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居民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已成为更新换代最快的生活用品。电子废弃物对环境具有一定损害,同时又具有资源属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是当前产业界和环境行业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使电子废弃物利用实现产业化。
电子废弃物增长迅猛
全球已经进入以电子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以每年3%~5%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固体废弃物。据有关报告,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多达5000万吨,预计2017年将达到6540吨,其中部分电子废弃物来自废旧电视或智能手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和消费中心之一,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和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电子废弃物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来源于国内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类来源于国外电子废弃物的非法入境。国内方面,近年来各种家用电器年产量均迅速增长,未来5年~10年这些家用电器都将变成电子废弃物。国际方面,进口的电子废弃物在我国出现扩大态势,从广东省一直蔓延到全国其他省市。
电子废弃物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电子废弃物造成环境风险。电子产品组成非常复杂,但均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一定的环境有害物质。采用丢弃到荒野或垃圾填埋等方式处理电子废弃物时,重金属等物质可通过渗滤液等形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威胁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又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是“城市矿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各类资源价值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日趋严格,电子废弃物的预期价值将显著增长。
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我国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整个行业存在技术标准不完善、拆解分类和分选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
一是回收系统不完善。有效的回收系统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化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的主要模式有3种,即个体回收、生产商换购回收和电子废弃物企业回收。在这3种模式中,个体回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生产商换购回收在“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之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回收量大大减少;而电子废弃物企业回收刚刚开始,直接针对居民的回收工作尚未形成规模。
二是环保处置成本高。电子废弃物组成成分复杂,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并不能对每一类物质都做到环保处理,往往产生新的环境污染。CRT显示器、印刷电路板的环保处理是我国目前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常见的技术性难题。如CRT显示器中含有大量的铅,土法熔化处理回收铅是常见的处置技术。这种技术成本较低,但产生大量烟尘和剧毒的副产品,引起重金属污染。
三是产品附加值低。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初级拆解产品,包括铝、塑料、铜等大宗商品;另一类为深加工产品,包括金、银等贵金属。大宗商品由于来源不同,往往需要改性并被降级利用,产品附加值很低,大大降低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
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针对以上问题,2014年底,环境保护部与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5年版)》,从管理制度、数据信息管理、视频监控设置、处理设施和设备、拆解处理过程规范性以及拆解产物利用处置等方面,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将提升行业赢利水平。但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短,要达到环境和资源双赢的目标,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还任重道远。
为推进电子废弃物利用产业化,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行业技术标准。相关部门应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列出电子废弃物中危险成分和可回收成分清单,统一全国处理标准,逐步完善包括技术路线、技术规范、技术导则等在内的处理技术体系框架。
二是大力扶持电子废弃物环保处理、废物材料深加工等技术的发展,提高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品附加值,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逐渐成为一个利润值高的产业。
三是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的责任,实现政府管制与市场激励相结合,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形成有利于电子废弃物回收的社会氛围。
原标题:电子废弃物利用要实现产业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