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改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烟气除尘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2015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超过1300亿元,其中除尘产业规模约430亿元。在政府节能减排政策严格的推动下,预计未来3-5年内颗粒物减排将成为环保的重中之重,而除尘市场将充分受益,除尘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5年内除尘改造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元-1200亿元。在2016上海国际环保展会上,辽宁鸿盛环境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鸿盛集团)销售副总张雅丹就当前环保形势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与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谈除尘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进燃煤电厂除尘改造1.8亿千瓦,预示着排放标准进一步提升,除尘市场将充分受益。目前,环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除尘市场也不例外,关于除尘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张雅丹提到:“近年来,在国家节能环保的宏观规划下,除尘产业的市场前景较为乐观。然而,中国除尘产业要真正从‘前景’转化为效益,将潜在的市场变为有效益的现实市场,还需要跨越体制、观念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将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中国除尘产业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目前,国内距离真正实现近零排放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设备厂家、滤料厂家以及行业内科研机构多方努力。”
中国除尘市场前景越来越诱人,除尘产业如何发展是业内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在我国除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差、价格低、缺乏名牌、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无序化。国内除尘企事业单位有近万家, 2015全国除尘产业年产值约430亿元,其中大多数都是由民办企业贡献的,也有少量由国家投资的除尘企业或由国有企业转型的除尘企业贡献的。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处于良性运作环境之中,处于挣扎的边缘,除尘产业在艰难中前进。对此,张雅丹深有体会:“目前,国内除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下,难免有些企业会忽视产品的质量和其他方面的问题。现阶段,除尘市场发展将趋向资源整合,会有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向运营服务领域转型,行业内优胜劣汰会趋于白热化,行业内规模较小、品质较低的生产企业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谈除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尘市场应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国内潜在环保市场没有很快地转变为可操作的现实市场,企业生产能力大大过剩,开工不足,处于买方市场局面。我国的除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还不是很强,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国际竞争意识。仅仅从处理工艺技术水平来看,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并不明显,甚至有些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业内企业应努力提高产品的制造水平、自动化控制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一席之地才是我国环保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
除尘技术和除尘设备往往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除尘领域在十多年的发展中,辽宁鸿盛集团致力于除尘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是集工业除尘制造与运营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产品服务于火电、合金冶炼、钢铁等多个领域。
“DCE-尘管家”是烟气污染治理和粉尘收集领域推出的战略主品牌,之所以能在市场站稳一席之地与产品的优势密不可分,张雅丹介绍说:“DCE尘管家品牌优势有三个方面:其一,全产业链生产:从原料到成品滤袋,实现全产业链生产,并能够较好的把控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无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设备选型上都有严格的评估标准。其二,两大产品系列:具备机织类和针刺类两大滤料产品的生产能力,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每年产品出口总额达2亿元;其三,优质的服务体系: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实现全过程服务,为客户提供持续有效的高品质服务。鸿盛集团在全球率先研制出新型高温烟气过滤材料——高硅氧改性纤维滤料,大大提高了纤维的耐酸性,将其投入量产及应用,实现新型滤材发展的重大突破。”
谈除尘领域超低排放的实现
2015年相继出台《关于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2016年也陆续出台了超低排放相关政策。“超低排放”主要涉及烟尘、SO2和NOx的排放,现阶段的难点是如何实现高效除尘。关于除尘市场超低排放的实现,张雅丹认为:“实现超低排放是滤料厂家、设备厂家和污染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不是单单某一主体就能完成的。在超低排放的实现过程中,无论是为了满足国家政策还是出于社会责任,企业一定要有超低排放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实现超低排放。目前,国内市场超低排放的难点是如何把控设备整体的精密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生产运营过程。现阶段,电力领域一直在倡导超低排放,研发人员也在积极随着市场导向而不断更新技术,技术水平相应提高了,实现全面超低排放就指日可待了。”
在未来的发展中,除尘行业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国内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行业学术活动,及时掌握新的国际动态,不断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就除尘市场而言,发展中国家更需要高科技,高科技不仅能解决常规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大大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这些是发展中国家最迫切需要的,未来业内企业也会朝着高科技方向迈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