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大发展,化肥、农药用量迅猛上升,农田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废弃物如果不处置或处置不当,会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直接危害人畜禽健康。如何找到最经济、最环保的治理和利用途径?
12月中旬在湖北荆州召开的全国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高端论坛上,加快废弃物肥料发展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
废弃物肥料应运而生
河南省硅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蔡德龙表示,当下,化肥行业正处于转折的十字路口。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也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提高化肥利用率,推进合理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不仅包括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还包括有机废弃物、化肥、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放射性物质、寄生虫、病原菌等。土壤一旦被污染,将贻害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由污染造成的土壤性质恶化,会使地力下降,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还可能引起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和人畜疾病等次生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因此,用废弃物生产化肥应运而生。
全国新型肥料行业研发协作联盟理事长邵建华指出,可用于肥料生产的农副工业废弃资源主要是富含有机质和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废弃物。这类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数量大、污染重,如不考虑综合利用,要想达到彻底治理的目的费用很高,高昂的治理费用使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有的企业为了生存,就跟环保部门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治污设施成为摆设,能偷排则偷排。而如果将这些废弃资源用于肥料生产,不但不需花钱治废,多数还可获利,能有效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
邵建华还认为,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以农作物秸秆和粮食为原料的农副业产品生产会产生半数以上的废弃物,大都经处理后填埋。近几年来,我国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中央提出的“沃土工程建设”,为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这些肥料均可从当地农副工业废弃资源中获得。
记者了解到,利用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废弃资源和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可生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内代表企业有贵州盛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利用硼泥、含锌废渣、锰铁渣、高炉渣、磷石膏、粉煤灰等无机废弃物,可生产水溶性有机中微肥、枸溶性无机中微肥、全元素复混肥、BB肥等,国内代表性企业有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
推广过程面临诸多困惑
据了解,用废弃物生产化肥,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产生污染,同时又有新型有机肥料问世,对环保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双重贡献。不过,废弃物肥料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困惑。
江苏省农委耕地质量保护站推广研究员黄彬将这些困惑总结为“四不”。
一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废弃物肥料生产与其他畜禽粪便发酵不到位,无机废弃物有害物质超标或有效养分含量不达标,或者养分利用率极差等因素,导致产品质量出现偏差。
二是农化服务跟不上。好肥料要实现好效果,必须科学施用,否则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推广销售。有些企业的废弃物肥料产品质量不错,但因售后农化服务跟不上,农民使用方法不当,肥效不能预期发挥,用户自然不接受。事实证明,农化服务好的肥料市场竞争力强,好推广。废弃物肥料也是新肥料,加之废弃物生产的肥料有其特殊性,农化服务水平要求更高。
三是监管体系不到位。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人为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导致可利用的废弃原料不准用,可快速投放市场的产品延缓上市,具备生产条件而没有某项指定设备就不准生产。这使很多肥料企业丧失信心,阻碍和影响了废弃物肥料的快速推广。目前,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推广10多年,等比例、高含量的氮、磷、钾复混肥仍然占主导市场;平营养、大三元、功能性、绿色化的废弃物系列肥料占比甚微。黄彬建议,主管部门应该研发可信度高、稳定性强、普及性好的检测仪器和方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废弃物肥料产品的质量和推广价值。
四是政策扶持不落实。废弃物肥料是低能耗、无害化的变废为宝,是减量化、优质肥料化的生态环保,是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肥料,但政府投资反而极少。同时,已投资的相关项目,在投资效益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植物秸秆肥料化处理,不能仅靠目前招标的“秸秆腐熟剂”。
“废弃物肥料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利用途径,推广之所以难,难在利益驱动。”黄彬直言不讳地说。他认为,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副产品优质不优价。目前农产品市场普遍存在优质不优价的情况,真正放心的农副产品很难吃到。究其原因,体现在市场管理不规范,消费者良莠难辨,加之奸商扰乱物价,劣质低价产品市场率居高。这样挫伤了废弃物肥料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二是施用单质化学肥料仍然不减产。多年来,农民一直靠氮、磷、钾化肥种田,虽然过量使用氮素、磷素化肥后,不同程度地造成农田土壤、水体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但是,农产品产量并未明显减少。在当前农产品数量较多的市场状况下,废弃物肥料市场自然不会上扬。
三是监管人员不想管。废弃物种类繁多,组成成分复杂,废弃物来源单位、废弃物肥料生产企业和相应的隶属管理部门若干。因此,研发、监管好废弃物肥料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一些公务管理人员来说,在可用废弃物和废弃物肥料标准审定、生产登记许可等方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四是处理垃圾脏、累、贱,导致一些企业不愿干。大化肥生产已成为国家、地方的支柱产业,生产工艺稳定,规模效益较好,政府支持有保障。而现行废弃物肥料生产企业刚起步,生产工艺尚不成熟,投资规模也不大,启动市场较难,加之又脏又累又无名气,企业老板们对该行业不太感兴趣。
多措并举方能获得认可
利用农副工业废弃物生产肥料,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那么,废弃物肥料如何才能得以有效推广呢?邵建华认为,应从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以废治废,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就某一种废弃物而言,孤立地看是废物,消极地治理,变有害为无害不但治理费用高,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如采用“以废治废”的方法,不但可化害为利,而且可变废为宝,不但彻底治理了废弃物,还可为企业盈利。
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组合。就某一地区而言,可用作肥料的有机无机废渣种类较多,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制取最好的肥料,同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根据本地的资源组成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合理组合。由于废弃资源价值低,不便长途运输,只能就地取材。
三是因材定方,按方寻废,以废治废。当某地有某种主要废弃资源可用于肥料时,可以此废弃资源为主,拟订生产某种肥料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此种废弃物的方案,利用该废弃物的辅助原料,则可就近寻找,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主要废弃物。
四是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多层利用,物尽其用。同为废弃资源,为了达到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则应采用上述方法。
对于废弃物肥料的推广对策,黄彬总结了四条经验。
一是跳出农业搞农业,跳出肥料搞肥料。生产废弃物肥料涉及多学科知识,不能局限于农业,也不能局限于现有肥料本身。植物秸秆、人畜禽粪尿等本身就是肥料的农业废弃物,储量大,有机肥料企业生产比较熟悉。但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污水处理、造纸、医药、化工、冶炼、煤电等多种工业废弃物或副产品储量也很惊人,开发空间极大。所以,致力于废弃物肥料研发的工作者应该打破常规,走出去渗透到相关行业中,与志同道合者并肩作战,使废弃物肥料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废弃物肥料生产技术比普通肥料生产要求更高,主要是增加了前期的无害化、优质化处理过程,必须按照相关肥料标准生产,这就需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遵从相关专家意见,科学前期处理,科学专用配方,科学生产工艺。
三是科学强化监管体系和农化服务体系。废弃物肥料生产也应该尽快建立一个科学的监管体系,形成真正科学民主的专家调研、评估、决策和督察机制。行政主管部门要敢于“创”,不怕“错”,有错必纠;切不可“宁不作,不可错”“错不纠,纠无颜”。同时,行政搭好台,企业要唱好戏。即使是优质废弃物肥料,若不能科学使用,也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进而直接阻碍该肥料的推广应用。市场实践告诉人们,只有农化服务跟上了,废弃物肥料才能越推越好。
四是感动政府“上帝”帮扶,感动用户“上帝”认可。废弃物肥料是集生态环保、农田增肥、农业增收、农产品提质的人类健康产业,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和推广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制,提高用户对废弃物肥料的充分认识和施用积极性,确保科学研究、科学生产、科学使用,做到用户得益、大地得益、当代得益、子孙得益。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农副工业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多学科协作攻关,才能真正以最低的成本处理废弃物,获得高质量的肥料。
原标题:变废为肥,可行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