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好环境监测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多个子领域的增量空间。同时业内企业将更加积极开展外延拓展,加强研发投入和开拓新的市场。目前业内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寡头垄断模式已见雏形,行业龙头已具备一定的进入壁垒。我们建议选择标的思路:在行业龙头中选择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持续研发投入,并通过

首页> 环境监测> 市场> 正文

【重磅】环境监测行业研究 借政策东风之威 行并购扩张之道

2015-11-16 09:54 来源: 国金环保电力微信 作者: 戚政韬 张磊

我们看好环境监测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多个子领域的增量空间。同时业内企业将更加积极开展外延拓展,加强研发投入和开拓新的市场。目前业内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寡头垄断模式已见雏形,行业龙头已具备一定的进入壁垒。我们建议选择标的思路:在行业龙头中选择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持续研发投入,并通过积极的横向并购拓展规模,具备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型公司。

行业观点

监测行业整体体量较小,垄断格局初步成形:监测行业目前整体体量依然不足百亿,但是在“十二五”期间迅速发展,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圈地,目前行业CR6已经达31%,在环保几个主要子行业中集中度排名靠前。行业进入壁垒明显,对研发投入要求较高。龙头企业享受较多超额收益。

“十三五”期间监测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整体环境监测板块的整体市场空间将达340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80%。市场增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监测点的下沉;监测指标的增加;监测领域的扩展和监测空间扩展。

监测行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横向并购和平台化:我们认为,业内企业为了持续发展,未来发展的策略有两点:一是通过横向并购迅速切入相近的子行业,提升技术,进入分析仪器的蓝海;二是打造平台型公司,积极布局非监测板块业务,果断进军PPP领域,借政策东风增厚自身业绩。

一、环境监测行业:一个小而精的环保细分行业

环境监测行业是个起步较早,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快,整体体量较小,集中度较高,并且进入门槛较高的环保细分行业。

1.1、政策大力支持-“十二五”的政策热潮

监测行业在“十二五”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要想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必须要依靠扎实的监测数据,因此环境监测行业不断享受到政策利好。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

与气,水,土三大子行业相比,环境监测在整体规模上的确是一个小行业,但就今后中国环保治理的目标而言,环境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预示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的态度从防止污染向治理环境的根本转变。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基本具备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的能力,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因为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多方面的政策推动环境监测的发展。同时,新环保法,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即将出台的土十条,提高了治理标准,释放了下游气,水,土等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增加对于环境监测的需求。而每一次政策性利好的出台,都带动了相关A股上市公司标的股价的抬升。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首先,政府加快了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2011年9月发布的《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提升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环境监测信息发布”。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序幕的拉开。随后又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

2012年3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代替1996标准,确立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PM10,PM2.5六个基本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等4个其他项目。确立了空气环境质量建设的基本内容。

2012年10月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把VOCs污染控制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增加了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VOCs监测市场开始被打开。

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三步走”战略,建设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16年1月1日,全国开始实施新标准。目前配合“三步走”战略的监测网络已经分别于2012,2013,2014年分三批实施,实现了地级市以上的覆盖。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蓝图基本确定。

2012年4月发布“十二五”《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设置方案》,共设置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国控断面”(点位)972个(河流断面765个,湖库点位207个)。国家地表水质监测网络的大框架搭建完成。

2011年10月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规划地下水污染监测和预警应急系统建设。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包括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国控网),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省控网)以及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覆盖面积约440万平方公里,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覆盖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水质建设监测网络即将实现三维立体式覆盖。

2013年7月,环保部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要求展开自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2015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共14920家企业。其中,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水企业2937家,废气企业3268家,污水处理厂378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52家,重金属企业3432家,危险废物企业1443家。国家重点污染源监测网络建立。

其次,国家最终决定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回收。2015年8月环保部网站披露,环保部已经就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事宜与财政部达成一致,将分三步完成国家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事权的上收,真正实现“国家考核,国家监测”。上收监测事权也是将环境指标纳入地方考核的前奏。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最后,国家开始鼓励环境监测的第三方运营。2015年1月,国务院发文首次表态鼓励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2月,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到排污单位污染源监测的各个过程,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

目前总体上,我国环境监测基本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大类。环境质量监测中又分为空气,水,噪声,土壤;污染源的监测主要是对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等排污设施的监测,主要分为废水,污水,废气和重金属。

1.2、行业发展趋势-体量小,行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行业迅速发展,营收和资产迅速增长。但一方面,整体体量依然较小,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迅速提高。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2011年,环境监测仪器整体销售额32亿元,到了2014年已经增长到61亿元,4年增长近一倍。但整体体量依然很小,仅为烟气治理行业的1/12。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行业在快速发展得同时也出现了营收增速下滑,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行业营收增速在2009年后明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业内竞争加剧。业内主要上市公司2010年以来整体毛利率虽然基本保持在50%以上,但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激烈的竞争使价格战日趋白热化,而不断蚕食毛利。同时,激烈的竞争使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十二五”期间,行业主要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确定,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行业销售收入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行业内基本形成寡头局面,随着这几个大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战略不断扩张,未来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高。由于行业本身所具有的高技术壁垒,未来行业内的大公司将拥有更深的护城河。

从区域分布上看,环境监测产品销量基本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一方面这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工业集中,污染更加严重,当地政府的环境监测投入也更多。同时,地方的财力也更强,对于监测点的建设更舍得投入。

作为高技术壁垒的行业,业内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比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受制于技术起步较晚,整体监测水平仍与国外公司有很大差距。这导致环境监测产品的国产化率普遍在50%以下,有些细分高精尖监测仪器的国产替代率甚至不及10%。未来,随着环境监测数据的汇集以及大数据意义的凸显,其重要性也随之提高。不论是从国家数据安全的角度,还是从节约资金的方面,国家都将大力支持环境监测产品国产化,而对于少数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1.3、细分市场多,差异大

环境监测总体可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又主要分为空气环境质量,水质,土壤,噪声等,污染源监测又分为污(废)水,废气,重金属等。从目前的市场打开情况来看,主要的市场在空气环境质量,水质,污(废)水,废气和即将迎来发展的重金属监测。

1.3.1、细分市场分析

从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作为基础设备的采样器市场销量占比最大,其次为水质设备和烟尘烟气设备,占比分别在28%和25%,作为连接监测仪器和数据分析系统纽带的数据采集仪销量占比9%,而另一个细分行业的环境空气的市场销量占比最小,仅有3%。

从历史销量来看,各个领域的设备销量变化情况差异比较大。水质设备和烟尘烟气设备的销量波动最小。这两个领域的本身由于断面和点位较多,市场销量基数较大,每年的波动较小,5年来复合增长率都在10%以下。采样器,数采仪和环境空气设备的销量变化都比较大,其中采样器作为基础设备,水质,烟尘烟气,环境空气任何一个子行业需求增加都会带动其销量增长,因此其变化最大,五年间销量增长了19倍。环境空气设备在“十二五”期间受到政策的驱动,也增长了8倍。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由于2011,2012年有关环境监测的各种规划密集出台,使2012年各个领域的设备销量均有很大的增长。其中,环境空气设备销量当年增长2.2倍,采样器销量当年增长1.6倍。预计未来,随着水质监测政策的驱动和环境税的出台,水质设备和烟尘烟气设备的销量还将继续增长。环境空气设备由于监测站向县级行政单位的下沉,也将会有较大的销量增长。

1.3.2、细分市场主要技术运用

环境监测设备按照使用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自动监测设备,实验室分析设备和便携式设备三种,在目前我国大力建设环境监测网络的背景下,主要的市场需求集中在自动监测设备上。而实验室分析设备由于还可运用于环境之外的广阔领域,市场空间也很巨大。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网主要由城市站,区域站,背景站组成,其中以城市站为主。根据规划,目前“国控点”的城市站达到1436个,实现了全部地级市的覆盖。但目前空气环境监测网络还远未完善,县级监测站点亟待建设,农村监测站点也奇缺。国家只能监测低空(呼吸带)的空气质量,高空污染物分布和传输规律并未进行。从监测频率来看,除300个城市的部分点位是连续自动监测外,其他300多个城市和2000多个县是手工监测(一年4季,每季5天,每天4次)。

未来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将进一步向县级和农村下沉,“十三五”将以县级行政单位的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为主。在监测指标上,2012年颁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之后,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指标确定为6个: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十三五”将大面积覆盖VOCs,重金属也将逐步加入指标体系。

目前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大都采用自动监测,通过远程数据的传输,实时掌握空气质量状态。一套完整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室外监测站,移动传输网和后台数据管理中心组成,最核心的设备是室外监测站的空气质量分析设备,以光谱仪为主,辅以色谱和质谱。光谱仪相对色谱仪和质谱仪的技术难度较低,目前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公司都开发自己的光谱仪技术,国产化率在逐步提高。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水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和温度等水质常规五参数,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及叶绿素等监测因子,未来将加强监测水中重金属,水中VOCs等对水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因子。地表水水质监测网络主要由地表水水质监测,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界河水质监测,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六个部分组成。

截止2013年,我国已经建成地表水量监测9414个断面,其中国控断面972个;建成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912个;在882个近岸海域国控站点开展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但是各级地表水监测断面基本集中在城镇附近,有效监测河长有限;河流水系没有背景断面;只能监测地表水表层(0-20cm),深层水不能测。

从监测频率来看,只有149个国家水质自动监测断面和18个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点实现了自动监测。其他地方一般是每年3个水期每期1-2次监测。从监测项目来看,目前只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溶解氧,电导率等项目,VOCs,重金属,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藻类等项目将是“十三五”期间新增的在线监测重点。

污染源的废(污)水污染源监测以COD为主,包括氨氮及总磷等监测因子。在2007年初,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加快污染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建设,启动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项目。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显示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水企业2937家,污水处理厂3788家。

未来国家将持续加大环境监管部门对废水污染源监测力度,增加省级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监控力度,同时将增加如水中油,重金属和氰化物等监测因子,这将进一步增加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量。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污染源废气污染源监测系统是主要包括工业粉尘,烟尘,烟气,SO2,NO2,CO和烟气流速等监测因子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显示废气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达到3268家。

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燃煤电厂和锅炉等污染源的废气监测设施覆盖完成的基础上,预计“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加强对省重点监控企业废气污染源的监测设施覆盖。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出台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展开这部分的监测。同时增加如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汞等监测因子,带来新的增量。

二、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十三五”多点开花,增量明显

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行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空间,仍大有可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监测点的下沉,从地级市向县级市扩展;2)指标的增加,VOCs,重金属等。3)领域的扩展,由大气,水向土壤;4)空间扩展,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扩展(地下——地下水监测,空中——遥感监测)。

2.1、未来的增量空间

空气监测增量空间来自于点位向县级行政单位下沉,点位密度增加,水质监测来自于向县级下沉和向地下水扩展,污染源监测来自于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同时“十三五”期间,VOCs和重金属监测将是两个巨大的新市场。

2.1.1、空气质量环境监测

“十二五”期间,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已经建设完成,这个网络是以地级市为主要依托的空气质量“国控点”网络(包括1436个城市点,96个区域点和15个背景点)。“十三五”将大面积启动以县级行政单位为主要依托的“省控点”网络建设。

“省控点”涉及的区域广阔,全国共2854个县级行政单位,按平均一个县建设2座监测站,每个监测站配备标准的六参数监测仪器计算,全国“省控点”网络建设的市场空间在55亿元。从目前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大约有1/3的省区已经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省控点”网络的建设,且各个地区建设的进度不同,因此预计“十三五”期间“省控点”网络建设的剩余市场空间在37亿左右。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2.1.2、地表水水质监测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网络建设中,“十二五”期间主要集中在其中“国控断面”的新建和改造,增加监测网络的密度。“十三五”期间,将增加“省控断面”的密度。

按照“十二五”期间“国控断面”密度增加的比例,预计“十三五”期间将增加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7441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断面125个,界河水质监测断面65个,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断面739个,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断面1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由于采用采样监测的方式,不需要在监测点安装设备。根据我们搜集的公开资料,普通水质监测系统和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平均单价分别为40万元和85万元左右,则“十三五”期间的市场空间在34亿元。

2.1.3、地下水水质监测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一共设计了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11项,总投资金额43亿元,则年均的投资额4.3亿。考虑到前期建设进度略快,预计“十三五”期间剩余的市场空间在15-20亿元。

2.1.4、污染源监测

“十二五”国控点监测事权上收,“十三五”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在污染源监测上,“十二五”的重点是对于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监测网络的建设,而十三五将下沉到省级,甚至市级以下,我们对比目前发布的《2015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和各省已经发布的2015年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保守估计,“十三五”期间需要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污染源省控点分别为:废(污)水4000家,废气2000家。根据我们搜集的公开资料,目前废气在线监测的CEMS系统的平均单价在50万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平均单价在80万元。则“十三五”期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市场空间在42亿元。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2.1.5、VOCs监测

VOCs是指在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标准状态下大于13.33Pa),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可分为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的C2~C12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on-methanehydrocarbons,NMHCs);包括醛,酮,醇,醚,酯,酚等C1~C10含氧有机物(OxygenatedVolatileOrganicCompounds,OVOCs);卤代烃(Halogenatedhydrocarbons);含氮化合物(Organicnitrates),含硫化合物(Organicsulfur)等几大类化合物。

“十二五”期间VOCs的治理正式进入政府视野。2013年5月发布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首次提出VOCs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同年9月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推进VOCs污染治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2015年底前完成石化企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

2014年12月发布的《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2015年6月,《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发布,明确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对石油化工行业和包装印刷行业征收VOCs排污费。

一系列政策推动了VOCs的监测和治理市场,“十二五”期间,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也分别出台了本省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治理政策。2015年11月,环保部最新发布《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和《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两项有关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方法,国家对于VOCs监测和治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VOCs监测的市场空间主要体现在空气质量监测和重点领域污染源监测两个方面。空气质量VOCs监测方面,“十二五”国家环境监测方案中已经要求“国控点”安装VOCs监测设备,我们乐观估计所有国控点在“十二五”之内完成安装任务,则“十三五”期间VOCs监测将纳入省控点的监测指标之内,按我们预测的5708个的点位数和搜集到的公开数据显示的150万元/台的单价,我们预计这部分的市场空间在86亿元。

污染源VOCs监测方面,保守估计“十三五”将重点推进石化行业和印刷行业的VOCs监测。全国381个石化工业园区,按照每个园区安装10台VOCs监测设备,以及全国4142家规模以上印刷企业,按照每家企业安装一台VOCs监测设备计算,这部分的市场空间在117亿元。即“十三五”期间VOCs监测市场空间合计在203亿元。

2.1.6、重金属监测

早在2011年,国家就发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

同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地表水重金属专项监测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规划方案中重点省份的重点地区,“锰三角”地区和其他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地区,以及重金属经常超标的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断面进行重金属监测,同时设置国控监测断面共计299个。

2012年,《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发布,要求建立重金属排放企业特征污染物每日监测制度,加强废水重金属监测,逐步开展废气重金属监测,并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监测项目中也将铅等重金属元素列入选测项目。由此可见,“十三五”重金属监测市场主要集中在重点污染源,大气环境监测和水质监测。

重点污染源重金属监测方面,预计“十三五”期间将覆盖重点企业,则根据《国家2015年发布的重点监控企业》名单,需监测重金属的有3432家;空气质量重金属监测方面,预计“十三五”将全面覆盖国控点和省控点,共7144个点位;水质重金属监测方面,预计“十三五”将重点覆盖972个国控断面。根据我们搜集到的市场公开数据,结合三个领域重金属监控指标的差异,我们假设三个领域的设备平均单价分别为7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则“十三五”重金属监测的市场空间在177亿元。但此市场的打开依赖于后续“土十条”等政策的落地和相关监测治理模式的探索,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观察。

2.2、“十三五”的展望——关注两大改革

在环保领域,“十三五”最需要关注两大改革:环境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和环境费改税,这两项改革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之上。

2.2.1、环境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矛盾。在我国,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又是环境服务的主要购买者。将环境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抓住了驱动环保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激励,将使地方政府更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与这项改革相配套的是2015年实施的“国控点监测事权的上收”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这两项措施都是对于考核机制改革的准备,前者涉及中央对省的考核,后者涉及省对市,县的考核。

同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经是这项改革的实质性措施。在这项改革之中,对于地方环境治理绩效的量化是前提条件,这种量化建立在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之上,因此,这项环保领域最重要的改革要想顺利推进,就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

2.2.2、环境费改税

今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保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应加倍征收环保税,并详细规定了加倍征收的适用情形。环境费改税虽然在总的数额上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将改变过去以排污费多少作为环保执法效率的评判标准和较随意的行政管理方式,以税法的形式筹集环境治理资金和加强排污管理,使排污权管理逐步制度化,常规化。目前环境税的征收体系还在建设之中,但预计将在两年内开征。

这个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对于各个污染源排污总量和达标数据的全面掌握,意味着污染源环境监测设备必须全面覆盖,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同时,作为排污企业,在环境税的体系之下,也需要时刻掌握自己的排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和污染治理计划,这对于环境监测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出了要求。

三、环境监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横向并购和平台化趋势

环境监测市场在“十三五”将迎来明显增量市场,但这种市场的天花板可以预见,每年70亿的蛋糕将在“十三五”期间基本消化。同时,国内监测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细分市场迅速消耗殆尽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业内企业未来可以寻求两条道路:1.通过横向并购迅速切入相近的子行业,提升技术,进入分析仪器以及实验室用品的蓝海,这条路已有诸多国际成功的先例;2.打造平台型公司,未来PPP打包项目是环保订单的重要形式,在承接政府的PPP订单上平台型公司更有竞争力。

3.1、横向并购:打造中国自己的实验室用品巨头

实验室用品包括实验室用仪器,试剂和标准品,实验室耗材三大类产品。环境监测仪器是实验室用仪器的一个分支。根据Frost&Sullivan为LPA完成的全球实验室用品分类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市场中,实验室仪器和试剂分别占了36%的市场份额。实验室用品主要运用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基础研究以及生物制药,化工,医疗保健,检验检疫等领域。不同行业对于实验室用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作为易耗品,实验室耗材则是各个行业,各类机构的实验室必需品。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2014年,全球实验室用品规模达到了393亿美元规模,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需求市场。而中国的市场规模仅有13亿美元,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称号十分不相称。

Frost&Sullivan的预计,在未来10年,全球实验用品市场份额将发生极大的改变,而主要就来自于中国和印度的强劲需求。他们预计,这两个国家的年需求增速将维持在9%的水平以上,到2020年,中国的预期市场空间将上升到22亿美元。

一方面是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的实验室用品,尤其是的实验室仪器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根据中国机电网预测,目前我国低端实验仪器的自给率可以达到65%,但是中高端的仪器自给率只能达到35%。而在生命医学方面的检测仪器领域,基本90%的仪器均来自于进口。我们认为,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将在实验室仪器领域产生极为可观的进口替代效应。

而我们关注的环境监测仪器是实验室仪器的一种,和其他实验室仪器虽有不同,但大量的原理是相通的。可是由于分析仪器各个领域的细项技术依然存在差别,通过公司内部的自我积累来切入其他分析仪器的行业将比较缓慢,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过横向并购迅速切入,并利用持续的研发进行资源整合,是成为分析仪器巨头的必经之路。

在世界分析仪器行业,营业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丹纳赫,赛默飞世尔和安捷伦,这三家巨头都是通过高密度的横向收购驱动规模的迅速增长,从而成为全球实验室用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在大步并购的同时,企业要想在实验室仪器和用品行业持续高速发展,自身持续的研发投入也必不可少。此外横向并购所引进的新技术,也需相应的技术能力去消化整合,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否则并购将适得其反。

上述三大巨头中,唯一在并购历史上营收出现大幅下滑的安捷伦就是典型的案例。从安捷伦历史营收和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两者存在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在2003年之后,安捷伦依然保持高频率并购而研发投入大比例下降,导致其业绩随之下滑,一直到目前才勉强恢复到2003年以上的水平。

从国内外对比来看,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大多维持在10%左右,与上世纪80年代“三巨头”研发投入水平相当,随着业务的成熟,国际巨头的研发投入占比在逐渐下降,而国内公司正处于收购扩张时期,需要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以整合并购公司的技术和资源,才能稳步成长。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3.2、平台型公司:PPP项目最青睐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我国财政部2014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将PPP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该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指定了委托运营(O&M),管理合同(MC),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转让-运营-移交(TOT)和改建-运营-移交(ROT)六种PPP项目运作方式。这其中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已经在水务领域,烟气治理领域和垃圾发电领域运用多年,是环保PPP中目前运用最成熟,最流行的一种运作模式。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在对于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上,大部分项目采取对于最终使用者收费的形式;还有一部分常规性的公共服务类项目,政府建立长期的财政预算,以付费形式购买服务,提供给市民使用;另有小部分项目,最终使用者支付一部分费用,但不能完全覆盖投资成本,则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但这种补贴容易受到政府财政负担的制约,不具有稳定性。

国家大力推进PPP项目,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压力,另一方面来源经济增速的放缓。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发布以后,地方政府以往以城投公司为融资平台的渠道不再被允许,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只有发行地方债和PPP两个渠道。

PPP对于地方债务具有转化存量和激发增量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根据穆迪的预计,2015年中国将有2.8万亿地方政府债务到期,这部分债务政府希望能够转化成PPP项目,比如通过社会资本合作进行BOT运作,可达到展期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对于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对于生活环境诉求的提高,对于环保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这些服务的提供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是巨大的负担,通过引入大量的社会资本的参与,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

中国当前进入经济换档期,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增长乏力,就业承压。从GDP的季度数据来看,目前已经接近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政府期望通过PPP来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而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目前来看,PPP的资金投入体量是巨大的,发改委今年5月公布的PPP项目中,一共涉及15个省,1041个项目,1.97万亿元。其中涉及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环保,水利等领域,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在9亿元左右。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有效落实,将一定程度上延续以往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作用。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目前这部分资金的投资渠道相对较少,很多资金为了逐利流入风险较高的领域,野蛮生长的民间借贷无形中增加了实体经济的风险,最典型的是2011年温州民营企业家的集体跑路潮。通过PPP,使大量民间资金进入原先政府垄断的部分领域,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使地方政府与民间资本实现共赢,达到民间资金良性疏导的效果。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自2014年财政部公布第一批30个PPP示范项目后,各省陆续发布PPP项目库。我们总结发改委发布的PPP示范项目可以看出,环保一直是PPP项目的重要内容。PPP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释放了环保行业的需求,许多原先由于资金缺乏或风险较高的项目,由于民营资本的进入和风险共担机制,使得这些项目成为可能。

在发改委项目库中,不仅存在水厂,垃圾焚烧厂这样的运营模式清晰,现金流稳定的项目,也存在危险废物处理,湖泊流域综合治理,土壤修复等运营模式上不够明晰,风险较高的项目。

2015年9月财政部发布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6个,总投资6589亿,数量和投资额分别是第一批的7倍和4倍。作为一种新的政府融资方式,PPP融资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领域,同时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使我国公共服务项目的需求不断扩容,未来PPP还将不断加码,释放更多市场空间。在第二批示范项目中,涉及环保项目76个,投资额1094亿,分别占到总项目库的37%和17%,环保仍是重要内容。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推动PPP项目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因而更青睐平台型公司。“最好的公共服务”体现在引入民营资本,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提高了项目的质量和运营的效率。而“最小的成本”除了政府的投入相比旧模式下更少以外,还体现在以打包的形式招标。

“项目打包”是指地方政府将整个地区(市)某个领域的所有项目交给一个承包商来完成。典型的有:科融环境联合体中标的山东聊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PPP合作建设项目,项目涉及烟气治理,水治理,湿地治理,节能及监测等;北排中标的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河道截污工程,河道生态工程,沿岸景观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信息化监控工程,植物园湖水面工程;聚光科技与黄山市政府签订的“智慧环境”,“生态治理”合作协议,内容涉及水质监测,河道治理,供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

这些项目所涉及的金额都相对较大,例如上述科融环境的项目总金额就达到72.49亿元。

地方政府之所以打包项目,是为了减少分开招标的交易成本,同时增加项目的规模效应。对于参与投标的企业来说,必须需要有能力整合各种资源,打通一个领域上下游的产业链,才有可能承接这种打包项目。

以上述聚光科技的项目为例,打包项目涉及水的监测和治理,需要同时具备设备安装和运营能力。对于监测企业来说通过兼并收购向下游拓展到治理领域,打造成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型公司是未来抢夺PPP项目的必经之路。同时,平台型公司的重点在于整合资源的能力,而不需要真正在整个产业链上布局,打包项目中的部分环节可以通过外包形式完成。

延伸阅读:

【重磅】VOCs监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500亿市场将释放

原标题:环境监测行业研究:借政策东风之威,行并购扩张之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