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总体分布特征呈现“一带一轴”的格局,即北起大连南至珠三角的环保产业“沿海产业带”,以及东起长三角西至重庆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三大区域。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的环保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50%以上,而西部的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宁夏8省区的环保产业总产值还不及江苏省的1/2 。
1 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对比分析
环渤海地区环保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20%。环渤海地区环保产业主要聚集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等省市。其中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分列全国的第六、第十九、第五、第十二和第四;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列全国的第一、第十一、第十二、二十五和第七;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收入列全国第十五、第十八、第十七、第十四和第七;环境友好产品分别列全国的第五、第八、第七、十六和第十。由此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在技术开发转化、设备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环渤海地区环保产业区域特征见表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最好的地区,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30%。其中江苏省和浙江省环保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第一和第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收入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列全国第一和第二、第二十。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八。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列居第二、第四和第九。环境友好产品销售收入上海、江苏和浙江省分别列居第一、第四和第十二。由此可看出,江苏省和浙江省环保产业发展较为均衡,无论从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装备制造,还是环境保护服务,均具有较强的优势;上海市主要是以环境服务业和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为主。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区域特征见表2。
广东是环保产业大省,环保产业年收入总额在全国排名第三,广东省环保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环保产业生产总值的9.7%。其中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列全国第三;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收入列全国第三;环境友好产品销售收入列全国第三;广东省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列全国第十四。由此可见,广东环保产业全国领先,仅次于江苏、浙江,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位于全国前列,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珠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区域特征见表3。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知,环渤海地区在环境保护产品生产制造和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长三角地区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是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还是环境保护服务均具有较强的优势;广东省环境保护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位于全国前列。
2 环保产业园区对比分析
2.1 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的环保产业园数量众多,而且地域特点显著。该地区的环保产业园多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主,从事废旧金属精加工的较少;环保装备制造类园区较少,但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
(1)北京的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包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和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形成了集环保技术开发、孵化、产品展示交易、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环保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以及华北地区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
(2)天津的环保产业园区主要有天津子牙和宝坻工业环保产业园区,其中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原材料以处理进口电子废弃物为主。
(3)河北省的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包括文安东都环保产业园、河北香河环保产业园区、河北唐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区和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文安东都、唐山再生资源和北方定州均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主,但是文安东都主要以产品的粗加工为主,唐山再生资源包括汽车、塑料等粗加工和精加工,但缺少对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以及再生产。北方定州产业园区是2014年开工新建的园区,目前尚未正式运行。河北香河和邯郸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是以环境装备制造和环境服务为主,其中邯郸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目前的重点方向是脱硫脱硝、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环境监测设备的生产,而香河环保产业园区经营方向有些偏差,目前引进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全有家具等环境友好类企业。从河北省的环保产业园区规模和产值来看,河北省的环保产业园区都属于中小型园区,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2.2 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的环保产业园区数量众多,并已成规模、成气候,区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1)江苏省的环保产业园区类型多样,环保装备制造类、环境服务类、综合类的环保产业园区都已脱颖而出,并逐步向高端化发展;浙江省环保产业园区(或基地)也蓬勃发展,但目前还缺乏综合性的环保产业园。
(2)上海的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包括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市环保科技工业园和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这三个园区均以环境服务产业为主,旨在建立国际化的环保服务中心。
(3)江苏省的环保产业园区较多,主要包括江苏中新生态科技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常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和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区等以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环保产业园区;包括江苏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等以环境服务业为主的环保产业园区;包括江苏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铅产业集聚区。从园区的发展类型来看,江苏省的环保产业园区类型较为齐全,并且园区规模较大,以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主,但发展重点以传统的水处理、大气脱硫脱硝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为主。另外,环境服务类园区近年来的发展较为迅猛,交易平台、技术平台、金融平台等建设较为齐全。由上述分析可知,江苏省建设传统设备和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园区和环保服务类园区居多,但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环保产品。
(4) 浙江省环保产业集群化发展业非常明显,环保产业园区(或基地)为数众多。环保装备产业已形成了诸暨电除尘器、杭州水泵及水处理设备等特色环保装备基地;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已有宁波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衢州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嘉兴节能新材料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以宁波和杭州两个城市为核心已形成了若干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上,浙江多个城市列入国家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临海医化园、衢州高新园以及绍兴滨海工业园列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但是,目前浙江省缺乏集装备制造、环保材料、环保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2.3 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的环保产业园主要以环境服务产业为主;环境保护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也蓬勃发展,未来逐渐向综合技术、研发、融资等环境综合服务平台迈进,并同时重点发展高端环保技术和产品。
(1) 广东省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深圳市环保产业园、深圳京能科技环保工业园、东莞中英低碳环保产业园、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富山工业环保产业园等。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位于广东佛山,是我国第一个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念为指导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建立集环保科技产业研发、孵化、生产、教育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深圳市环保产业园发展态势良好,是以环境服务产业为主,将建设成为华南乃至中国的环保产业总部基地、环保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环保技术转化中心、环保项目融资平台。深圳京能科技环保工业园属于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基地,主要以研发和制造环保设备为主,园内主要企业有深圳恒仁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动力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是2014年获批建设的,目前尚未建成和运行,园区建设将实现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技教育两大功能,营造现代化、综合型、森林式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珠海富山环保产业园区2014年通过规划建设,园区将构建和形成以环保设备和产品制造业为中心节点,以环境服务业为支撑,集环保设备与产品制造,环保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孵化、检测认证、工程总包、运营管理、商业商务等环境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环保产业园区。同时,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和中英低碳产业园,重点培育节能环保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创新平台、集聚总部经济、集聚高端产业,重点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的高端化和综合化。
从广东省的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来看,珠三角地区的环保产业园区主要是以打造环保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主,重点发展高端环保技术和产品。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得出,环渤海地区的环保产业园区数量众多,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为主,但从事废旧金属精加工和环保装备制造类园区较少;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环保装备制造类、环保服务类、综合类的环保产业园区都脱颖而出,并逐步向高端化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环保产业园区主要以环境服务产业为主,未来逐渐向综合技术、研发、融资等环境综合服务平台迈进。
3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比分析
从2011~2013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河北省等地区对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变化来看,各地区均呈现波次递进性增长,其中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力度较大,环保投资的逐年增加,将对各区域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保产业、GDP增长、就业等方面具有较显著的拉动作用,2011~2013年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情况详见下图[3]。
从工业污染投资增长率来看,河北省尤为突出, 由2012年的23.6亿元上涨至2013年的51.2亿元,上涨了116%。2014~2017年,河北省将投入4237亿元用于治理污染,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其中用于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规模将达900亿元以上。资金投向主体将是目前河北省急需且短期内难以自主开发的脱硫脱硝、大型袋式除尘、余压余热发电等设备及高性能脱硫剂、固废处理固化剂等技术和产品。
4 环保产业政策对比分析
(1)环渤海地区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将全力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等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大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制造;同时要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尤其是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明确的政策导向为区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3年,河北省政府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项措施的通知》,指明要加快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保护产品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强环境服务产业发展。2013年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火电、钢铁等四大行业限期完成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
《河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打造五大主导产业链, 装备制造业和静脉产业链是其中的两大重点。打造大静脉产业链,就是以废旧金属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以塑料资源、电子材料、有机溶剂等配套的特色产业为依托,重点培育“废旧金属-拆解分类-深加工-再制造”“废塑料-拆解-再利用”产业链;打造大装备产业链,就是重点打造以汽车制造、船舶改造、成套设备制造、电器电子等为支撑的梯级利用产业链,提高装备制造水平。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设备,主要包括脱硫脱硝设备、除尘设备、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等。
(2)从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政策来看,环保产业将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上海市环保产业的发展仍以环境服务为主;江苏省以环保装备制造的高端化发展为主;浙江省则根据区域产业基础,大力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基地、固废处理设备制造基地、环境服务业集聚区等。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上海市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大力推广环境服务业,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水处理技术装备、大气治理技术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装备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环境产品将由低端为主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转变、产业由以传统环保制造业向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互动并进转变。《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江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着力发展高端化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药剂等产品集群。《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重点培育建设杭州环保服务、温州固废处置、湖州膜处理、绍兴环保服务、台州滤布产品、诸暨电除尘、玉环填料产品等一批集技术研发和集成、装备和产品生产、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环保产业集聚区和基地。《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15年)》提出培育一批重点环保产业基地,包括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水处理膜、大气污染设备基地、固废产业化基地及环境服务集聚区等。
(3)珠三角地区出台相关政策,未来地区的环保产业将从低端、分散的环保服务向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好的环保产业服务中心转变,从种类少、低劣的环保产品向产品丰富、效益好的新兴环保产业制造基地转变。
《广东省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 “要重点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和装备国产化项目,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构建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整体实力。”《广东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突出了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走向高端化的必然趋势。2012年3月,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加快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培养节能环保市场等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的目标和扶持政策。深圳市于出台了《关于加快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提出了八大环保产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相关优惠建议,为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给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佛山市建设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的实施方案》,指出推进佛山市从低端、分散的环保服务向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好的环保产业服务中心转变,促进佛山市从种类少、低劣的环保产品向产品丰富、效益好的新兴环保产业制造基地转变。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环渤海地区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未来将大力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等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同时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长三角地区将继续将环保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其中上海市主要大力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江苏省以环保装备制造的高端化发展为主,浙江省将大力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和固废处理设备制造基地。珠三角地区将从低端、分散的环保服务向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好的环保产业服务中心转变,从种类少、低劣的环保产品向产品丰富、效益好的新兴环保产业制造基地转变。
5 结论
从环保产业发展规模、园区建设、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较为均衡,但各有侧重。环保产业集聚区的共性之处为目前都处于由低端为主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的转变,产业由以传统环保制造业向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互动并进转变的阶段。因此,环渤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环保产业均应大力发展高端化环保产业,形成以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制造和水污染防治设备制造为主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同时,根据区域特征,环渤海地区还需大力发展以废旧金属精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供应、第三方运营管理、系统集成和环保金融服务为主的环境保护服务业;珠三角将逐渐向综合技术、研发、融资等环境综合服务平台迈进,并同时重点发展高端环保技术和产品。虽然各区域的环保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但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必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中新的增长点。
作者:冯慧娟,裴莹莹,罗 宏,杨占红,王 晓,薛 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经济研究室,北京 100012)
原标题:【深度】论我国环保产业的区域布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