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2016(第七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发布并解读了冶金规划院最新编制的《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白皮书(2005~2015)》,对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淘汰落后、节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并对未来节能环保工作的外部环境和绿色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现特将《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白皮书(2005-2015)》全文刊发,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行业内外对钢铁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认识,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发展。
一钢铁工业支撑强国制造梦
李克强总理指出:“钢铁和煤炭是重要基础性产业,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有着悠久辉煌历史、怀揣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多民族大国,钢铁是国家的脊梁,只能主要依托强大的、独立自主的钢铁工业满足发展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向强,在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双轮驱动下,钢铁工业素质显著提高,满足了建筑、机械、能源、汽车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进程中,以及建设制造强国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占全球一半粗钢产量和钢材消费量的中国钢铁工业已屹立在世界钢铁舞台的中央,国际地位大幅提高,深刻改变了国际钢铁格局,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钢铁材料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是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轻工、能源、交通等几乎所有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材料。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约6.64亿吨,建筑业全年消费钢材3.60亿吨,占国内钢材消费总量的54.2%,机械行业全年消费钢材约1.29亿吨,占国内钢材消费总量的19.4%。国内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品种质量的提升推动了我国由钢材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彻底告别了钢铁短缺时代,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我国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三峡工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气东输、京沪高铁、载人航天、灾后重建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钢铁工业规模大,在工业产业中地位重要,就钢铁产业主要涵盖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黑色金属矿而言,2015年其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6万亿元和7.2万亿元,占工业总量7.6%和6.5%,排名在全部工业行业的第二和第三位。2015年钢材出口628.3亿美元,在我国主要出口货物中位居第九位。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4万人。如考虑带动钢铁配套产业、相关科研、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钢铁工业对间接就业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对于酒泉、攀枝花、鞍山、本溪、马鞍山和包头等城市来说,钢铁产业在当地就业和经济方面更是发挥绝对主体作用,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支撑。
延伸阅读:
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白皮书(2005-2015)(下)
二工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一)淘汰落后取得巨大成就1.落后工艺装备的定义
(1)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2)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3)产品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标准;
(4)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关于落后装备的政策认定,过去十年来逐步从严,标准也随之提高,以炼铁、炼钢装备为例,说明如下: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中规定钢铁行业淘汰容积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公称容量2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规定落后装备为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钢铁行业高度重视淘汰落后装备,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多部委的协同努力下,2005-2015年我国累计淘汰炼铁产能2.47亿吨,累计淘汰炼钢产能1.72亿吨,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巨大进展。
2.淘汰落后实现的节能减排效果
落后产能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大。
通过十年来的淘汰落后,钢铁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大幅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分别累计减排50万吨、25万吨和75万吨。
(二)先进装备产能占比明显提升
2005-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装备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2015年中国炼铁先进产能占比达70%以上,为2005年的2.5倍,先进产能占比指标居世界前列。高炉自动化操作水平、数学模型及专家系统过程优化系统的采用率普遍提升。
2015年我国炼钢先进产能占比达60%以上,为2005年的1.7倍。“一罐到底”铁钢界面技术、“一键式”自动化炼钢技术、真空精炼技术、高效连铸技术快速发展。
2015年焦炉先进产能数量较2005年明显提高,重点统计钢铁企业5m以上焦炉产能比例占炼焦总产能的70%以上。
延伸阅读:
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白皮书(2005-2015)(下)
三环境意识和环境战略
(一)环保新形势
2015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环境保护法》,对于环保违法企业采取按日计罚、不设上限的处罚措施,并增加了责任人依法刑拘的行政惩罚手段,力度空前。
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收紧,环保约束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三五”期间,还将增加烟粉尘约束性指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通过环保倒逼手段促使环保不达标企业尽快退出,化解高污染过剩产能。
(二)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帮助企业评估和改善环保成效,并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方针,培训员工实现规范操作。
根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查询结果,2005年年底,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仅有宝钢、太钢、鞍钢、武钢、邯钢、天津钢管等少数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仅占全国粗钢产能的25%。
随着企业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企业环境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2015年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钢铁企业名单,有305家钢铁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占全国钢铁产能的9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比例不足30%,钢铁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比例达90%,远高于国内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三)环境信息公开
强化环境信息公开,通过“曝光”、“公益诉讼”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明确了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舆论曝光将作为政府环保监管的有力补充,企业的环保违法行为将受到全方位的监督。
2005年,全国仅宝钢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到2015年底,已经有宝钢、太钢、首钢、河钢、武钢、鞍钢、山钢、柳钢、重钢等十余家钢铁企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四)环境战略
宝钢于2009年提出环境经营战略,从环境角度重新思考原有的经营理念,探求环境效益和竞争力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方法,对产品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经营管理,将新的环境经营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从原材料购买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消费以及废弃物回收等,具体而言,宝钢的环境经营包括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三部分。
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在发展战略中把环境战略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
延伸阅读:
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白皮书(2005-2015)(下)
原标题: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 白皮书(2005-201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