。

综上分析,预计2014~2020年我国煤电领域的新建脱硝投资需求在850亿元左右,年均122亿元左右。

2)脱硝催化剂市场规模

I:新建煤电机组的脱硝催化剂需求

一般情况下,催化剂成本占脱硝系统总投资的30%~40%。按2014~2020年新建脱硝总投资年均122亿元、催化剂占总投资30%测算,新建脱硝系统的催化剂年市场需求为36亿元。

II:催化剂作为易耗品的更新需求

催化剂属于易耗品,使用寿命一般为24,000小时,到期需要更换,脱硝催化剂的更换需求将伴随脱硝机组的存量长期存在。此外,现有电厂安装脱硝催化剂多采用“2+1”模式,即安装两层预留一层,伴随国家脱硝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现役机组需要加装一层催化剂。

2015年起,脱硝催化剂将进入更换周期。按照当年新安装催化剂50%的更换比例测算,2015~2020年催化剂的年更换需求为18亿元。

综上分析,预计2014~2020年脱硝催化剂的年市场需求为52亿元左右。

(3)湿式静电除尘市场分析

湿式静电除尘器主要用于解决湿法脱硫无法解决的酸雾、控制微细颗粒物、脱除汞等重金属问题,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大气复合污染物治理设备之一。

2013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7.86亿kw,按80~120元/kw投资测算,2014~2017年湿法除尘整体市场空间将达到520亿元。未来颗粒物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升、石膏雨及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纳入排放标准、政府补助的出台等因素将是推动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大范围应用的关键因素。

2014~2017年火电市场湿式静电除尘规模预测(亿元)

2014年7月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煤电机组环保改造示范项目的通知》,明确2014年煤电机组环保改造示范项目名单。示范项目共涉及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7省(市)的13台在役燃煤发电机组,其中103万kw机组1台、100万kw机组4台、60万kw机组4台、35万kw机组3台、33万kw机组1台。13个环保改造示范项目原则上在2014年底前完成改造。

上述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在役煤电机组改造提供了市场,并且在未来也将为提升其他燃煤机组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煤机超低排放带来示范效应。

可以预见,全面推广应用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将为烟气治理市场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4、行业竞争格局

煤电行业烟气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环保系统运行中的设备、部件更新形成烟气治理行业的需求,具体竞争格局如下图所示:

(1)脱硝催化剂

国内主要SCR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基本为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同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的工艺及创新能力。根据中电联统计,2015年参与中电联产业登记的8家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厂家产能合计22.58万m3。

(2)脱硫设备

2000年之前,我国脱硫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2000年,国家经贸委印发《火电厂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国产化规划要点》,脱硫设备逐步开始发展。

2005年起,脱硫设备行业进入大发展阶段,国产化程度大幅提高。但也带来一些弊端,一些资质较差企业开始进入脱硫设备行业,扰乱了市场秩序。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制定相关制造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和性能检测,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经过两轮规范,并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脱硫设备行业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脱硫设备行业厂商较多,形成了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整体而言,脱硫设备类别众多,同时具备多类别脱硫设备生产能力的厂家相对较少,因此生产厂家数量较多但相对分散。

相对而言,部分以本公司为例的设备应用项目众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并能根据项目需要开发非标设备的厂商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较强。目前公司生产的脱硫设备在超过280家终端用户中运行,涉及电力、钢铁、冶金、石化等诸多行业。

(3)除尘设备

除尘设备按产品形态又大致上可细分为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

在袋式除尘器领域,竞争较为充分,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截至2013年末,在袋式除尘委员会登记的从事袋式除尘器生产的厂商有314家。静电除尘领域,尤其是湿式静电除尘器,已经成熟应用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电厂,目前在国内的应用日益广泛。

(4)烟气治理工程服务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我国电力行业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国有大中型电力企业。截至2014年底,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五成左右。拥有集团背景的烟气治理工程企业在脱硫、脱硝工程市场中竞争优势明显。

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按照2015年底累计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机组容量分别计算,脱硫前五名为: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脱硝前五名为: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脱硫设备、脱硝催化剂、除尘设备脱硫设备:

2000年,脱硫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脱硫设备以进口为主,利润水平很高;2006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规划》明确了具体减排指标,市场进入爆发增长期,脱硫设备国产化程度大幅提高,实现了进口替代,行业利润水平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2008年起受存量市场萎缩、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脱硫设备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利润水平下滑;随后随着排放标准提高以及行业的逐步规范,脱硫设备行业利润水平逐渐恢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

目前,脱硫设备市场较为成熟,在充分竞争的态势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利润水平,最近三年脱硫设备毛利率均保持在30%以上。

虽然火电机组脱硫安装率较高,但考虑新建机组的需求,以及存量机组运行更新需求、国家排放标准提高带来更新改造需求等因素,脱硫设备厂商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期,预计行业利润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脱硝催化剂:

2011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出台,脱硝催化剂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期,推动了脱硝催化剂的国产化;2012年~2013年,受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限期达标的影响,脱硝催化剂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行业利润水平较高。

2014年中期以后,随着脱硝市场的逐步趋于平稳,脱硝催化剂售价下降,行业利润水平有所回归,但原料价格亦随之下降,减缓了行业利润水平下降幅度。同时,经过脱硝建设高峰期之后,考虑新增市场需求、存量市场的催化剂更换需求等多重因素,预计该行业仍将维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除尘设备:

2012年以来,以袋式除尘器为主的传统除尘领域由于下游水泥、钢铁等行业景气度下降和整体效益下滑影响,毛利率呈现下滑趋势,部分生产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但随着袋式除尘在电厂的应用增加,行业利润水平有望回升。相较于传统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具有控制复合污染物的功能,对微细、黏性或高比电阻粉尘及烟气中酸雾、气溶胶、石膏雨微液滴等的收集具有较好效果,逐渐成为国内电厂解决大气复合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选择之一。此外,湿式静电除尘领域目前市场参与者较少,在大气复合污染物治理的大背景下国内电厂逐步接受湿式电除尘,有望维持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2)烟气治理工程业务

脱硫工程行业利润水平初期较高,经过大幅下降后逐步回升。以火电脱硫工程为例,报价从2001年的800~1,200元/kw下降到2009年底的80元/kw左右,其后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回升趋势,目前已恢复到150元/kw左右。

脱硝工程市场起步较晚,技术路线清晰,市场竞争相对有序,脱硝工程业务利润水平较为稳定。截至2015年末,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5.9%。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壁垒

脱硫设备属于非标准化设备,需根据不同行业生产过程、不同工况条件下产生的烟气特征采用相应技术。考虑到结构设计和组件布局的较大差异,脱硫设备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大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非标准化制造。脱硫设备的非标准化制造,提高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难度,增加了产品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技术壁垒。

脱硝催化剂技术早期由国外公司掌握,目前部分国内公司形成了自有专利技术。脱硝催化剂的制造在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质量过程控制方面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关键工序的工艺技术路线,将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而且工艺技术的引进及转化吸收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烟气治理工程业务主要依附于业主的主体工程之上,工程设计和实施的非标准化程度高,对总承包方的设计能力和工程经验要求较高。以火电脱硫工程为例,脱硫工程依附于燃煤锅炉、炉窑建设的主体工程之上,针对每一个火电厂、钢铁厂的脱硫项目都需要根据具体燃煤的硫分、烟气成分和主体工程的特点来进行设备选型和工艺路线选择。对脱硫技术仅仅进行全盘引进而不能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小脱硫企业,其完成工程的脱硫效率等指标往往达不到环保标准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造。随着国内燃煤含硫量的提高和新建火电脱硫工程的市场趋于平稳,未来的火电脱硫项目性质将主要为在役机组的改造。在役机组的改造项目对脱硫公司的技术水平要求将会更高。

2、经验壁垒

脱硫设备需根据不同行业生产过程、不同工况条件下产生的烟气特征采用相应的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非标准化制造。不同类别的脱硫设备制造经验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经验壁垒。

此外,大型环保工程项目招标,往往要求客户有类似工程的成功实施经验。

例如在火电厂的脱硫改造工程中,有丰富项目经验的企业对高污染、高耗能锅炉的工作原理、工程特点、环保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更好的发现和解决原有脱硫装置的问题。

3、业绩壁垒

环保设备及工程的运行效果直接决定了火电厂等直接用户烟气排放是否达标,客户为确保质量,往往要求设备/服务的供应方拥有已投运业绩记录,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行业新进入者的门槛。

以脱硝催化剂为例,脱硝催化剂品质涉及电厂安全运行,若发生质量缺陷,将影响烟气排放,用户普遍看重催化剂品质,这需要已投运业绩的印证。经过脱硝建设的高峰期,未来在供应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该产品是否具备投运业绩将成为行业新进入者的壁垒。

4、资金壁垒

脱硝催化剂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者需要投入资金用于专业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或引进,配备大量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

此外,现阶段环保设施投资向大型化发展,系统日趋复杂,对技术路线、设计、工艺、施工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基于高度的专业性要求,目前国内环保工程建设通常采用总承包模式,涵盖“设计、采购、施工、调试验收、交付用户”等各个环节,在开展具体业务时,需要向业主开具履约保函,同时在设备采购以及施工环节需垫付资金,对资金规模要求较高。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烟气治理行业属于强政策导向型行业,受本节“(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所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重点区域大气防治污染“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本行业的未来发展。

(2)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是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造成的酸雨污染已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青岛等31个省市和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能源需求与消费量不断攀升,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主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由此而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国家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已明确提出,实施脱硫脱硝工程,推动燃煤电厂、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形成二氧化硫削减能力277万吨;推动燃煤电厂、水泥等行业脱硝,形成氮氧化物削减能力358万吨。

(3)环保投资力度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本行业的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方向,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五化”同步,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形成所有污染物严格监管制度和一体化污染防治管理模式,主动遵循、准确把握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环保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将达到5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大幅增加。《规划》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环保装备八项发展重点,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水污染治理装备、固体废物处理装备等。《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11年度)》中将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设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设备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领域,烟气脱硫脱硝行业必将随着我国环保投资力度的增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不利因素

(1)受行业政策影响程度较大

烟气治理行业属于政策导向型行业,行业发展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如果发生国家环保政策力度减弱,或者相关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等情形,将会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力度不强

烟气治理行业过去十余年快速发展,行业竞争相对激烈,各参与主体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众多企业仅追求短期利润的发展目标,使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质量稳定性好的企业在竞争中并不能占有绝对优势。

(五)行业技术特点及技术水平、行业特征

1、烟气脱硫行业

脱硫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脱硫技术、燃烧中脱硫技术以及燃烧后脱硫技术。

本公司所生产的脱硫设备主要应用于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其基本原理系酸碱中和反应,即将燃烧后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二氧化硫),通过与碱性物质(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氧化镁、氨等)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盐或硫酸盐,从而达到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该技术又可分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三大类。

(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指脱硫过程在溶液中进行,反应中采用的吸收剂与脱硫生成物均为液态的脱硫技术。由于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为气液反应,因此该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吸收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等特点,是湿法、半干法、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中技术最成熟、实际应用最广泛、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

(2)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氧化钙加水制成的氢氧化钙,通过氢氧化钙与烟气接触反应,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氢氟酸、三氧化硫等酸性物质,达到脱硫的目的。

(3)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态下进行的烟气脱硫技术。近年来,和其他烟气脱硫技术一样,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也发展了多种工艺,主要可分为吸收剂喷射技术、电法干式脱硫技术、干式催化脱硫技术等。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2、烟气脱硝行业

目前,我国烟气脱硝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火力发电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其次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其他烟气脱硝技术则使用较少。

3、烟气除尘行业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燃煤电厂锅炉尾部烟气治理岛的工艺流程由SCR脱硝、干式电除尘器(干式ESP)、湿法脱硫系统(WFGD)组成,烟气即便达标排放,仍然存在PM2.5、气溶胶、酸雾、石膏雨微液滴等复合污染物难以脱除的问题。传统的除尘设备(干式电除尘、袋式除尘)主要应用于脱硫前除尘,难以达到控制复合污染的功能;而湿式静电除尘器作为高效除尘的终端精处理设备,应用于湿法脱硫后除尘,对微细、黏性或高比电阻粉尘及烟气中酸雾、气溶胶、石膏雨微液滴、汞、重金属、二恶英等的收集具有较好效果。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不同除尘技术路线对比如下:

延伸阅读:

2017-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预测

原标题: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细分领域需求规模测算【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