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某权威媒体刊发报道称,水利部最近公开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显示,全国地下水普遍“水质较差”。具体来看,水利部于2015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IV类水691个,占32.9%;V类水994个,占47.3%,两者合计占比为80.2%。
该报道一经发布即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不过就在文章发布当日,水利部果然针对上述报道举行通气会做出了说明,该机构也挂出了2016年1月份的《地下水动态月报》。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在通气会上介绍了地下水水质监测有关情况:2014年起,水利部针对目前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的18个省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这18个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盆地以及江汉平原。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Ⅱ—Ⅲ类19.9%,Ⅳ—Ⅴ类80.1%。
陈明忠表示,这个结果与去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公布的《水资源公报》所反映的状况基本一致。但这些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
“并非水源地数据”
近年来,水利部组织对地下水水源地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根据正在编制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4748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有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817个,水质达标率为85%左右。2014年,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总的来看,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某地方地质勘察院副总工程师表示,一般来说,在讲监测结果时,需要说清楚监测井的布设(包括监测对象含水层、与污染源的相关位置)、监测井的建井(成井、止水、洗井、下管等)、采样(时间、采样前洗井、采样设备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分析结果。其次,还要讲清楚污染因子和比例。“我国很多地区铁、锰超标是原生的,而且很简单的方法就能处理,曝气让它氧化沉淀后过滤即可。”
这位副总工程师指出,“最关键的是不能用局部地区的资料推论全国,推论水源地,这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水源地的地下水监测应该有专门的数据,不能用面上的数据来简单粗暴的推理,这不科学不客观不负责任,会错误引导公众。”
而要想全面了解我国地下水水质具体情况还得等候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结果。2014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又核定并正式批复了两部报送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工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2017年全面建成国家级网络
但事实上,项目实施第一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国土资源部分)仅完成了总任务量的约3%。“项目建设进展,这得问财政部给不给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防控室主任蔡五田直言。而第一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国土资源部分)得到的财政资金仅1亿元。国土资源部优先开展了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四省的项目建设,共350个,目前四省已完成预定计划的约93%。
“国家财政总支持资金为22亿,其中国土资源部约11.2亿,分三年拨付。预计今年(2016年)拨付7.5亿。”前述国土资源系统人士透露。水利部网站近期亦贴出了大量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的招标信息。最新的是4月18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内蒙古自治区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6标段招标公告》。根据该公告第一段“资金来源”部分所载:“本项目资金来源于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已落实。”
“今年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会在全国其他省份全面展开,计划建设7251个,是攻坚的一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如上数据。按照最新计划,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将于2017年底全面完成。
“地下水监测方面,至少是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三龙治水’。希望未来水利和国土资源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信息、技术的沟通与共享,所有参与部门都可以统一工作,而非现在每个部门各自出报告。这样效率会提高很多,也会避免资源浪费。”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防控室主任蔡五田提出了上述希望。
监测数据去哪了?
此外,打开国家环保部网站,你能看到全国空气质量实时数据,了解地表水水质监测动态,却难觅地下水水质的实时监测数据。
翻阅2016年6月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地下水水质占据的篇幅短小,但透露的数据却令人惊心:我国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42.5%、18.8%,两者占据了监测点数量的60%以上。
为了摸清场地地下水污染状况,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副院长丁爱中认为,在场地调查的第一阶段,为明确地下水污染状况,应该采取网格式布点的方案,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现实情况是,业主往往要求修复工期短、费用少,以致评估方在现场设的取样点比较少,甚至根据业主的主观需求来进行布点,影响到报告的客观性。”
目前对地下水污染修复可大致分为两类:异地处理和原位修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讲师程莉蓉介绍,异地处理是将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出运走进行处理。原位修复则是在受污染的区域采取物理隔绝或生物化学等方式对地下水体进行处理。物理隔绝是通过构筑墙体将污染水体封闭起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生物化学处理包括往地下注入气体、微生物、化学试剂等对水体进行修复。
而“实施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怎么样”是丁爱中在工作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他表示,由于无法直观看到,如何科学评价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确实是一大难题。在国外,有采取设置监测井的方式,根据浓度或污染物削减量来评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这一方式目前在国内的场地修复工程中尚未采用。“我们需要探索经济可行的评估方式,更好的效果评估也有利于推动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的展开。”
原标题:地下水监测春天有多远 一次数据打架引发的追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