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PPP成为风口为什么说PPP会成为风口,因为现在政府处于转型期,而政府主导转型的工具,就是PPP。延伸阅读:PPP风口下园林生态企业的转型选择(上)过去的十多年,政府通过设立城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做了很多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的发展,但也给地方政府压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且很多债务

首页 > 环境修复 > 综合 > 企业 > 正文

PPP风口下园林生态企业的转型选择(中)

2016-05-11 09:20 来源: 园林资本 

四、PPP成为风口

为什么说PPP会成为风口,因为现在政府处于转型期,而政府主导转型的工具,就是PPP。

延伸阅读:

PPP风口下园林生态企业的转型选择(上)

过去的十多年,政府通过设立城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做了很多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的发展,但也给地方政府压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且很多债务都是隐性的。

为什么要推出PPP,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目前政府的债务压力太大,短期承受了巨大的到期债务兑付压力。那怎么来解决债务,同时又能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希望通过PPP,一方面缓解债务,一方面又要通过社会资本来促进投资,为转型换取时间和空间。

不可能通过堵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因为存量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更是水面下的冰山。所以从2015年起,有多次数万亿的放水,同时也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进来替换政府债务。同时,央行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同时,政府也鼓励各种资本以PPP、混合制的方式进入政府项目。

希望通过PPP模式,用长周期、低利率的资金替换短周期、高利率的资金。另外会逐步推出和PPP相匹配的长周期、低利率资金。目前市场出现了国开行参与PPP项目,其利率低、周期在十年以上的资金。

同时各类政策、法规的密集推出,这是PPP参与方的保障,为PPP的全面落地铺平了道路。

如果说2015年是PPP的推广年,那么,2016年开始逐步进入落地阶段。

通过松绑政府发债来解决目前的债务到期偿付措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长久来说,靠发债输血的方式不持久,过于依赖土地财政,还是缺乏自我造血能力。完全靠发债来推动,不可持续。去存量,调结构,促创新会是政府在2016年继续力推的工作。

政府会从上至下,不遗余力的,更加密集的推出PPP项目,让资金、运营、创新、效率等达到最优。

所有园林生态类企业都应该考虑,如何尽快搭上PPP这班快车。

五、四大转型选项

在PPP的大风口形势下,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行业内公司很快会出现分化,主要有四条转型出路:

1、综合性平台

预计在3-5年内,会有1-3家成为全品类的综合性平台,他会横跨大环境概念,甚至进入和户外相关、互联网、金融等相关领域。目前有公司已经开始布局。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东方园林,它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扩张。但谁会成为这样的平台,我预测不一定在现有园林公司里面诞生,可能会是其他环保类上市公司,甚至是行业外的资本玩家。目前至少还有十多家以上的非园林类上市公司希望能进入园林生态行业。

这条路一般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实现,但要成功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会很艰难。

2、垂直细分平台

3-5年后,会有5-10家成为单一品类下的平台,这些未来的平台目前刚刚开始布局或探索。

比较典型的是棕榈股份。比如棕榈园林将自己转型成生态城镇综合运营商(公司名称已改成: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对业务、人员做了非常大的调整,之前的主营业务,园林施工、设计板块将只是他其中的一个板块; 将自己的大部分优势资源放在生态城镇综合运营商上发力。

3、细分节点的专业公司

就是在某一细分节点上的专业公司,凭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能力,获得客户的订单,或者获得前述两类公司的青睐,成为其配套服务商。

要成为这样的专业公司,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基因,找到细分领域。

你体现的价值可以是:质量高、价格低、速度快、态度好,或者是否能给客户带来附加价值等。总之你的优势要有辨识度。最好是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前几名

从长期来看,如果你只是提供社会平均价值,利润会逐渐趋于零。你体现的价值要高于社会平均价值,差额才是你的利润。

4、PPP跨界联盟

如果前面三类都没法对号入座,就只有联合具有互补的公司进行抱团。但由于这样的模式往往比较松散,怎么样才能做到亲密呢?

回顾下,上述的综合类平台、垂直细分平台,会掌握市场、价格的话语权,但需要自身掌握的资源和实现难度较大。

专业类公司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平台的认可,获得相应的回报。

第四类PPP跨界联盟,如果过于松散,容易流于形式,如果联盟能通过利益捆绑进行紧密配合,有机会获得和大公司平等共舞的机会。

延伸阅读:

PPP风口下园林生态企业的转型选择(上)

原标题:【园林资本】PPP风口下园林生态企业的转型选择(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