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性:
(1)适用的介质:污染地下水
(2)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碳氢化合物(如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石油烃、多环芳烃、MTBE(甲基叔丁基醚))、氯代烃、硝基芳香烃、重金属类、非金属类(砷、砸)、含氧阴离子(如硝酸盐、过氯酸)等。
(3)应用限制:在证明具备适当环境条件时才能使用,不适用于对场地修复时间要求较短的情况。
原理:通过实施有计划的监控策略,依据场地自然发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包含生物降解、扩散、吸附、稀释、挥发、放射性衰减以及化学性或生物性稳定等,使得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物的数量、毒性、移动性降低到风险可接受水平。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由监测井网系统、监测计划、自然衰减性能评估系统和紧急备用方案四部分组成。
(1)监测井系统:
能够确定地下水中污染物在纵向和垂向的分布范围,确定污染羽是否呈现稳定、缩小或扩大状态,确定自然衰减速率是否为常数,对于敏感的受体所造成的影响有预警作用。
监测井设置密度(位置与数量)需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污染羽范围、污染羽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而定,且能够满足统计分析上可信度要求所需要的数量。
(2)监测计划:
监测分析项目: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
在监测初期,所有监测区域均需要分析污染物、污染物的降解产物及完整的地球化学参数,以充分了解整个场地的水文地质特性与污染分布。后续监测过程中,则可以依据不同的监测区域与目的,做适当的调整。地下水监测频率在开始的前两年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以确认污染物随着季节性变化的情形。
(3)监控自然衰减性能评估:
MNA性能评估依据主要来源于监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检测分析结果,主要根据监测数据与前一次(或历史资料)的分析结果做比对。
(4)紧急备用方案:
当地下水中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启动紧急备案:
①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幅度增加或监测井中出现新的污染物;②在原来污染羽边界以外的监测井发现污染物;③影响到下游地区潜在的受体;④污染物浓度下降速率不足以达到修复目标。
延伸阅读:
李发生:新形势下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决策和产业发展探析
原标题:场地修复—地下水监控自然衰减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