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处京津冀两极之一,拥有1400多万人口,年生产总值(GDP)达1.55万亿元,年货运量达5.2亿吨,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属于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天津再生资源如何发展,不仅是天津市内部废品回收的问题,而是影响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联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路径。
今年4月底,中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是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今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五大目标要求和绿色发展等五大发展理念。这表明“十三五”期间,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再生资源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它既是污染物,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资源属性。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现着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既促进环境保护,又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支撑国家资源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更好发展天津再生资源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中央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这也是制定天津市“十三五”规划时必须加以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将从天津再生资源行业情况入手,梳理行业现状,分析行业问题,提出搞好天津再生资源产业的思路,即构建天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天津再生资源行业情况
(一)行业政策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围绕报废汽车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相继推出6项政策,促进了天津市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见表1)。
从表1可见,天津市针对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和促进黄标车淘汰发出5项政策,针对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推出《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天津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等3项政策。这些政策,对促进和规范报废汽车和回收体系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
延伸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构建天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策研究(二)
(二)回收行业现状
1、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天津市依据国家开展回收体系建设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津政办发〔2012〕150号文和津商务流通〔2014〕21号文为指导,着力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试点、重点项目为载体、回收网络为基础、分拣中心为枢纽、加工利用园区为依托、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截止2014 年,天津共有注册回收经营企业2800余家,其中经商务主管部门备案有1600余家;回收站、亭、车等网点5000余处;专业及综合分拣加工中心11个;国家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1个;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基地4个,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基地1个,废塑料处理基地1个,覆盖全市的行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1个。从业人员1.5万人。基本形成了从社区回收站(点)→分拣加工中心→加工利用基地的回收利用体系。
2、回收行业规模
2014年,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总量535.7万吨,其中,废钢铁回收量189万吨,销售量188万吨,销售额41.36亿元;废有色金属回收量17.8万吨,销售量 16.6万吨,销售额71.47亿元;废塑料17.6万吨,销售量18.7万吨,销售额7.67亿元;废纸回收量308万吨,销售量258万吨,销售额 30.44亿元;废橡胶1.5万吨,销售量1.4万吨,销售额0.24亿元;废弃电器电子1.8万吨,销售量1万吨,销售额0.032亿元。从2010年至2014年,天津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规模见表2。
3、与全国回收规模对比
从2010年至2014年,全国九个主要品种国内回收规模见表3,其中2014年,国内回收总量1.81亿吨。
延伸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构建天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策研究(二)
从表2可见,天津市回收量,从2010年至2014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2),2010年的642万吨,下降到2013年的400.5万吨,2014年回升到535.7万吨。天津回收规模的变化,与全国回收规模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国家取消回收行业税收优惠,以及经济形势下行,对天津回收行业影响尤其大,其中2013年的挑战更加严峻。据天津市再生资源网上备案企业统计显示,2013年天津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1700家,较上年减少1000家,部分回收企业已处于停业、歇业或转业状态,从业人员2万人,同比减少31%,因此2013年回收总量、回收总值较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延伸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构建天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策研究(二)
原标题:独家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构建天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策研究(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