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自可解毒常外毒地,触目惊心。常州作为较发达地区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和环保双优区域,依然出现了这样危害公众利益的环境事件,不得不让人深思:相关各方到底做错了什么?实际上,这次毗邻常外的污染地块的修复工程,本来是要作为向全省甚至全国推行的范例的。榜样出了问题,如不能彻底反思,影响几

首页> 环境修复> 场地修复> 评论> 正文

“毒地” 伤害的是我们的信心

2016-04-29 14:01 来源: 新民周刊 作者: 王煜

有心自可解毒

常外“毒地”,触目惊心。

常州作为较发达地区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和环保“双优”区域,依然出现了这样危害公众利益的环境事件,不得不让人深思:相关各方到底做错了什么?实际上,这次毗邻常外的污染地块的修复工程,本来是要作为向全省甚至全国推行的范例的。“榜样”出了问题,如不能彻底反思,影响几何无需多言。

同时,常州所处的长三角地带,是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一极。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他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治国必须依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都有了,“土十条”乃至《土壤污染防治法》也该来了。和环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及时修订,让它真正成为民族永续发展的把关者。

污染再毒,有心作为,亦可解之。

“毒地”伤害的是信心

“别的孩子都在比成绩,我们的孩子在比淋巴结节的大小。别的孩子上学要成绩,我们的孩子上学却冒着健康的代价!我们要真正无愧于自己的良知,请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给孩子一个安全无毒的教室!仅此而已!如此而已!别无他求!为人父母,请救救孩子们!——来自一位焦虑了五个月的母亲!”

这是2016年4月23日,常州外国语学校一名学生的家长写给教育部督导组的信。两天后的深夜,常州官方发布了国家环保部、国家卫计委与江苏省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进展,但这份公告依然未能消除部分家长的担心。他们认为,学校建在“毒地”旁,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培育莘莘学子的“花圃”,为何竟与“毒地”为邻?

“突如其来”的毒气

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外”)是当地最好的初中之一,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梦寐以求的地方。2015年9月,常外从老校区搬迁到位于常州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的新校区。新校区比老校区要宽敞许多,硬件设备升级,加上原来强大的软件实力,学生的幸福感本应更强。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搬迁之后,不少学生出现了红疹、脱皮、鼻塞、咳嗽、流鼻血、嗜睡等症状,经检查后还发现了白细胞数量减少、甲状腺结节等问题。出现健康问题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校内出现了明显的刺激气体。一名家长回忆:“飘过来的那种味道,恶臭,特别浓。”

人们很快发现,“毒气”来自与学校北门仅一街之隔的“常隆地块”,又称“三江口地块”。这个地块上曾有常隆、华达、常宇三家化工厂,其中常隆化工的前身常州农药厂已经在此生产50多年。2011年6月,常隆地块上的化工厂完成整体搬迁。

公开资料显示,常隆化工由常州农药厂及常州有机化工厂于2000年改制组建而成。工商信息显示,常隆化工组建后的股份构成是:常隆化工工会委员会持股82.2%,常州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5%,其中,后者为常州市国资委独资企业,后更名为常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常隆化工曾有污染的“黑历史”:2014年12月,6家企业在赔偿金额创全国之最的江苏泰兴“12˙19环境公益诉讼案”中,因倾倒废酸,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罚1.6亿元;其中常隆化工旗下企业常隆农化被罚8270.18万元。次年9月,江苏“靖江毒地案”曝光,常隆化工牵涉靖江侯河石油化工厂万吨化学危废非法掩埋事件。

另外,曾负责生产调度的常隆化工前员工胥建伟,自2013年起就持续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至今。他多次在媒体采访中透露,常隆化工的废水偷排基本3天一次,每次约40分钟,排污量高达2000至3000吨。他还举报常隆地块存在大规模地下“埋毒”。

但直至2015年9月的“靖江毒地案”,以及后来常外学生家长的反映,这个投诉才引起环保部门的注意。据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后来的公开官方回应,2015年11月6日至19日,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全程监督和举报人的现场指认下,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常隆地块“重点疑似区域逐一挖掘”,只挖出了30公斤填埋物,包括两个铁桶、三包除草剂,“未发现大量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

胥建伟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作为举报人,他个人从未得到过常州官方对此事件的回应。而对于公开回应,他也表示不理解。

常外的学生家长们了解到上述信息后,认为孩子们出现健康问题与常隆地块的污染有直接关系。从2015年12月底开始,焦急的家长多次向学校提出,希望常外在“毒地”修复期间,先搬离一年作为缓冲过渡。

1月10日,因为多名家长投诉,常外校方做出了停课停考的决定,要求孩子们回家等待复课通知。

1月15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和学校、家长达成共识,待常隆地块修复工程完成后,同意以“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原则,对学校内环境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搬迁或复课。

1月16日,常州市教育局官网刊登《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告家长书》,其中称常隆地块在修复过程中散发出异味,给周边学校师生的教学、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表示歉意。告家长书同时称,学校周边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发现常外学生体检情况有明显异常。

到了2月21日,家长突然收到复课短信,紧接着两天后,校方在官网单方挂出一份由澳实分析检测(上海)有限公司出具的报告,宣布检测合格。

从常州官方的公告可以看到,在此期间政府进行过多次多方位检测,每次的结果都为合格。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转学,一名常外八年级学生家长韩翔(化名)发送给《新民周刊》记者的一份表格显示,目前已经有60多名学生转学,还有10余名学生请长假或者休学。但常州官方4月18日则称,目前全校应到校的2451名学生中,除1人事假、4人病假、5人正在办理转学手续,其余学生全部到校。

还有家长开始众筹,自行找第三方检测机构。3月24日,上海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常外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相比澳实公司的7页检测报告,实朴公司的报告共有118页。

直至2016年4月17日,央视以“不该建的学校”为题对常外毒地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引发了举国关注。央视报道称,常外“毒地”污染造成近500名孩子出现健康问题,其中甚至包括白血病、淋巴癌等恶疾。央视称家长委托的实朴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学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二氯甲烷等污染物质,央视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与常隆地块的污染物质相吻合。而常州官方的回应是:澳实与实朴两家公司对校园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达标。

央视报道发出后,常州市政府“连夜成立调查组”。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察机制”,由教育部派出国家督学赴常州当地进行专项督导。同时,环保部、江苏省政府也成立联合调查组赶赴常州。

“毒地”罗生门

在央视新闻报道常外事件后,一名家长给常外校长曹慧发去了短信:“曹校长,关于今天央视所播,我要个说法,先前只有学校发来一条一条短信,今天呢?我该相信谁?孩子不是小白鼠,你也是母亲!”

曹慧的回答是:“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同时,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也在网上发表了一封致家长和学生的公开信,信中称:“平心而论,如果没有这则新闻,我们并未觉得情况如此糟糕……”“……央视并未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眼下,学生们正在紧张准备各种重要考试,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国际部学生即将参加剑桥全球考试,我们尚不确定央视的这期姗姗来迟的报道对同学们的影响有多大,也无法理解央视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来播出。”

一名常外员工也向《新民周刊》记者抱怨:“这个报道的时点确实不对,孩子们都要考试了。”

究竟是谁在说谎?

关于对污染的检测,当地环保工作人员称:“老百姓反映有味道,去现场检测结果却是达标的。”新北区环保局一位副局长表示,如果把老百姓的人体感知度比作“民标”,他认为国标与“民标”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该局长称,目前国内的检测手段与国际先进检测手段有差距,基层的检测力量更是跟不上,检测设备落后。化工企业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太多,很多的确都不在国家标准检测范围之内。常州市新北区环境监测站站长王淑媛也表达了目前基层环保部门的“无奈”。她说,发现问题只能依靠现有标准来评价,没有标准的问题或现象则无法给出评价。

而关于孩子的健康问题,据常州官方回应,常外学生并未有白血病案例,一名淋巴癌患者学生被发现在学校搬迁之前。该学生家长告诉媒体,自家孩子于2015年9月出现症状,10月确诊为淋巴癌,此前体检从未出现过任何异常。另一名家长则在电话中情绪激动:“孩子的情况严不严重只有我自己知道,小孩的情况很不稳定。”不过,这两名声称孩子患癌的家长也都表示,患癌成因复杂,无法确定原因,如今只想给孩子安心治病,不想掺和到学校与家长的矛盾中。

比起恶疾,更多家长担心的是孩子身上出现的其他问题。在央视报道之前,多位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去在常州、无锡、南京、上海等地体检,并自发做了一份统计表,显示641名学生中,体检异常人数为493人,占比76.9%。而“异常”的项目包括“甲状腺结节”262例、“淋巴肿大或结节”194例、“血液其他指标异常”90例等。以常外八年级1班的统计为例,有约77%的学生体检指标异常。

4月19日,家长们又带孩子做了一次体检,统计出来,683个学生的体检数据中,有异常的为561人,体检异常占体检人数82%。

家长韩翔告诉记者,今年1月他的孩子体检出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回声不均;后来学校停课,加上寒假休息一个月后,2月再次体检,情况有所好转;可是在学校又上了两个月课之后,体检结果表明淋巴结和甲状腺的问题都恶化了。“我决定让孩子开始休学,在家自习了。”

然而常州官方对此的统计数据与家长提供的差异甚大。常州官方称:2016年1月11日至2月29日上午9点,全市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部分检查指标异常133人;并提供了专家组分析的原因,包括碘摄入不足或者过多、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因素、炎症等,并未提到和污染相关。

从4月19日开始,包括常外、环保局、教育局等在内的当地全部涉事单位,都被要求不能就此事接受采访,而要由常州市委宣传部统一口径发布。《新民周刊》记者找到该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国家调查组已抵达常州开展工作,这段时间内他们不便再发表任何评论。

4月25日深夜,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了常外事件的调查进度。通告称,环保部、江苏省政府联合成立环保调查组,国家卫生计生委、江苏省卫生计生委联合成立医疗卫生专家组,以上两个调查组的进度是:

据环保调查组专家介绍,调查组建立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并采取第三方质控监理等措施。监测工作正在按计划正常进行。目前已经开展常外校区6个点位与2个对照点位常规和非常规指标的空气环境监测,从初步结果来看,常外校区与对照点位没有明显差异,但最终评估结论尚待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后才能得出。

据医疗卫生专家组介绍,根据常州市卫生计生委和学生家长提供的909人就诊体检资料分析,甲状腺结节247人,成因不明,但近年来在一般人群中检出率有大幅增高趋势;浅表淋巴结肿大35人,其最常见原因是感染。学校卫生、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食品卫生符合要求。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未发生传染病等疾病的流行和爆发。环境流行病学相关研究分析正在进行当中。

在看到了这份通告后,韩翔说,家长群里“一片愤怒”,很多人认为这份报告还是模棱两可,疑点很多。

而有些家长已经噤声。在1月份,一些向学校反映意见的职业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家长,得到了所在单位的“组织指导意见”。而在央视报道之后,甚至有家长代表受到当地公安机关的传讯,理由是他们涉嫌“造谣、扰乱社会秩序”。

难以修复的信心

在常州官方的表述中,常外新校区的选址“既适应学校发展满足抗震要求,又可缓解学校原处区域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教育资源布局”。而新校区对面的常隆地块,本来是要建设成商业综合体。

据《常州日报》2013年11月7日刊发的新闻《亚洲第一大购物中心SM集团进驻常州》中称:记者11月6日从有关方面证实,菲律宾SM集团日前已确定进驻常州,在新北区龙虎塘镇建设43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常州SM购物中心。

此项目是集大型购物中心和城市住宅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占地约288亩,有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预计2016年前后完工。该项目地下还有常州地铁1号线龙虎塘站,是当地又一家在地铁线上开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周边,还有几大楼盘。

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委托原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今常州市环境科学院)对常隆地块内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风险评估,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常隆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较重,用于商业开发的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

随后,同样由常州市环境科学院做出的常外新校区工程项目环评报告里,第33页明确指出,“常隆(华达、常宇)地块开展场地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如果在原常隆地块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原常隆地块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2013年8月,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常隆地块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案研究,将污染场地-6米以上的污染土壤挖出,送到水泥厂进行异味修复;-6米以下未达到修复目标的污染土壤采取隔离的措施;污染地下水修复采用“原位化学氧化”的方法。

这个修复工程,在官方的视角里,本来应该成为优秀的榜样。

来自常州市环科院官网的信息显示:2014年6月26日下午,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率领省环保厅相关人员,视察了三江口地块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该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是常州市第二个实施土壤和地下水一体化修复的农药类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并入选了国家环保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备选项目(环生函〔2014〕32号文)。

上述文章称:“省环保厅领导充分肯定了三江口地块修复工程的做法,并称该修复工程对于污染场地修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要求我市继续做好该修复工程……认真总结修复工程的经验;同时也希望我市污染场地修复工作再接再厉,为全省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然而事与愿违。修复过程首先没有如期完工。作为相关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方案的设计指导单位,常州市环科院原本预计去年6月完成土壤修复,但由于接收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水泥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修复没有明确时间,相关部门并未就这一变化做相应预案。于是,9月,常外在常隆地块修复未完成的情况下搬迁开学。

另外,修复没有按方案操作。常州市环科院院长徐圃青说,在修复的过程中,承建方和施工方本应按照相关部门出具的方案进行封闭操作,结果却露天作业,相关环境风险没有把控,让毒气飘到了毗邻的常外校园。地块修复工程方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李飞承认,他们并没有采取钢结构封闭措施,只盖了薄膜。

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者的控股股东是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是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国有企业集团,1992年8月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据公开信息显示,修复项目出资比例为100%国有资金,投资总额约为3.9亿元。

华东理工大学危险物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林匡飞教授向《新民周刊》表示:即使按照原方案规范、按期执行,该地块仍然存在污染隐患。他认为,运到水泥厂进行异位修复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方法,但将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表层土壤挖走后,深层还可能存在含中低浓度污染物的土壤;并且泥、水是一体的,如果只做土壤修复,不做地下水修复,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依然会影响到土壤。

常州官方称:2015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2016年1月3日,修复工程全面停工。1月15日,新北区政府将该地块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1月20日,《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调整报告》通过国内知名专家的咨询评审,并随即启动常隆地块修复调整工程,从土壤的异位修复改为用黏土覆盖。2月4日,该工程验收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2月15日,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完全达标。

《新民周刊》记者于4月19日-21日实地观察发现,该地块由围墙封闭,内部正在进行植树工作。林匡飞认为,在污染地块植树,树根会扎进土壤,污染物有可能通过蒸腾作用挥发到空气中。

而在同一时间,距离常隆地块10公里左右的常州新北区春江镇又被曝光发现了来自常隆地块的疑似“毒土”。

在春江镇李家村,沿田埂向南行走数十米到一处水渠旁,沿渠六七百米,随处可见成片的黑色土块。有村民拿着铁锹,在地上随意选择一处,两三锹下去,便有农药气味随即飘散在空中。

据村民回忆,2015年1月上旬,连续多天都有渣土车进村,直接将土方倒在田地上,“都是在夜里才来”。村民们无法阻止,便报了警。公安、环保部门的人来了不少,随后渣土车没有再来过,只是这些土壤就此留了下来。据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百丈派出所出具的报警证明,2015年1月9日19时59分21秒,“报警人称运土的车辆进工地卸土,车上很浓的农药味,报警人觉得很可疑。”据了解,警方所称的工地指的是S122省道建设过程中占用的土地。

对于这些可疑土壤的来源,春江镇副镇长、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环保和安监局局长孙国栋明确表示,这些土方来自原常隆地块。新北区环保局给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环保和安监局《关于S122省道倾倒工程土方的复函》显示,经现场调查,倾倒在该区域的工程土方,来自“三江口地块土壤修复工地”,按照孙国栋的说法,这些土方原本是要用作省道路基填土的。

复函透露,新北区环保局调查了建设方和监理方,并查阅了施工监理日志记录和环境监理日志记录,“记录显示,被倾倒在S122省道工地的工程土方,是非污染土方。”新北区环保局还在复函中说:“我局会同你局、常州市环科院、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对倾倒的工程土方采样三份,并委托常州市环科院送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外运土壤作为S122省道路基填土是可行的。”

林匡飞指出,常隆地块受到的是农药污染,是危险性最大的,用于路基填土必须慎之又慎。除了在使用前要妥善处理外,还必须建立严格的追踪程序,对用到哪里要有永久性的标记。而他指出,我国目前对此的追踪制度还比较缺乏。

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官方4月18日的通告指出,对常外事件,当地自1月15日起,“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启动调查初核程序”;但在4月25日之前的三个多月里,当地并未公示任何追责调查结果。

直至4月25日晚间的通告里,常州官方才表示“初步调查发现四个方面的问题:新北区没有按时完成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学校在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未完工情况下仍按原计划进行搬迁,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要求落实防护措施,新北区监管部门对地块修复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等。工作中,市、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应急处置不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就发现的问题,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立案调查。”

但究竟是哪些部门和责任人受到调查,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仍未说明。另外,通告一出,立即有人质疑,由作为被调查对象的常州政府来公布国家部委与省级联合调查组的进展,是否合适?

而家长们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所要的,就是在目前污染隐患不能完全证实消除的情况下,先让孩子们搬迁过渡。一名家长表示,就算结论是常隆地块“安全”,他的信心也已经没了。“如果不能搬迁,那我们只有转学。”

学生可以转走,然而,污染的土地呢?

原标题:“毒地” 伤害的是信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