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的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玉溪市市长饶南湖告诉记者,“玉溪市通过划定生态红线、统一托管等举措,确保境内抚仙湖保持在Ⅰ类水质。”
抚仙湖作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其蓄水量达206亿立方米,占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2%,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全国62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Ⅰ类湖泊水量的90%以上,是我国内陆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保护好抚仙湖就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每人储备15吨优质淡水资源,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十二五”期间,面对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流域内人口稠密,人为污染威胁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保护治理资金筹措压力巨大等诸多困难。
如何保护好这汪清泉,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针对抚仙湖设立了保护治理专项资金,实施了环湖生态修复、流域截污治污、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等多项工程,“十二五”以来累计建成生态湿地1000余亩,搬迁沿湖群众1500人,完成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1.5万亩,实施造林7.7万亩、封山育林4.77万亩、国家公益林管护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6371.1吨、总氮1146.85吨、总磷207.47吨、氨氮146.13。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水质。
“抚仙湖流域内人口稠密,只有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共享,实现流域绿色发展,才能既保住抚仙湖Ⅰ类水质,又让流域内的老乡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饶南湖说。
饶南湖表示,“十三五”期间,玉溪市将以创新思维、通过深化改革保护抚仙湖,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环保、城乡、土地利用等规划“多规合一”,划定生态红线,把全流域作为一个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二是全面推进抚仙湖环境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综合改革,通过统一托管,破除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整个流域纳入一个行政管理单位,解决多头管理问题,确保管控力度和效果。三是运用PPP运作模式,督促开发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出资先行实施开发项目周边村庄搬迁、景观改造、面山绿化、湿地建设等环保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推进和管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四是争取政策支持,运用新型棚户区改造政策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四退三还”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推进生态移民,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
如今,“十三五”的大幕已徐徐拉开,面对未来5年抚仙湖水污染防治,玉溪市提出 “二个稳定,二个严控,一个提升,一个体系”,即到2020年,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主要入湖河流稳定保持Ⅳ类,严格控制旅游和农业面源污染,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升级,建立科学合理的湖泊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延伸阅读:
云南抚仙湖全流域开展生态修复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饶南湖:抚仙湖保护将“多规合一”坚守“生态红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