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环保部长陈吉宁30日在《经济日报》的撰文中再次做出强调。而在29日举办的第四届环境保护年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透露表示,土十条即将推出。这也意味着,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后,三大战役中的土壤污染

首页> 环境修复> 土壤修复> 评论> 正文

“土十条”箭在弦上 土壤问题待求解

2015-12-01 09:12 来源: 中国证券网 作者: 赵静

“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环保部长陈吉宁30日在《经济日报》的撰文中再次做出强调。而在29日举办的第四届环境保护年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透露表示,“土十条”即将推出。这也意味着,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后,三大战役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战役也即将正式揭幕。

土十条将发布

“土十条”即《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由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多部委联合制定,其也被列为环保部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土十条”将会制定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总体上将把土壤污染划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类进行监管治理和保护,争取到2020年土壤恶化情况得到遏制。与此同时,国家也会酝酿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和规范土壤污染治理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并逐步将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包括财政、税收、贷款优惠等内容。据悉,按照国务院要求,“土十条”会包括划定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区域、投入治理资金的数量、治理的具体措施等多项内容。

近几年,我国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文件频繁出台。2014年2月,环保部发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5项标准;4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土壤污染防治法》被列为全国人大第一类立法计划项目,“土十条”获环保部原则通过;5月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整治蓝皮书》;10月《土壤污染防治法》形成建议稿;11月环保部发布《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指南(试行)》。而在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也提出,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耕地用途,推进长株潭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

最新一份全国性土壤状况调查报告——2014年4月17日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其中耕地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耕地污染的面积为1.5万亿亩。

“三类土壤的污染问题最为严重。首先是耕地,它和我们的食物链条相关。其次是工业场地,目前36.3%的工厂搬迁后的场地都是污染的,又因为它们大多在市中心,极有可能变成商业房产供给于居住。最后是矿区。”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对记者表示。

那么,“土十条”可能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在张益看来,“土十条”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未来5至6年的中期目标。“在国家层面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控制目标,比如到2020年,污染趋势要得到控制,有条件的区域应该稳中向好。此外,‘土十条’还应解决污染治理的模式问题,目前主要的三种模式是:谁污染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以及如果找不到污染主体又没有人愿意开发土地,比如耕地和废弃的矿山等,恐怕还得靠国家。这也同时需要通过一些政策的扶持。”张益说。

钱从哪里来

无论采取何种治理模式和路径,都躲不开钱从哪里出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水、垃圾治理领域目前较普遍采用的PPP融资模式,目前在土壤治理上,PPP并不普及。就目前状况而言,除了国家拨款36亿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以及受限于土地转让时需净土转让的要求,受益方的地产开发商是目前除国家投入之外的主要资金来源。

对于PPP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前景,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抱有积极态度。

“在耕地治理上,PPP的应用空间将有可能变得广阔。耕地政策的一个重大的改变是十三五提出了休耕和轮作,意味着土地在使用上可以做结构调整。对于土壤污染治理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条件,以前必须种粮食的时候,私人资金是进不去的,做不了PPP,现在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结构来解决PPP模式的问题。而工业场地修复则主要靠商业资金。”马中说。

“尽管和前两年相比,房产已经没有那么景气,但仍是一个重要的解决存量棕色土地(指由于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危险物质、污染物质的污染而难以扩展、再开发或者再利用的地块)的有效途径。”张益说。

土壤污染治理,或者说土壤修复市场未来的空间可以有多大?据张益分析,仅今年,这一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而明年极有可能超过300亿元,未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应该达到10万亿级别。

而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对记者表示,“土十条”出台后这个市场至少会有30-50%的增长。“区别于格局已经相对确定的水和大气,土壤的修复还很有想象空间,同时,土壤污染治理市场巨大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包括近期很多上市公司相继涉足这一领域,也是因为看到在二级市场上很有支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此前也曾表示,土壤修复是环保领域最后一块大型处女地,中国土壤修复领域可孕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环保集团。

4、5家龙头企业占80份额

由主要的“未来这个产业在规模上肯定会扩大,企业数量会增多,治理的质量也会提高,在分工上也会不断细化,专业分包会逐步出来,资本会不断进来,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产业会出现百花齐放的格局。”高胜达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市场80-90%的份额由主要的4、5家龙头企业占据,而争夺这一市场的企业约有2000家,这也意味着,近2000家企业只在争夺不到20%的市场份额,也因此比较普遍地出现中小企业低价竞标,最终无法完工的弊病。

此外,行业目前还面临有四个问题。“一是市场仍然是一个半封闭的市场,没有完全放开,其次是责任主体和商业模式还不确定,第三是社会评估和公认的技术尚不明确,最后是标准不确定的问题,比如哪一类土应该治理,应该治理到什么标准。” 张益分析称。

马中也对记者坦言,因为很多标准的不确定,目前很难准确测算土壤修复领域的投融资规模究竟能达到多少。

而这所有的不确定与现实问题,也许都在等待“土十条”一一揭晓。

原标题:“土十条”箭在弦上 土壤问题待求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