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履新仅一周左右的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继此前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时任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接连表态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后,再次向市场喊话表示我国将鼓励各类资本进入环保市场。如此频繁地表态,在业内解读为中央有意将常年与不赚钱、低利润等词挂钩的环保产业“改头换面”的决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甩包袱”、环境PPP项目监管机制存空白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成为社会资本进入环保的阻碍。
地方政府借机“甩包袱”
近两年,社会资本迎来了一场环保PPP盛宴。然而,看上去很美的这场大餐,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却并没有那么“好吃”,因为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借环保PPP项目“甩包袱”的情况,更多地将一些收益低、难实施的项目抛给社会资本,让它们时常要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公布《关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违约情况的调研》(以下简称《调研》)中就提到,地方政府时常会把一些环境公共服务类项目以PPP的形式推出,但却不按照协议约定时间调价,让企业无法按预期获利,如重庆某供水公司已经运行11年,其间只涨过一次水价。
此外,对于PPP项目实施难,《调研》举例称,市政项目中的污水进水量及垃圾日处理量实际值都远高于合同约定处理量,给项目增加了额外压力,长期超负荷运作使设备受损,有些污水处理厂甚至因超过处理能力而被动出现排水不达标的现象。
“政府拿出来的项目主要有三类:纯公益的、市场化的、半市场化半公益的。前两类项目都做不了PPP,只有半市场化半公益的项目才能做PPP。如果把公益性的项目都划归到PPP中来,会造成很多企业不敢去做这类PPP项目。”国内知名水污染治理企业,碧水源常务副总经理、董秘何愿平明确直言。
违法成本低 市场前景难言明朗
去年,环保部法规司司长李庆瑞曾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市场的总投资额有望达到17万亿元,让不少人对环保产业的前景有所改观。而此前,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刘华也表示,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就会形成8万亿-10万亿元的环保市场规模。“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出台让不少投资者颇为兴奋,就是因为在经济下行时,他们从这项政策中看到了未来潜在的庞大商机。”有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表示,国内有研究表明,当环境管制成本增加1%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会增加0.12%。
然而,日前江苏省高邮市“603元罚单”的消息再次激发业界对于我国环保治污标准是否过低的讨论。业内有观点提出,较轻的处罚力度,让环保违法成本过低,势必会导致排污企业减排、治污积极性不高,最终“牵连”环保产业的“蛋糕”不够分,令社会资本因无法看到明朗的市场前景而在行业门外踟蹰不前。“只有排污、处罚标准的不断趋严,才能迫使污水治理、土壤修复、固废处理等多个领域需要第三方、更多社会资本的协助。”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表示。
管理“留白” 恶性竞争横生
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市场的良性运转都离不开配套制度的保障,环保亦是如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此前在向全国政协提交的一份《关于遏止环保行业恶性竞争的提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中提出,去年以来,治污行业中的市政污水及垃圾处理领域出现了恶性低价竞争的情况。具体来说,自去年6月江苏新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报出了48元/吨的价格起,之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同类项目中标价格大幅下滑,分别为26.8元/吨、26.5元/吨及18元/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兼CEO黄晓军介绍,根据业界测算,一年多来,尤其是近半年来低价中标项目的报价已不能覆盖项目建设运营成本。
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看来,问题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监管制度的缺失,以及环保项目招标流程的不够规范。因此,《草案》建议,地方政府在环保项目招标时,商务标评标应重点审查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格等异常情况,以避免项目无法实现预期的环境治理目标,给环境设施长期稳定运营带来隐患。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环境PPP项目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和企业退出机制。而何愿平更表示,希望政府能有效管理、疏导,给业界一个正确的方向,“在环保PPP项目招标时,如果只是拼低价,很多企业都不会去投标。没有底线的恶性竞争对行业的发展没有好处,现在民营环保企业也都不愿意参与这种低价竞标”。
原标题:环保部为引资频繁喊话效果不佳 民资缘何屡被挡在门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