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以来,江苏铁腕治污,连续8年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太湖湖体水质由五类改善为四类,综合营养指数由62.3降至56.1,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分别改善11.1%、83.6%、41.6%和35.5%。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太湖在全国三湖(太湖、巢

首页> 环境监测> 报道> 正文

太湖8年治理状况在全国“三湖”治理中成效最好

2016-09-28 09:1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王晓映

自2007年《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以来,江苏铁腕治污,连续8年“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太湖湖体水质由五类改善为四类,综合营养指数由62.3降至56.1,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分别改善11.1%、83.6%、41.6%和35.5%。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太湖在全国“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治理中成效最好。

26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汇报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检查情况。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是江苏环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当年,江苏修订地方法规,实施一系列最严格条款举措。检查组肯定了8年的治理成果。

“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直接带动了全社会1000多亿元的治太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措施,2010-2015年太湖流域共淘汰落后过剩项目284个、产能3460万吨,至2016年上半年,太湖流域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5%,三次产业比重总体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

治太成果卓著,来之不易,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检查组指出,太湖水环境质量整体依然不容乐观,蓝藻仍有大面积暴发可能性。据监测,2015年以来太湖蓝藻藻情出现较大波动,截至今年7月底出现成规模蓝藻较去年同期多7次,面积多456平方公里,流域地表水达到或优于三类占比仅为50.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流域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偏低,流域五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城乡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总磷、总氮排放已经成为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的瓶颈和短板。

检查组还点名批评,常熟招商织染有限公司私设暗管偷排废水,无锡梁溪河蠡桥的水产批发市场集散渔船污水直排入河,垃圾跨界转移事件也有发生。

检查组建议,太湖流域地区要牢固树立“流域一盘棋”思想,实施流域共治,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推进太湖流域绿色发展,突出治理重点。人大则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做好修法准备,同时加强执法监督。

原标题:太湖8年治理状况在全国“三湖”治理中成效最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