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内蒙古电视台一则名为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新闻引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随着新闻的播出,16年累计投入7亿元研究荒山生态技术、修复荒山生态环境,把24000亩荒山变成一道横跨北疆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公众视线的焦点,天龙生态背后的故事

首页> 环境修复> 场地修复> 企业> 正文

天龙生态:讲述生态修复背后的故事

2016-07-05 09:31 来源: 中企网

2016年7月3日,内蒙古电视台一则名为“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新闻引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随着新闻的播出,16年累计投入7亿元研究荒山生态技术、修复荒山生态环境,把24000亩荒山变成一道横跨北疆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公众视线的焦点,天龙生态背后的故事也成为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天龙生态16年,绿荒山,为生态

据了解,天龙生态扎根大青山生态修复已逾16个年头,16年来,天龙人以内蒙古政府“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企业的“生态科技愚公”精神为基础,开创出一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衡发展的生态新模式。

16年来,天龙生态先后完成了包头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包头出口G6高速和110国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七标段、包头北出口G6 高速公路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三标段、包头市民族东路两侧和110国道北景观工程、包头市梅力更生态治理造林绿化工程等生态壮举。并依托山水林的绿色链条,将参观旅游、生态养殖、现代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成大青山最美的一段生态旅游景区。目前,每日来天龙生态骑行、垂钓、徒步、就餐、观光的旅游人数达3000多人次,极大带动了周边农民再就业,增收入。

未来,通过健康产业的发展,健全服务性、功能性的城镇化人居配套,逐步发展“健康疗养、养老地产、休闲度假”等新型人居产业,最终实现“生态城镇化”的建设愿景。

万亩荒山变密林,靠科技,顺自然

16年的治山历程中,天龙生态总结出一整套荒山生态治理科技体系,并通过科技体系与自然条件相结合的方式达成荒山生态改造目标。

据了解,该体系包含超旱生林木驯化育种技术、干旱荒山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以及领先的循环节水技术体系三大支柱。

天龙首创的“超旱生林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在降水量少于100mm、蒸发量高于3000mm、-30℃- 40℃的极端气候下,依然保持95%的高存活率。超旱生植物集成技术(不浇水•绿荒山•可持续)是中国西北干旱荒山生态修复,可持续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10000㎡生态修复实验室和组培室、全球首家超旱生种子繁育园、超旱生育苗智能温室和超旱生苗木示范基地。

天龙科研团队遵循“留住天上水,拦蓄地表水,用足过境水,保护地下水,用好再生水”的循环节水原则,创新运用“自然、物理、化学”为一体的高科技立体循环节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引入以色列最先进的节水技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肥水同步供应到植物根部土壤,最大限度减少蒸腾,增强肥水的利用率和吸收率。

16年,包头市民见证了大青山南坡由灰返绿、由荒成林、由渺无人烟到游客成群的变迁,切身体验到生态改良所带来的美景;16年,天龙生态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却始终坚守于荒山生态修复未动分毫。未来的16年,天龙仍将站在荒山,以绿造福、以绿添富,为了整座大青山的返绿、为了那道贯穿中国北疆的生态屏障。

原标题:天龙生态 用16年绿一片荒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