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生化系统的调试运行的异常状况及解决措施:
Q一级反硝化池氨氮浓度高、硝态氮无
原因:回流泵未开或损坏,无法将一级硝化池的硝态氮带入A池,导致一级反硝化池的硝态氮被全部消耗。同时也无法通过一级硝化池的低浓度氨氮回流水将一级反硝化池的氨氮浓度进行稀释,而氨氮浓度高的原水进水未停,导致氨氮浓度越来越高。
解决办法:启动并加大回流量。
Q硝化池硝化负荷低,导致氨氮积累
原因:溶解氧偏低水温低于15度pH值偏低或碱度低池内COD偏高
解决办法:立即加大曝气量同时减少进水量或暂时停止进水,待氨氮浓度恢复正常再进水。
Q二级反硝化池硝态氮高无浮泥
原因:二级反硝化池硝态氮高且没有补充有机碳源。
解决办法:在二级反硝化池补充有机碳源。
Q硝化池内溶解氧高
原因:1、进气量大于生化需氧量;2、硝化期间,pH值低于6.0或碱度不足;3、硝化期间,氨氮不足;4、硝化菌受抑制或中毒。
解决办法:1、适当减少进气量;2、补充碱度;3、增加进水量或减少进气量;4、停止进水,稀释、置换系统有毒物质浓度。
Q硝化池内溶解氧低
原因:进水量或进水浓度突然增大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量或增大供氧量
Q一级硝化池内污泥突然减少
原因:反硝化池搅拌未开,回流的污泥下沉于池底,无法回流到一级硝化池。
解决办法:重新开启搅拌
延伸阅读:
生化调试培训资料——污水处理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Q污泥膨胀
表现:指SVI值升高,通常高于200ml/g,污泥不易沉降,颜色发淡,系统粘度增加,膜通量下降,常伴随产生大量泡沫。
分类: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
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的时候,此时细菌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来不及代谢,在胞外积贮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物质,使得表面附着物大量增加,很难沉淀压缩。
而当氮严重缺乏时,也有可产生膨胀现象。因为若缺氮,微生物便于工作不能充分利用碳源合成细胞物质,过量的碳源将被转弯为多糖类胞外贮存物,这种贮存物是高度亲水型化合物,易形成结合水,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产生高粘性的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时其生化处理效能仍较高,出水也还比较清澈,污泥镜检也看不到丝状菌。
丝状菌膨胀的原因:污泥负荷过高或过低,pH值偏低,营养比例失调等。在以上情况下,正常的菌胶团无法正常的代谢,而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方面要比菌胶团有利,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就变成了优势菌。丝状菌大量生长,其菌丝伸出菌胶团外,造成污泥不易被压缩或沉降。
控制方法:控制合理的污泥负荷,控制好溶解氧、pH等指标,及时补充所缺的营养元素(磷钾、钠、镁、铁、锰、钴、铜、镍、锌等、)主要功能:一是作为酶活化剂;二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电子传递的作用;三是调节微生物渗透压。若生化反应中缺乏这些微量元素,则微生物的活性将降低,无法进行电子的转移,因而代谢反应便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某一种或几种元素缺乏或者含量不足,就会限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降低处理效率,同时会导致丝状菌大量生长而引起污泥膨胀。
应急措施:如果污泥膨胀比较严重,主要方法是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达到消除污泥膨胀现象。投加过氧化氢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坏丝状菌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能较快降低SVI值,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丝状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药,污泥膨胀现象可以又会卷土重来。而且投药有可能破坏生化系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做为临时应急时用。
Q硝化池内产生大量泡沫
原因:1、洗膜时表面活性剂(洗衣粉、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加入过多,回流入系统;2、丝状菌过量生长。
解决办法:暂时加入消泡剂或适当降低液位,再清洗时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对于丝状菌,应参照丝状菌膨胀的控制方法来解决。
Q临时停车
停电2小时以内:可不做任何处理。
停电8小时以上:应在停电前,停止进水,延时曝气,将系统内COD去除干净,防止厌氧化,来电后及时进水运行,控制好曝气量或溶解氧。
长时间停车:三个月左右停车前应大量排泥,维持系统比较低的污泥浓度,每天少量进水,间歇曝气,每天曝气1-2小时。
半年以上:以重新接种启动为好。
运行时的控制指标
F/M值:
即污泥负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负荷一般为0.2KgBOD/KgMLSS.D。氨氮负荷很低。而垃圾渗滤液属高COD、高氨氮污水,COD可高达25000mg/L,氨氮浓度高达2500mg/L以上,对于此类废水,通常按氨氮体积负荷指导运行。渗滤液工程设计的氨氮体积负荷通常高达0.2KgN/m3.D,在实际运行时,应根据系统的处理能力来确定进水量,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出水指标
出水的指标一般看其COD、氨氮和pH值,只要按照工艺要求去操作,出水指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出水COD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风量不足造成溶解氧偏低,导致COD氧化不完全,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氨氮忽然升高,因为污染物氧化的顺序是先BOD,再氨氮,COD升高,说明COD降解不完全,氨氮基本上没有降解,所以会出现在出水COD偏高时,氨氮会因为没有被氧化在系统内造成积累而导致突然升高。
同样的道理,只要系统出水氨氮合格,COD也可以说是合格的,氨氮合格而COD不合格的现象有时也存在,往往是系统内亚硝酸盐积累造成的,因为亚硝酸盐也是COD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生化调试培训资料——污水处理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溶解氧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溶解氧一般控制在2-3mg/L,过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甚至污泥老化。过低会造成出水指标偏高,甚至导致污泥膨胀。所以控制溶解氧应在2.0左右为宜。
系统内氨氮
运行时,系统内氨氮指标应控制在15mg/l以内,过高可能会导致出水氨氮指标超标,另外由于氨氮指标高,碱度消耗减少,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盐分的相对增加,这样就增加了膜的污染程度。
回流比
污泥回流比过高,就会导致A池的停留时间过短,反硝化不能完全反应,造成硝化池COD负荷增加。过低会导致A池浓度过高,回流的硝态氮减少,也会导致反硝化供氧不足,同样反硝化不能完全反应,硝化池COD负荷增加。
短程硝化的控制技术
1、pH值:7.4—8.3;
2、温度:低于15或大于30度(35左右);
3、溶解氧:1.0左右;
4、游离胺(FA)浓度:0.6--5mg/l;
5、氨氮负荷:0.1KgN/m3.d;
6、泥龄:低泥龄。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
就是在生化系统内,由于硝化菌达到一定数量,占一定优势,在好氧条件下,能够与异养菌分享溶解氧,在异养菌处理COD的同时,硝化菌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如果此时控制系统内的溶解氧处于较低水平,能够提供反硝化菌工作的适宜条件(缺氧状况),最终达到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同步进行的效果。,其常用于B:N大于5:1的水质。
延伸阅读:
生化调试培训资料——污水处理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原标题:生化系统的调试运行—异常状况及解决措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