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不少地方出现毒地公共事件,以及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土壤保护及污染土壤修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5月31日傍晚,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要求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要是‘土十条’能早些出来,常州毒地事件中的涉事化工企业退出时不能一走了之,需要对土地污染负责。”业内人士李达(化名)感慨,“常州毒地事件或许就能幸免。”
腾讯财经了解到,从2013年5月起草以来,“土十条”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并且50次易稿。土壤污染调查、农用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未污染土壤保护、污染源监管、污染土地修复,“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环保部的官方解读文章指出,“土十条”的实施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从长远时间看,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带来巨额的投资。“因为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目前都无法撑起上万亿元的市场。”
千呼万唤始出来:50次易稿
今年3月11日,环保部部长举行记者招待会时提到,我国“土十条”即将出台,“目前文稿已经基本成熟,等待中央审批。”环保部此前将制定“土十条”列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
相比较于“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为何迟迟没有出台?
陈吉宁表示,一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基础非常薄弱,现在还没有一部法律规范,相关的工作也很分散;二是土壤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界定起来非常困难。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另外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在李达看来,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难可逆性,治理难度更大。
实际上,土壤污染一次次酿成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已成为社会的突出矛盾。比如,今年的常州“毒地”事件,2013年湖南“镉大米”事件,2012年曲靖市“6˙12”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
2005年至2013年,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即检查的1000个点中污染超标的点达到了161个。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为主,有机污染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11.4%。
“土十条”的出台过程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腾讯财经了解到,自2013年5月就开始起草,经历了准备、编制、征求意见和报批4个阶段,先后5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3次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意见,50次易稿。
今年4月27日,国务院第131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土十条”。5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土十条”。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全文。
“这表明了中央对土壤污染治理的决心,确定了大方向。” 参与制定“土十条”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对腾讯财经表示。
先试点再推广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土十条”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并且首要提出,要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2018和2020年底前,分别查明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分布及其环境风险。
腾讯财经了解到,为了摸清家底,有关部门正在编制详查总体方案,积极筹备各项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已在全国设置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31367个,2016年拟再增加7000个风险点位。
国内最大的民营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华测检测(300012.SZ)的柴永志对腾讯财经表示,环境监测市场已经打开,他们正在积极布局。
此外,“土十条”针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污染土壤分别进行了规划管理。其中,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
针对建设用地,“土十条”要求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并且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这意味着以后企业退出时不能一走了之,还要对土地污染负责。”李达表示。众所周知,常州“毒地”就是由江苏常隆化工、长宇化工、华达化工退出时所留下。
“土十条”还筛选出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作为重点监管行业。并且提出,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土十条”提出要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2016年底前,在浙江台州、湖北黄石、湖南常德、广东韶关、广西河池和贵州铜仁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而耕地修复方面,将继续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并且明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
“并不是外界认为的一下子在全国铺开,而是先试点,慢慢形成成熟模式后再逐步推广。”陈同斌告诉腾讯财经,一定要防范“一哄而上”,因为目前我国在土壤防治的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不成熟。
4500亿的市场蛋糕如何分
由于“土十条”出台的预期,近两年来土壤防治修复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早有上市公司提前布局。那么,“土十条”带来的市场蛋糕有多大?
环保部5月31日发给媒体的解读文件显示,“土十条”将有力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装备药剂生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环保产业规模。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该解读文件同时指出,“实施‘土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而此前环保部的一项研究更是指出,土壤修复市场带动的投资规模超过5.7万亿元。
腾讯财经了解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从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近1000家,从业人员从约2000人增加到近1万人;项目数量累计达300多项。
“土壤修复市场基本上是从无到有。”陈同斌对腾讯财经表示,虽然越来越多企业从事土壤修复,但不能指望短期内就形成巨额的投资,“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会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腾讯财经访问的多位市场从业人员也对“土十条”带来的市场规模持谨慎乐观,他们有着陈同斌同样的担忧。
“我们也在关注土壤修复,但还没有开展业务,感觉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技术、资金、商业模式等。”某上市公司副总经理对腾讯财经说。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则指出,我国2015年的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大部分都与房地产项目有关,而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生态修复等占比较小。
从当前土壤修复所采用的模式可以看出,修复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资金来源过度依赖政府,特别是中央财政,没有稳定的支付体系,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张益表示。
“感觉‘土十条’没有‘水十条’‘大气十条’那么容易实施。”华测检测的柴永志则期待着“土十条”的实施细则。
不过,“土十条”指出,加大财政投入,通过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腾讯财经注意到,根据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新增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资金预算数为90多亿元,较往年有大幅增加。但这与“土十条”提出的任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逐年扩大专项资金规模。
令人期待的是,“土十条”也重点提到推动土壤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原标题:“土十条”揭开面纱 污染企业不能一走了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